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浮锚杆钢筋锚固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40701发布日期:2023-09-14 00:24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浮锚杆钢筋锚固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设计,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抗浮锚杆钢筋锚固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1、抗浮设计是建筑地下室设计中一项重要内容,抗浮锚杆以其成本较低、施工方便、抗浮效果好的优势在现有地下室设计中被大量采用。

2、抗浮锚杆可集中布置于基础下,也点状均匀布置于防水板下;抗浮锚杆布置于基础下时可满足锚杆钢筋直锚长度,但会使防水板局部抗浮不足,防水板上部弯矩较大,从而导致防水板配筋较大,不经济;抗浮锚杆分散布置于板下可均匀承受水压力,局部抗浮易满足,防水板上部弯矩小,配筋经济,但由于防水板一般厚度较小,而锚杆钢筋直径较大,导致锚杆钢筋锚入防水板时存在直锚长度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在水浮力较大时甚至有锚杆钢筋被拔出防水板而导致抗浮失效的可能,如将防水板整体加厚,则施工成本大,不经济。现阶段对于钢筋直锚长度不足而提出的局部加厚防水板的做法,多停留于图纸审查的一种处理手段,实际施工操作性较差。

3、因此,针对当前抗浮锚杆钢筋与防水板连接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施工不便问题,研发一种抗浮锚杆钢筋锚固连接构造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抗浮锚杆钢筋锚固连接构造。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浮锚杆钢筋锚固连接构造,包括防水板、位于防水板底部的锚杆,其特征在于:多个锚杆纵向钢筋由防水板顶部贯穿防水板伸入锚杆内;所述防水板底部与锚杆纵向钢筋连接处设置有凹型的加厚区域,所述防水板下方设置有与加厚区域匹配的素混凝土垫层;浇筑混凝土使防水板、加厚区域和锚杆通过锚杆纵向钢筋连为整体。

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锚杆纵向钢筋之间通过锚杆钢筋定位器固定,锚杆钢筋定位器位于锚杆内。

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厚区域以锚杆为中心设置,加厚区域内双向铺设钢筋网片,钢筋网片斜向伸入防水板内。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水板的上下表面均双向正交铺设受力钢筋。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锚杆纵向钢筋顶部弯折且位于防水板的上表面。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锚杆纵向钢筋有三根,三根锚杆纵向钢筋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水板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所述锚杆水泥浆或细石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所述素混凝土垫层抗压强度不小于15mpa。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水板厚度h不小于350mm,所述锚杆的直径为150-300mm,所述素混凝土垫层厚度不小于100mm。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钢筋网片为构造钢筋,直径间距采用10@150或12@150。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2、1)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确保地下室抗浮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浮锚杆钢筋与防水板连接构造的构造,构造中可结合工程需要计算确定加厚区域的具体大小,将锚杆纵向钢筋弯折锚固于防水板内,这种连接构造能够满足规范设计要求,确保锚杆充分发挥抗浮作用。

13、2)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减小地下室防水板施工建造成本;在上部结构及地下室抗浮水位一定的情况下,抗浮锚杆数量为固定值;相比于锚杆布置于基础承台或独立基础下,锚杆点状均匀布置于防水板下能够有效减小防水板上部负弯矩钢筋,进而节约施工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14、3)本实用新型能有效保证施工操作便利性。凹型的加厚区域可在施工现场由机械或人工以锚杆为圆心进行施工,加厚区域的钢筋网片由钢筋加工棚绑扎制作,集中运至现场分别在锚杆位置放置,施工简便,可操作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抗浮锚杆钢筋锚固连接构造,包括防水板(1)、位于防水板(1)底部的锚杆(2),其特征在于:多个锚杆纵向钢筋(21)由防水板(1)顶部贯穿防水板(1)伸入锚杆(2)内;所述防水板(1)底部与锚杆纵向钢筋(21)连接处设置有凹型的加厚区域(11),所述防水板(1)下方设置有与加厚区域(11)匹配的素混凝土垫层(3);浇筑混凝土使防水板(1)、加厚区域(11)和锚杆(2)通过锚杆纵向钢筋(21)连为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浮锚杆钢筋锚固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锚杆纵向钢筋(21)之间通过锚杆钢筋定位器(22)固定,锚杆钢筋定位器(22)位于锚杆(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浮锚杆钢筋锚固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区域(11)以锚杆(2)锚杆为中心设置,加厚区域(11)内双向铺设钢筋网片(12),钢筋网片(12)斜向伸入防水板(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浮锚杆钢筋锚固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板(1)的上下表面均双向正交铺设受力钢筋(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浮锚杆钢筋锚固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纵向钢筋(21)顶部弯折且位于防水板(1)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浮锚杆钢筋锚固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纵向钢筋(21)有三根,三根锚杆纵向钢筋(21)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浮锚杆钢筋锚固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板(1)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所述锚杆(2)水泥浆或细石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所述素混凝土垫层(3)抗压强度不小于15mp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浮锚杆钢筋锚固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板(1)厚度h不小于350mm,所述锚杆(2)的直径为150-300mm,所述素混凝土垫层(3)厚度不小于10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浮锚杆钢筋锚固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片(12)为构造钢筋,直径间距采用10@150或12@15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浮锚杆钢筋锚固连接构造,涉及建筑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它包括防水板、位于防水板底部的锚杆,多个锚杆纵向钢筋由防水板顶部贯穿防水板伸入锚杆内;防水板底部与锚杆纵向钢筋连接处设置有凹型的加厚区域,防水板下方设置有与加厚区域匹配的素混凝土垫层;浇筑混凝土使防水板、加厚区域和锚杆通过锚杆纵向钢筋连为整体。本技术能有效确保地下室抗浮性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浮锚杆钢筋与防水板连接构造的构造,构造中可结合工程需要计算确定加厚区域的具体大小,将锚杆纵向钢筋弯折锚固于防水板内,这种连接构造能够满足规范设计要求,确保锚杆充分发挥抗浮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雷思维,郑张玉,高洪远,杨牧,刘博,周自清,樊浩,闫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