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模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52166发布日期:2023-09-23 23:24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廊模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管廊施工,特别涉及一种管廊模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1、管廊即管道的走廊,一般都呈“开”字形,是大型装置管道集中敷设的主要场所。管廊由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立柱、横梁以及桁架构成,按类型可分为单层或多层、可通行或不可通行、地上或地下等

2、在管廊施工过程中,主要使用管廊模板台车进行浇筑,管廊台车主要由车体部分和模板部分组成,模板部分为“n”型结构,将模板台车移动至施工位置,调试好设备后,多个模板台车对接完成之后,将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外侧。

3、当前管廊台车的车体部分与模板部分是固定的,即车体部分与模板部分必须同时安装、同时拆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多个台车依次拼接,在混凝土干了之后再依次进行拆除,对于跨度较长的管廊而言,多个台车必然增加成本、搬运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只需要一个车体部分,车体部分可与模板部分分开移动至前方,安装新的模板组件后可继续施工,因此极大节省了车体部分的成本以及搬运成本。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包括:车体、支撑架、第二液压缸、底板和模板组件,支撑架可拆卸连接于车体上侧,支撑架上侧设置有第一液压缸,多个第二液压缸均匀设置于支撑架的两侧,多个底板与多个第二液压缸一一对应,底板与第二液压缸的输出轴连接,模板组件与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

3、较佳的,模板组件包括:上模板、侧模板和对拉杆,上模板设置于支撑架上侧,上模板与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两个侧模板各铰接于上模板的两侧,对拉杆第一端与侧模板活动连接,对拉杆第二端与支撑架活动连接。

4、较佳的,车体上侧设置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将车体与支撑架锁紧。

5、较佳的,锁紧机构包括:连接架、锁块和电磁锁,连接架与车体上侧固连,锁块与连接架上侧固连,锁块上开设有锁孔,电磁锁连接于支撑架上,电磁锁的锁销与锁孔相配合。

6、较佳的,锁块一侧开设为斜面,支撑架上设置有导向槽,锁块与导向槽相配合,导向槽上开设有插孔,插孔与电磁锁的锁销相配合。

7、较佳的,连接架两侧各转动连接有一个导轮,导轮与支撑架抵接。

8、较佳的,车体下侧转动连接有多个转轴,转轴两端均固连有钢轨轮,车体下侧设置有电机,电机输出端通过锥齿轮组与其中一个转轴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架,使得整个模板组件可以拆卸,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只需要一个车体部分,车体与模板组件安装就位,完成浇筑后,可运行第二液压缸使得支撑架撑在地面上,进而使得模板组件稳定实现支撑效果,此时车体部分可与模板部分分开移动至前方,安装新的模板组件后可继续施工,因此极大节省了车体部分的成本以及搬运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组件(6)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侧设置有锁紧机构(7),所述锁紧机构(7)将所述车体(1)与所述支撑架(2)锁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7)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块(72)一侧开设为斜面,所述支撑架(2)上设置有导向槽(8),所述锁块(72)与所述导向槽(8)相配合,所述导向槽(8)上开设有插孔(9),所述插孔(9)与所述电磁锁(74)的锁销相配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71)两侧各转动连接有一个导轮(10),所述导轮(10)与所述支撑架(2)抵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下侧转动连接有多个转轴(11),所述转轴(11)两端均固连有钢轨轮(12),所述车体(1)下侧设置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输出端通过锥齿轮组(14)与其中一个所述转轴(11)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管廊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包括:车体、支撑架、第二液压缸、底板和模板组件,支撑架可拆卸连接于车体上侧,支撑架上侧设置有第一液压缸,多个第二液压缸均匀设置于支撑架的两侧,多个底板与多个第二液压缸一一对应,底板与第二液压缸的输出轴连接,模板组件与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本技术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架,使得整个模板组件可以拆卸,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只需要一个车体部分,完成浇筑后,可运行第二液压缸使得支撑架撑在地面上,进而使得模板组件稳定实现支撑效果,此时车体部分可与模板部分分开移动至前方,安装新的模板组件后可继续施工,因此极大节省了车体部分的成本以及搬运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蒋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涛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3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