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陡地形重力坝坝肩开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36141发布日期:2023-08-25 03:14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陡地形重力坝坝肩开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陡地形重力坝坝肩开挖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水利工程面临着复杂的地质地形条件,对于坝肩基岩边坡近直立状,为三面临空的高陡地形,其高边坡卸荷作用强烈,卸荷裂隙较为发育。常规的开挖方案将开挖至山顶,开挖量大,对山体影响大,特别是对山坡植被影响大,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针对高陡地形条件下的重力坝坝肩开挖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高陡地形条件下的重力坝坝肩开挖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陡地形重力坝坝肩开挖结构,包括坝肩施工洞,坝肩施工洞为窑洞式结构,所述坝肩施工洞底部两侧均设置为向内侧弯曲的弧形结构,且坝肩施工洞底部内侧设置有凸台结构,所述坝肩施工洞一侧设置有灌浆交通洞,所述灌浆交通洞贯穿山体设置,所述坝肩施工洞下方设置有支护结构,所述支护结构两侧均设置有边坡清理面,所述边坡清理面从坝肩施工洞下方延伸至一侧,呈三角形状结构。

4、优选地,所述坝肩施工洞两侧均开设有纵向施工缝,所述坝肩施工洞位于两个所述纵向施工缝之间设置有多个回填灌浆孔。

5、优选地,所述支护结构包括坝肩槽面,所述坝肩槽面上设置有多个平台,所述坝肩槽面上设置有多组钢支撑。

6、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回填灌浆孔相对于坝肩施工洞中心点之间的圆心角为30°。

7、优选地,所述纵向施工缝的横截面为向下凹的梯形结构。

8、优选地,所述灌浆交通洞采用马蹄型断面型式,所述灌浆交通洞的出洞口与坝顶相连,并预留一定的施工空间。

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0、本实用新型坝肩施工洞为窑洞式结构,将重力坝基础处理和坝肩边坡稳定的要求与坝体体型和地形地质条件的巧妙结合,减少了工程施工对环境的破坏,促成了坝体整体顺利建设,并且坝肩施工洞底部两侧均设置为向内侧弯曲的弧形结构,坝肩施工洞底部内侧设置有凸台结构,可有效避免高边坡发育卸荷裂隙,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扰动,避免造成工程安全隐患。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陡地形重力坝坝肩开挖结构,包括坝肩施工洞(1),其特征在于:坝肩施工洞(1)为窑洞式结构,所述坝肩施工洞(1)底部两侧均设置为向内侧弯曲的弧形结构,且坝肩施工洞(1)底部内侧设置有凸台结构,所述坝肩施工洞(1)一侧设置有灌浆交通洞(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陡地形重力坝坝肩开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坝肩施工洞(1)两侧均开设有纵向施工缝(3),所述坝肩施工洞(1)位于两个所述纵向施工缝(3)之间设置有多个回填灌浆孔(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陡地形重力坝坝肩开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结构包括坝肩槽面,所述坝肩槽面上设置有多个平台,所述坝肩槽面上设置有多组钢支撑(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陡地形重力坝坝肩开挖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回填灌浆孔(6)相对于坝肩施工洞(1)中心点之间的圆心角为3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陡地形重力坝坝肩开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施工缝(3)的横截面为向下凹的梯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陡地形重力坝坝肩开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交通洞(2)采用马蹄型断面型式,所述灌浆交通洞(2)的出洞口与坝顶相连,并预留一定的施工空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陡地形重力坝坝肩开挖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坝肩施工洞,坝肩施工洞为窑洞式结构,坝肩施工洞一侧设置有灌浆交通洞,所述坝肩施工洞底部两侧均设置为向内侧弯曲的弧形结构,且坝肩施工洞底部内侧设置有凸台结构,本技术坝肩施工洞为窑洞式结构,将重力坝基础处理和坝肩边坡稳定的要求与坝体体型和地形地质条件的巧妙结合,减少了工程施工对环境的破坏,促成了坝体整体顺利建设,并且坝肩施工洞底部两侧均设置为向内侧弯曲的弧形结构,及凸台结构的设置,可有效避免高边坡发育卸荷裂隙,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扰动,避免造成工程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庞辉,付登辉,牛芙蓉,王洋,张媛媛,王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0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