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渡槽造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70123发布日期:2023-07-05 16:13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渡槽造槽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利渡槽逐跨现浇施工,尤其是一种水利渡槽造槽机。


背景技术:

1、我国地域辽阔,水资源分布很不均衡,直接威胁缺水地区居民的生存环境,并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上述矛盾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调水工程的投资力度。水利渡槽作为调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山区,线路占比高达50%以上。如何快速、安全制槽,是保证建设工期的关键。

2、水利渡槽逐跨现浇施工目前大都还采用传统的满堂支架法,受地形影响大、功效慢,且不安全。仅有的几处采用造槽机设备施工,却也还存在各种施工弊端。如本申请人于2016年08月30日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cn205999855u),公开了一种单矩形顶口封闭型水利渡槽的移动模架,包括外梁系统、内梁系统以及吊运系统,整机一跨半长度,该设备通过液压系统驱动外梁走行,需要两次过孔动作;且为保证设备抗倾覆安全性,设备后端需增设大量的配重块,无端增加了施工荷载;该设备还存在动作复杂、模板无调节能力、支腿站位影响预应力张拉,以及影响施工材料输入不便等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动作简单、过孔便捷安全、支撑站位合理的水利渡槽造槽机。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水利渡槽造槽机,包括主框架、支腿、吊挂外肋系统、外模系统、内模系统和起吊系统,

4、所述主框架为两跨长,包括前端一跨长的导梁和后端一跨长的承载主梁;承载主梁两侧对称布置有挑梁,导梁两侧对称布置有三角架;

5、所述支腿包括由前至后依次布置的一号支腿、二号支腿、三号支腿、四号支腿、五号支腿,其中:

6、一号支腿为活动支腿,为设备过孔时的前端支撑点,一号支腿与导梁滑动连接;

7、二号支腿和三号支腿为固定支腿,作为重载浇筑时的支撑腿;二号支腿和三号支腿分别与承载主梁上设置的连接位固定连接;

8、四号支腿为活动支腿,为设备过孔时的中部支撑点;四号支腿具有横移机构和纵移机构,为整机纵、横移提供动力;

9、五号支腿为固定支腿,为设备过孔时的后部支撑点,同时五号支腿具有纵移过孔机构;五号支腿与承载主梁上设置的连接位固定连接。

10、进一步,所述一号支腿上部设置有被动托辊轮箱,支撑于导梁的下轨道上;一号支腿下部为两组人字形三角架结构,每组人字形三角架结构的下端形成两个撑点,用于在施工状态下支撑在槽墩垫石上,并通过纵向卡墩机构与槽墩垫石卡紧。

11、进一步,所述二号支腿和三号支腿的结构形式一致,均为门型结构,包括上下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牛腿、第一立柱及支撑油缸,第一牛腿与承载主梁栓接,支撑油缸在施工状态下支撑在槽体两侧的墩面之上。

12、进一步,所述四号支腿包括上部的移位台车和下部的横梁,移位台车通过滑座与承载主梁下的轨道接触,移位台车坐落在横梁上,在横移油缸的推拉作用下可以沿横梁横向移动,形成横移机构;移位台车上安装纵移油缸,实现整机纵移过孔和支腿自身前移,形成纵移机构。

13、进一步,所述五号腿分为前端和后端两部分:

14、前端部分为顶升油缸支撑腿,包括上下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二牛腿、第二立柱和支顶油缸;

15、后端部分为纵移顶推支撑腿,包括上下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三牛腿、第三立柱和纵移组件,纵移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三立柱下端的滑座,滑座内设有与其在前后方向滑动配合的滑移梁,滑移梁的后端设有纵推油缸,纵推油缸的缸筒与滑移梁连接,纵推油缸的活塞杆与滑座连接;

16、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分别通过法兰与承载主梁连接;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配合,形成纵移过孔机构,推动承载主梁步履式纵移过孔。

17、进一步,所述吊挂外肋系统包括两个左右对称布局的吊挂外肋,每侧的吊挂外肋均为c型桁架结构;吊挂外肋上部与挑梁铰接,在挑梁与吊挂外肋间安装有旋转油缸;两个吊挂外肋底部通过法兰连接。

18、进一步,所述外模系统包括侧模和底模,侧模和底模通过多组可调支撑杆与吊挂外肋连接,同时侧模与底模铰接连接。

19、进一步,所述内模系统为整体液压式内模系统。

20、进一步,所述的起吊系统由起吊装置和走行轨道组成;走行轨道沿主框架结构侧面布置,起吊装置滑动安装在走行轨道上。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2、1、采用两跨式结构,过孔一步到位,后方无需额外增设配重,即可保证整机良好的抗前倾安全性。

23、2、造槽机正常施工及过孔状态,均不需要对槽体及墩身增加预埋件。

24、3、外模系统的侧模可绕底部外旋,适应有加劲肋结构的特殊槽体开模。

25、4单侧外肋携外模整体液压油缸旋转式开启,一步到位,速度快、可操作性更好,结构更合理。

26、5、造槽机前后住支腿均站位于槽体两侧的墩顶,对端部张拉无空间干涉;钢筋等施工材料可从前端地面及后端槽面利用起吊系统顺利进入,方便施工。

27、6、外模系统与吊挂外肋之间采用可调支撑连接,可方便调节模板线型。

28、7、内模系统采用整体液压式,可整体脱模、入模及撑模,工序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29、8、造槽机升降、横向开合、纵移过孔均采用液压控制,动作平稳、安全可靠,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30、9、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水利渡槽原位逐跨现浇施工可以实现无配重、无锚固、一次性过孔到位,且方便施工材料从地面进入施工模板腔体内,有效缩短现浇造槽施工周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渡槽造槽机,包括主框架、支腿、吊挂外肋系统、外模系统、内模系统和起吊系统,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渡槽造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支腿上部设置有被动托辊轮箱,支撑于导梁的下轨道上;一号支腿下部为两组人字形三角架结构,每组人字形三角架结构的下端形成两个撑点,用于在施工状态下支撑在槽墩垫石上,并通过纵向卡墩机构与槽墩垫石卡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渡槽造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支腿和三号支腿的结构形式一致,均为门型结构,包括上下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牛腿、第一立柱及支撑油缸,第一牛腿与承载主梁栓接,支撑油缸在施工状态下支撑在槽体两侧的墩面之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渡槽造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号支腿包括上部的移位台车和下部的横梁,移位台车通过滑座与承载主梁下的轨道接触,移位台车坐落在横梁上,在横移油缸的推拉作用下可以沿横梁横向移动,形成横移机构;移位台车上安装纵移油缸,实现整机纵移过孔和支腿自身前移,形成纵移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渡槽造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五号支腿分为前端和后端两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渡槽造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外肋系统包括两个左右对称布局的吊挂外肋,每侧的吊挂外肋均为c型桁架结构;吊挂外肋上部与挑梁铰接,在挑梁与吊挂外肋间安装有旋转油缸;两个吊挂外肋底部通过法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利渡槽造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系统包括侧模和底模,侧模和底模通过多组可调支撑杆与吊挂外肋连接,同时侧模与底模铰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渡槽造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系统为整体液压式内模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渡槽造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吊系统由起吊装置和走行轨道组成;走行轨道沿主框架结构侧面布置,起吊装置滑动安装在走行轨道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渡槽造槽机,包括主框架、一号支腿、二号支腿、三号支腿、四号支腿、五号支腿、吊挂外肋系统、外模系统、内模系统和起吊系统,主框架为两跨长,包括前端一跨长的导梁和后端一跨长的承载主梁;承载主梁两侧对称布置有挑梁,导梁两侧对称布置有三角架;一号支腿为活动支腿,为设备过孔时的前端支撑点;二号支腿和三号支腿为固定支腿,作为重载浇筑时的支撑腿;四号支腿为活动支腿,为设备过孔时的中部支撑点;五号支腿为固定支腿,为设备过孔时的后部支撑点。通过本技术的应用,水利渡槽施工可以实现无配重、无锚固、一次性过孔到位,且方便施工材料从地面进入施工模板腔体内,有效缩短现浇造槽施工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华,曹长兴,祁磊,陈德利,张艳丽,代宇,付晓帆,卫森,韩永康,程波,陈稳,白康,崔瑞玲,任建明,田凤学,张俊艳,曲长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