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垂直防渗膜下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00106发布日期:2023-08-04 00:52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垂直防渗膜下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染场地及垃圾填埋场防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垂直防渗膜下膜装置。


背景技术:

1、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不仅威胁生态环境安全,还危及人类健康,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监管和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在污染场地及老旧垃圾填埋场的修复和治理过程中,为了降低对周边土壤和水质的污染风险,垂直防渗技术被广泛应用,通过构建垂直防渗屏障有效阻止污染物的横向迁移扩散,防止污染范围扩大,为污染治理与修复创造有利条件。

2、垂直防渗技术可分为刚性垂直防渗技术、塑性垂直防渗技术、柔性垂直防渗技术。柔性垂直防渗技术被认为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地下污染源阻隔技术,因为相对于前两种技术它具有优异的防渗性能(k≤1.0×10-12cm/m)、抗化学腐蚀性能好和使用寿命长(≥100年)的优点,且能够与传统矿物防渗材料的高吸附性能和自愈合性能结合,形成一种更牢固的垂直屏障,有效防止渗漏发生。但是,由于防渗的主体防渗膜属于柔性材料,在施工过程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在下膜入槽过程中易发生位移变形,影响膜与膜之间的连接,改变柔性垂直防渗系统的完整性。

3、目前常用的下膜技术,通常采用不同下膜机或固定的下膜架将防渗膜直接下落至槽体内,下膜架由于自身的结构限值很难适应不同的垂直防渗深度,且现有技术下的下膜机和下膜架很难使防渗膜在下膜过程中保持平整,加大了防渗膜间的连接难度,进而降低柔性垂直防渗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柔性垂直防渗膜下膜装置。

2、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柔性垂直防渗膜下膜装置,包括预制模架,预制模架由上部模块、若干个标准化模块和下部模块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组成;

4、上部模块包括挂膜横梁和连接底梁,挂膜横梁、连接底梁之间左右两侧设有连接立柱,挂膜横梁顶部左右两侧设有吊车挂耳,挂膜横梁上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可调节悬挂组件,挂膜横梁上对应每个可调节悬挂组件均固定有一条紧束带,紧束带另外一端从待安装的防渗膜上端的开孔穿过并绕设在对应的可调节悬挂组件后折回缠绕在挂膜横梁上;

5、标准化模块是由上下两根水平支撑和左右两根侧支撑围合而成的框形结构,两根侧支撑之间设有两个斜撑,两个斜撑形成x形结构,每个标准化模块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连接槽钢,最上端的标准化模块顶部的连接槽钢与上部模块的连接底梁通过螺栓连接,相邻两个标准化模块对应的连接槽钢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6、下部模块包括连接角钢,连接角钢与最下端的标准化模块底部的连接槽钢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连接角钢面向防渗膜的一侧焊接有钢销子,钢销子穿过防渗膜下端的开孔且穿出端外套装有塑料保护套。

7、防渗膜下端两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配重角钢,配重角钢位于防渗膜下端开孔的下方。

8、可调节悬挂组件为安装在挂膜横梁底部的定滑轮。

9、连接立柱的高度为800mm;吊车挂耳的宽度为300mm,高度为200mm,厚度不小于14mm,中间开孔,吊车吊耳顶部两侧设有弧形倒角。

10、可调节悬挂组件、紧束带的数量不小于三个。

11、挂膜横梁连接立柱、水平支撑、侧支撑、斜撑均为内部中空的方钢结构,边长为80mm、厚度为4mm。

12、预制模架的高度比防渗膜的高度大500mm,预制模架的宽度比防渗膜的宽度小200mm,标准化模块的高度为2500mm。

13、钢销子包括焊接在最下端的标准化模块底部的连接槽钢一侧的竖直销和竖直销底部一体式结构的倾斜销,倾斜销穿设在防渗膜下端的开孔中且外部套装有塑料保护套。

14、钢销子的直径为12mm,相邻两个钢销子之间的距离为400mm。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下膜装置制作简单,投资低,可重复利用,且能够应用于多种柔性垂直防渗工程,下膜速度快,入槽的精确度易掌握,防渗膜划伤风险小,现场工作量较少,有较强的可推广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柔性垂直防渗膜下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模架,预制模架由上部模块(1)、若干个标准化模块(2)和下部模块(3)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垂直防渗膜下膜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渗膜(4)下端两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配重角钢(5),配重角钢(5)位于防渗膜(4)下端开孔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垂直防渗膜下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调节悬挂组件(105)为安装在挂膜横梁(101)底部的定滑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柔性垂直防渗膜下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立柱(103)的高度为800mm;吊车挂耳(104)的宽度为300mm,高度为200mm,厚度不小于14mm,中间开孔,吊车挂耳(104)顶部两侧设有弧形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垂直防渗膜下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调节悬挂组件(105)、紧束带(106)的数量不小于三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柔性垂直防渗膜下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挂膜横梁(101)连接立柱(103)、水平支撑(201)、侧支撑(202)、斜撑(203)均为内部中空的方钢结构,边长为80mm、厚度为4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柔性垂直防渗膜下膜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制模架的高度比防渗膜(4)的高度大500mm,预制模架的宽度比防渗膜(4)的宽度小200mm,标准化模块(2)的高度为250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柔性垂直防渗膜下膜装置,其特征在于,钢销子(302)包括焊接在最下端的标准化模块(2)底部的连接槽钢(204)一侧的竖直销和竖直销底部一体式结构的倾斜销,倾斜销穿设在防渗膜(4)下端的开孔中且外部套装有塑料保护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柔性垂直防渗膜下膜装置,其特征在于,钢销子(302)的直径为12mm,相邻两个钢销子(302)之间的距离为400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是一种柔性垂直防渗膜下膜装置,包括预制模架,预制模架由上部模块、标准化模块和下部模块组成;上部模块包括挂膜横梁、连接底梁、连接立柱,挂膜横梁上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可调节悬挂组件,挂膜横梁上对应每个可调节悬挂组件均固定有一条紧束带,紧束带另外一端从待安装的防渗膜上端的开孔穿过并绕设在对应的可调节悬挂组件后折回缠绕在挂膜横梁上;标准化模块包括水平支撑、侧支撑、斜撑,每个标准化模块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连接槽钢;下部模块包括连接角钢,连接角钢面向防渗膜的一侧焊接有钢销子,钢销子穿过防渗膜下端的开孔。本技术制作简单,可重复利用,下膜速度快,入槽的精确度易掌握,防渗膜划伤风险小。

技术研发人员:蒲红霞,魏新庆,张根升,王素君,赵辉,祝进,吴晓楠,薛剑凡,张蕾,贺实月,张志军,王领宽,张园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建昌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