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拔桩的桩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69207发布日期:2023-04-18 20:40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拔桩的桩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管桩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抗拔桩的桩头结构。


背景技术:

1、建筑领域中,常用的建筑桩基包括抗拔桩和抗压桩,其中抗拔桩用于抵消地基中水对建筑结构的上浮作用力,需要承受较大的向上拔力。

2、现有的抗拔桩主要通过桩体表面的形状、结构等与泥土之间产生摩擦力而形成的抗拔力。在有些土层区域使用,尤其是上软下硬的土层,会严重影响抗拔桩的抗拔能力。

3、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2221955713.x,一种用于建筑地基基础的高抗拔力的抗拔桩,但是其抗拔力全部来源于桩身,如果在上软下硬的土层,则会造成桩身的抗拔能力相对下降,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抗拔桩的桩头结构,能提升桩头与周围土层之间的抗拔能力,进而提升抗拔桩的整体抗拔能力。

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拔桩的桩头结构,包括桩头本体,在桩头本体的顶面中心处设置有内凹腔体,在内凹腔体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水平通孔,在每个水平通孔内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延伸至内凹腔体中,在内凹腔体中设置有形变机构,所述形变机构与所述限位柱的端部接触,在形变机构上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边缘与内凹腔体的侧壁接触,形变机构受到压板压力会发生变形,将限位柱的局部推出水平通孔。

3、作为优化,所述形变机构为若干个向上凸起的弹性金属片连接而成,每个弹性金属片的端部抵住一个限位柱的端部,所述压板固定在所有弹性金属片的连接部位上。

4、作为优化,所述限位柱的数量为偶数个,弹性金属片的数量为限位柱数量的一半,所述弹性金属片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弹性金属片的两端分别抵住一个限位柱,所述弹性金属片自然状态下为笔直形状;在水平通孔内或者限位柱之间设置有阻挡机构,阻挡机构克服弹性金属片的推力而将限位柱限制在水平通孔内。

5、作为优化,所述阻挡机构设置在水平通孔内,在桩头本体的周向表面处的水平通孔内设置有封堵块,封堵块与水平通孔固定连接,水平通孔内的限位柱的端部抵住封堵块。

6、作为优化,水平通孔内的限位柱的端部成锥形结构。

7、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抗拔桩的桩头结构,其利用桩头内部的压板及弹性金属片,在浇筑水泥的时候,能推动限位柱向外移动,从而限制桩头的轴向位置,以提升桩头的抗拔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抗拔桩的桩头结构,包括桩头本体,其特征是:在桩头本体的顶面中心处设置有内凹腔体,在内凹腔体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水平通孔,在每个水平通孔内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延伸至内凹腔体中,在内凹腔体中设置有形变机构,所述形变机构与所述限位柱的端部接触,在形变机构上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边缘与内凹腔体的侧壁接触,形变机构受到压板压力会发生变形,将限位柱的局部推出水平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拔桩的桩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形变机构为若干个向上凸起的弹性金属片连接而成,每个弹性金属片的端部抵住一个限位柱的端部,所述压板固定在所有弹性金属片的连接部位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拔桩的桩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柱的数量为偶数个,弹性金属片的数量为限位柱数量的一半,所述弹性金属片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弹性金属片的两端分别抵住一个限位柱,所述弹性金属片自然状态下为笔直形状;在水平通孔内或者限位柱之间设置有阻挡机构,阻挡机构克服弹性金属片的推力而将限位柱限制在水平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拔桩的桩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阻挡机构设置在水平通孔内,在桩头本体的周向表面处的水平通孔内设置有封堵块,封堵块与水平通孔固定连接,水平通孔内的限位柱的端部抵住封堵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拔桩的桩头结构,其特征是:水平通孔内的限位柱的端部成锥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管桩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抗拔桩的桩头结构,包括桩头本体,在桩头本体的顶面中心处设置有内凹腔体,在内凹腔体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水平通孔,在每个水平通孔内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延伸至内凹腔体中,在内凹腔体中设置有形变机构,所述形变机构与所述限位柱的端部接触,在形变机构上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边缘与内凹腔体的侧壁接触,形变机构受到压板压力会发生变形,将限位柱的局部推出水平通孔。本技术所得到的一种抗拔桩的桩头结构,其利用桩头内部的压板及弹性金属片,在浇筑水泥的时候,能推动限位柱向外移动,从而限制桩头的轴向位置,以提升桩头的抗拔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华,黄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华为混凝土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3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