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基桩质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21332发布日期:2023-06-21 13:4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基桩质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的,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基桩质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

2、在建筑工程施工时,需要对基桩抗压质量进行检测,而现有的检测装置大多是直接对基桩进行压力测试,而无法对基桩进行限位固定,在面对不同大小的基桩施压时,基桩容易发生活动偏移等;

3、为此,提出一种建筑工程基桩质量检测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工程基桩质量检测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建筑工程基桩质量检测装置,包括连接板、基桩、应变传感器,所述连接板的两端设置有套接板,所述套接板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设置有按压机构;

4、所述按压机构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

5、优选的:所述弧形板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动轮。

6、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转动设置有丝杆,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与所述按压机构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按压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块底部的油缸、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油缸输出端的按压罩。

8、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设有刻度,所述按压罩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指示板。

9、优选的:所述套接板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平板,所述平板的表面开设有安装螺孔,所述平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水平仪。

1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2、本实用新型中,在测量时,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弧形板进行移动,通过两个弧形板可对基桩进行夹持,从而进行固定,防止在测量时发生活动位移的情况,通过设置的转动困可使弧形板在对基桩夹持的同时不会影响到基桩的变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基桩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3)、基桩(10)、应变传感器(12),所述连接板(3)的两端设置有套接板(2),所述套接板(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底部设置有按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基桩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11)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动轮(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基桩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的内部转动设置有丝杆(15),所述固定块(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杆(15)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丝杆(1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与所述按压机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基桩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块底部的油缸(5)、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油缸(5)输出端的按压罩(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基桩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表面设有刻度(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基桩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罩(6)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指示板(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基桩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板(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基桩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平板(9),所述平板(9)的表面开设有安装螺孔(16),所述平板(9)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水平仪(1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窑炉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基桩质量检测装置,包括连接板、基桩、应变传感器,所述连接板的两端设置有套接板,所述套接板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设置有按压机构,所述按压机构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本技术中,在测量时,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弧形板进行移动,通过两个弧形板可对基桩进行夹持,从而进行固定,防止在测量时发生活动位移的情况,通过设置的转动困可使弧形板在对基桩夹持的同时不会影响到基桩的变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郑军,李青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恒盛信诺基础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