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03230发布日期:2024-02-09 12:4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海绵城市雨水收集领域,具体是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1、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为了提高城市对雨水的容纳和再利用能力,城市道路或桥梁排水设施内均会设置雨水收集装置,但现有雨水收集装置大多结构简单,不具备雨水分流功能,容易淤积泥沙,后期清理麻烦;

2、公告号为cn114059644a所公开的一种可清理底部淤泥的防涝式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通过设置分流机构使降雨量大小不同使切换不同的排水管道,并通过浮力块感应带动滑动板打开下水管,使淤泥能过排出,避免淤泥堆积问题,但该方案存在以下缺陷:1、装置整体采用大量电控元件和精密配合,由于其应用环境多为室外和地下,环境潮湿且容易产生振动,严重影响其零件配合和使用寿命,除了大大提高生产成本,缺乏实用性;2、本装置所采用的淤泥放流清理方式被动,只能通过浮力块的移动打开排放口使淤泥自己排除,排除效率低且不易排干净,容易造成排放口被淤泥堵塞无法重新关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采用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雨水收集装置结构复杂和淤泥难以高效清理的问题。

2、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轴线竖直放置的圆柱形外筒体,外筒体上端面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内缘面固定有管板,管板内侧设置有轴线竖直放置的内筒体,内筒体外缘面套装有一个能上下移动的套筒,套筒上端固定有一个环形滤板,套筒上下移动时环形滤板外缘面与管板内缘面始终贴合,内筒体外缘面上端开设有贯穿内外端面的排水口,套筒位于最上端时能堵塞排水口,套筒下端固定有一个环形的挡水板,外筒体内缘面上位于挡水板的外侧固定有一圈环形板,环形板内径由上到下逐渐减小,环形板最下端内径大于挡水板外径;

3、外筒体下端设置有储水箱,储水箱上端与外筒体下端连通,储水箱下端开设有排污口,排污口上铰接有挡板,挡板始终受到沿铰接轴向上摆动的力堵塞排污口,当储水箱内的储水量达到一定容积后,挡板能持续打开排污口一段时间后再次关闭。

4、所述的内筒体外缘面下端固定有凸台,凸台与挡水板之间设置有压簧,压簧始终给挡水板一个向上的推力。

5、所述的挡板左端与排污口左端铰接,且挡板左端位于铰接轴的左侧固定有重块,重块使挡板右侧始终受到向上的力关闭排污口。

6、所述的挡板上端面位于排污口内侧的部分开设有左右方向的滑槽,滑槽内设置有一个能左右滑动的滑块,滑块具备一定的重力,当挡板打开排污口时滑块能向右滑动,当挡板关闭排污口时滑块能向左复位。

7、所述的排污口下端面为左低右高的斜面,挡板关闭排污口时呈左低右高倾斜,滑槽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穿线环,滑块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拉绳,右侧拉绳经右侧穿线环后与排污口内缘面固定连接,左侧拉绳经左侧穿线环后向上与挡水板固定连接,当挡板关闭排污口时,滑块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置于滑槽最左端,此时两个拉绳均处于拉直状态,当挡板打开排污口时,滑块能够被右侧拉绳拉拽并沿滑槽向右滑动,同时滑块通过左侧拉绳向下拉拽挡水板,使挡水板上端面低于环形板下端面,环形滤板上端面低于管板下端面。

8、为了使滑移动时能够快速带出储水箱底部沉淀物,所述的排污口为矩形口,滑块上固定有竖直前后放置的刮板,刮板前后长度小于排污口前后宽度,当挡板关闭排污口时,刮板能置于排污口内侧。

9、所述的排水口内侧设置有滤网。

10、所述的排水口下端面不低于管板下端面。

11、所述的内筒体下端固定有水平方向的横管,横管贯穿外筒体且与外筒体固定连接。

12、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存在以下好处:

13、1、本发明利用雨水重力代替电控元件作为动力来源,大大提高装置整体实用性,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

14、2、通过挡水板对通过挡水板和环形板间隔的雨量进行控制,使降雨天气的前半段泥沙含量大的雨水能够优先通过挡水板和环形板间隔进入下侧的储水箱进行收集和沉淀,后续泥沙含量小的雨水能够逐渐被挡水板阻挡从而通过排水口排放至市政管道内,大大降低市政管道堵塞风险;

15、3、通过重块重力使挡板关闭排污口,在储水箱内储水量到达临界值时,能够克服重块重力打开排污口,使储水箱下层沉淀排出,提高储水箱内雨水清洁度,便于后续二次利用;

16、4、通过重块控制排污口的开关,并利用滑块对挡板的力臂改变延长挡板的打开时间,使储水箱内的出水量满足一定重力后自动打开排污口一定时间,使储水箱底部的沉淀全部排出,提高储水箱内的储水质量,便于后续取水使用同时降低储水箱后续清理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轴线竖直放置的圆柱形外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体(1)上端面开设有进水口(2),进水口(2)内缘面固定有管板(3),管板(3)内侧设置有轴线竖直放置的内筒体(4),内筒体(4)外缘面套装有一个能上下移动的套筒(5),套筒(5)上端固定有一个环形滤板(6),套筒(5)上下移动时环形滤板(6)外缘面与管板(3)内缘面始终贴合,内筒体(4)外缘面上端开设有贯穿内外端面的排水口(7),套筒(5)位于最上端时能堵塞排水口(7),套筒(5)下端固定有一个环形的挡水板(8),外筒体(1)内缘面上位于挡水板(8)的外侧固定有一圈环形板(9),环形板(9)内径由上到下逐渐减小,环形板(9)最下端内径大于挡水板(8)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体(4)外缘面下端固定有凸台,凸台与挡水板(8)之间设置有压簧,压簧始终给挡水板(8)一个向上的推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12)左端与排污口(11)左端铰接,且挡板(12)左端位于铰接轴的左侧固定有重块(13),重块(13)使挡板(12)右侧始终受到向上的力关闭排污口(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12)上端面位于排污口(11)内侧的部分开设有左右方向的滑槽(14),滑槽(14)内设置有一个能左右滑动的滑块(15),滑块(15)具备一定的重力,当挡板(12)打开排污口(11)时滑块(15)能向右滑动,当挡板(12)关闭排污口(11)时滑块(15)能向左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污口(11)下端面为左低右高的斜面,挡板(12)关闭排污口(11)时呈左低右高倾斜,滑槽(14)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穿线环(16),滑块(15)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拉绳(17),右侧拉绳(17)经右侧穿线环(16)后与排污口(11)内缘面固定连接,左侧拉绳(17)经左侧穿线环(16)后向上与挡水板(8)固定连接,当挡板(12)关闭排污口(111)时,滑块(15)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置于滑槽(14)最左端,此时两个拉绳(17)均处于拉直状态,当挡板(12)打开排污口(11)时,滑块(15)能够被右侧拉绳(17)拉拽并沿滑槽(14)向右滑动,同时滑块(14)通过左侧拉绳(17)向下拉拽挡水板(8),使挡水板(8)上端面低于环形板(9)下端面,环形滤板(6)上端面低于管板(3)下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污口(11)为矩形口,滑块(15)上固定有竖直前后放置的刮板(19),刮板(19)前后长度小于排污口(11)前后宽度,当挡板(12)关闭排污口(11)时,刮板(19)能置于排污口(11)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口(7)内侧设置有滤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口(7)下端面不低于管板(3)下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体(4)下端固定有水平方向的横管(18),横管(18)贯穿外筒体(1)且与外筒体(1)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外筒体,外筒体上端面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内缘面固定有管板,管板内侧设置有轴线竖直放置的内筒体,内筒体外缘面套装有一个能上下移动的套筒,套筒上端固定有一个环形滤板,内筒体外缘面上端开设有排水口,套筒位于最上端时能堵塞排水口,套筒下端固定有一个环形的挡水板,外筒体内缘面上位于挡水板的外侧固定有一圈环形板;本发明通过挡水板对通过挡水板和环形板间隔的雨量进行控制,使降雨天气的前半段泥沙含量大的雨水能够优先通过挡水板和环形板间隔进入下侧的储水箱进行收集和沉淀,后续泥沙含量小的雨水能够逐渐被挡水板阻挡从而通过排水口排放至市政管道内,大大降低市政管道堵塞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张灿军,王博,候晓举,王世杰,杨强,杨志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化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