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防洪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75913发布日期:2023-04-20 06:24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防洪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生态护岸,具体为一种生态防洪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河道、湖泊及其他景观水体的护岸是水域与陆地的过渡带,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性组成部分,同时也在提高生物多样性、控制水土流失、美化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水域及周边的安全性美观性,对于城市的繁荣及周边环境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多沿依山傍水修建,城市防洪在城市发展进程处于重要地位,城市防洪安全是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要求,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居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完善城市防洪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防洪能力,保障城市防洪安全,改善人们生活环境质量,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重要工程。

2、现有技术中生态护岸结构有以下缺点:传动的生态护岸结构多为防止河岸坍方,具备使河水与土壤相互渗透,增强河道自净能力,但由于城市多会造成逢雨季之后出现城市洪涝现象,传统的生态护岸防护性较差,防洪能力差、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防洪护岸结构,解决了稳定性差、防护效果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防洪护岸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壳体的内部分别转动安装有滚轴和轮轴,所述壳体的两侧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转轴和所述滚轴之间设置有同步带;

3、所述滚轴的外周面上固定套设有传动斜齿轮一,所述轮轴的顶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传动斜齿轮二,所述传动斜齿轮一和所述传动斜齿轮二相啮合,所述转盘的外周面上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两个呈环形均布的凸起块,所述凸起块上滑动装配有连杆,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滑动装配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传动块。

4、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防洪板,所述凹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两个对称布置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周面上固定套设有从动斜齿轮,所述转轴的外周面上固定套设有主动斜齿轮,所述螺杆的外周面上螺纹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顶部活动铰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活动铰接在所述防洪板的底部。

5、优选的,所述凸起块上开设有滚槽,所述连杆的一端安装有滚球一,所述滚球一滑动连接在所述滚槽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传动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滚球二,所述滚球二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的内部。

7、优选的,所述套筒上开设螺纹孔,所述螺杆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主动斜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从动斜齿轮相啮合。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杆、转盘等结构的设置,在转动转轴实现防洪板的升降时带动滚轴和轮轴转动,以此使得转盘转动驱动连杆带动传动块运动,实现支撑杆的运动,以此使得支撑杆更加深入地面,以此使得装置的稳定性更好。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杆、活动杆等结构的设置,转动转轴带动两个螺杆转动,利用螺杆和套筒之间的螺纹推进原理使得套筒带动活动杆运动,以此实现防洪板的升降,使得防护板的防洪效果更好,使得装置的防护效果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防洪护岸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轴(3),所述壳体(1)的内部分别转动安装有滚轴(11)和轮轴(13),所述壳体(1)的两侧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所述转轴(3)和所述滚轴(11)之间设置有同步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洪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防洪板(2),所述凹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两个对称布置的螺杆(5),所述螺杆(5)的外周面上固定套设有从动斜齿轮(6),所述转轴(3)的外周面上固定套设有主动斜齿轮(4),所述螺杆(5)的外周面上螺纹套设有套筒(7),所述套筒(7)的顶部活动铰接有活动杆(8),所述活动杆(8)的另一端活动铰接在所述防洪板(2)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洪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块(15)上开设有滚槽,所述连杆(16)的一端安装有滚球一,所述滚球一滑动连接在所述滚槽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洪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块(17)上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杆(16)的另一端安装有滚球二,所述滚球二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洪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7)上开设螺纹孔,所述螺杆(5)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洪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斜齿轮(4)分别与两个所述从动斜齿轮(6)相啮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生态护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防洪护岸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稳定性差、防护效果差的问题,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上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轴,壳体的内部分别转动安装有滚轴和轮轴,壳体的两侧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杆,转轴和滚轴之间设置有同步带;滚轴的外周面上固定套设有传动斜齿轮一,轮轴的顶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转盘,通过支撑杆、转盘等结构的设置,在转动转轴实现防洪板的升降时带动滚轴和轮轴转动,以此使得转盘转动驱动连杆带动传动块运动,实现支撑杆的运动,以此使得支撑杆更加深入地面,以此使得装置的稳定性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晋晓明,张元元,杨东升,何萌萌,王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研地科(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