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闸前防沉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10240发布日期:2023-07-18 22:0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闸前防沉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闸前防沉沙结构,属于水利工程。


背景技术:

1、水闸是修建在河道、渠道上用于控制水流流量、调节水位的水工建筑物,当闸门落到河道底面时,水流被截断。闸门前通常会设置拦污栅,用于拦阻水流挟带的水草、漂木等杂物,但是无法拦阻水流中的泥沙。在闸门的使用过程中泥沙会逐渐沉积在闸前的河道底面上,使闸门在下落时无法与河道底面的底板紧密贴合,导致闸门闭合不严,甚至会影响闸门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人们定期对闸前的泥沙沉积情况进行巡视,当泥沙量沉积较多时,就需要利用工具将泥沙清理掉。

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闸前防沉沙结构,使水流在经过第一导流坝和第二导流坝时流速增加,避免水流中携带的泥沙沉积到闸前河道底面,还能对河道底面进行冲刷,减轻了泥沙在闸前的沉积情况。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闸前防沉沙结构,包括设置在闸门前河道底部的若干个第一导流坝和第二导流坝,所述第一导流坝和第二导流坝垂直于水流方向交替排列;

4、所述第二导流坝的顶面与河道底部的距离向水流下游方向逐渐减小,第二导流坝左右两个侧面之间向水流下游方向呈八字状逐渐远离。

5、可选的,所述第二导流坝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冲水孔,冲水孔的后孔口开设在第二导流坝的下游后侧面或者顶面,所述冲水孔向水流下游方向向下倾斜。

6、可选的,所述第二导流坝的顶面、左右两个侧面呈流线型向水流下游方向延伸。

7、可选的,所述第一导流坝为柱状结构。

8、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闸前防沉沙结构,在闸门前河道底部设置若干个第一导流坝和第二导流坝,使水流在经过第一导流坝和第二导流坝时水流截面收缩,流速增加,避免水流中携带的泥沙沉积到闸前河道底面,减轻了泥沙在闸前的沉积情况;合理设计了第二导流坝的形状,并且在第二导流坝上开设冲水孔,起到冲刷闸前已沉积泥沙的作用,进一步延长了人工清理闸前泥沙的周期。



技术特征:

1.一种闸前防沉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闸门前河道底部的若干个第一导流坝和第二导流坝,所述第一导流坝和第二导流坝垂直于水流方向交替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前防沉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坝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冲水孔,冲水孔的后孔口开设在第二导流坝的下游后侧面或者顶面,所述冲水孔向水流下游方向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前防沉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坝的顶面、左右两个侧面呈流线型向水流下游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前防沉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坝为柱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闸前防沉沙结构,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其包括设置在闸门前河道底部的若干个第一导流坝和第二导流坝,所述第一导流坝和第二导流坝垂直于水流方向交替排列;所述第二导流坝的顶面与河道底部的距离向水流下游方向逐渐减小,第二导流坝左右两个侧面之间向水流下游方向呈八字状逐渐远离。本技术提供的闸前防沉沙结构,使水流在经过第一导流坝和第二导流坝时水流截面收缩,流速增加,避免水流中携带的泥沙沉积到闸前河道底面,减轻了泥沙在闸前的沉积情况;合理设计了第二导流坝的形状,并且在第二导流坝上开设冲水孔,起到冲刷闸前已沉积泥沙的作用,进一步延长了人工清理闸前泥沙的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黄延军,周雪,黄建政,宗萍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0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