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建筑物设计渠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9037发布日期:2023-06-15 14:27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建筑物设计渠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建筑物设计渠道结构。


背景技术:

1、建筑中的渠道是指具有自由水面的人工水道,地面上的渠道多为开敞式明渠,埋设在地面下四周封闭的称为暗渠(见输水管道),渠道按用途可分为:灌溉渠道、动力渠道(用于引水发电)、供水渠道、通航渠道和排水渠道(用于排除农田涝水、废水和城市污水)等。

2、例如公开号为cn215252682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渠道结构,该渠道结构,包括主渠道和堤坝,所述主渠道的两侧均连通有分渠道,所述主渠道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主渠道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内部设置有打碎组件,所述堤坝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设置有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渠道结构解决了部分渠道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由于杂物或者垃圾的存在,导致渠道堵塞,不利用水流的传输,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对渠道进行疏通,费时费力的问题。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现有的一些水利建筑物设计渠道结构在对河道中的垃圾进行打捞时,采用的是额外增加电机的方式,为打捞提供能量,在水流动的过程中会存在动力,如若再额外地提供动力的话,无疑是浪费的;现有的对主河道的水流进行调节时,采用绳索的方式,不能根据电机启动的时间来准确地判断阻隔水的墙上升的高度,进而判断水流的速度,会造成水流动过大,进而可能导致溢出分河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建筑物设计渠道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水利建筑物设计渠道结构,包括堤坝,所述堤坝的侧面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堤坝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堤坝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梯形底座,所述梯形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倾斜板,所述堤坝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水电机,所述堤坝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防水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长杆。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长杆的外壁开设有流线型凹槽,所述长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长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收集框。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纹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水墙,所述隔水墙的侧面与堤坝的内壁滑动连接。

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0、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建筑物设计渠道结构,采用固定板、倾斜板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固定板扩大长杆与水流方向垂直接触的面积,使得长杆受到更多的来自水流给予的动力,进而带动圆盘转动,不用额外地提供能量就能对水中的垃圾进行打捞,节约了资源的消耗,倾斜板倾斜一定的角度,更能方便地接到收集框抛下来的垃圾,进而对水内的垃圾进行一定的清理,并且倾斜板下部与梯形底座接触的面,带有出水的孔,避免阻隔板内水过多导致垃圾再次流到河里。

1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建筑物设计渠道结构,采用隔水墙、螺纹杆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隔水墙的开启与关闭,对主河道的水进行一个调节,进而防止主河道中的水过多,进而导致涝灾出现,螺纹杆的转动使得螺纹套上升或者下降,进而对隔水墙上升的高度进行可明确控制的调节,进而可控制水流到分支河道的速度,避免水冲进分河道的速度过大,导致水冲到岸上的状况。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建筑物设计渠道结构,包括堤坝(1),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1)的侧面开设有出水口(11),所述堤坝(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筛网(12),所述堤坝(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梯形底座(22),所述梯形底座(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阻隔板(2),所述阻隔板(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倾斜板(21),所述堤坝(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支架(3),所述u型支架(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水电机(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建筑物设计渠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圆盘(25),所述圆盘(2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长杆(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建筑物设计渠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26)的外壁开设有流线型凹槽(27),所述长杆(2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建筑物设计渠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2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收集框(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建筑物设计渠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3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7),所述第二连接杆(3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2),所述连接板(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建筑物设计渠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水墙(34),所述隔水墙(34)的侧面与堤坝(1)的内壁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建筑物设计渠道结构,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堤坝,所述堤坝的侧面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堤坝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堤坝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梯形底座,所述梯形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倾斜板,所述堤坝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水电机,所述堤坝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本技术通过固定板扩大长杆与水流方向垂直接触的面积,使得长杆受到更多的来自水流给予的动力,进而带动圆盘转动,不用额外地提供能量就能对水中的垃圾进行打捞,节约了资源的消耗。

技术研发人员:王臣博,王青,李龙起,杨国瑞,崔坤明,冯庆刚,邢飞,林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