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田排涝渠防冲刷拦沙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82072发布日期:2023-08-09 22:17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田排涝渠防冲刷拦沙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农田水利治理领域,尤其涉及山区高标准农田治理排涝渠防冲刷拦沙坎结构。


背景技术:

1、贵州喀斯特地貌山区高标准农田治理排涝渠工程,挡水墙建好后,水流集中,尤其是排涝渠泥土沟底冲刷下切严重,当挡水墙基裸露,持力层被水流淘空后,墙基不稳,导致挡水墙倒塌。因此排涝渠沟底需设计拦沙坎,以形成与墙基持平淤积,抬高局部沟底,达到稳定排涝渠墙基防护目的。目前,为稳定墙基防止沟底冲刷,常用较小溢流坝作拦沙坎,阻上游推移质不平衡下泄,以保持某一高程稳定沟底,通常采用直墙式结构,下部埋入沟底,悬出部分拦水沉沙,以抬高局部沟底。上述直墙式结构拦沙坎结构简单、易施工、适用范围广。材料可采用混凝土、砌石、散抛石笼等。但在实际应用中,这种结构有与墙基分离、溢流面易出现水流集中冲淘而引起溯源冲刷,破坏下段坎底地基,导致拦沙坎失稳破坏等情况。因此需要一种农田排涝渠防冲刷拦沙坎结构,其拦沙坎与墙基一体化施工,抗冲刷性能高,适合山区等水流冲刷作用强烈的地区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田排涝渠防冲刷拦沙坎结构,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墙基分离,拦沙坎抗冲刷能力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农田排涝渠防冲刷拦沙坎结构,包括挡水墙基础、挡水墙、防冲刷层、拦沙坎,所述拦沙坎一侧与防冲刷层连接,挡水墙基础拦沙坎两侧,挡水墙砌筑在挡水墙基础上,所述挡水墙基础、挡水墙、防冲刷层浇筑为一体结构,所述拦沙坎设有迎水面,迎水面向来水方向倾斜,迎水面与防冲刷层之间有70°至90°的夹角。

4、所述挡水墙基础、拦沙坎、防冲刷层埋入地下的深度大于400mm,挡水墙基础和防冲刷层上端面与地面齐平。

5、所述拦沙坎两侧设有凸起,凸起嵌入到挡水墙中。

6、所述拦沙坎挡在挡水墙之间,拦沙坎的厚度为400mm至600mm,拦沙坎的高度为100mm至500mm。

7、所述防冲刷层一端向来水方向延伸1000mm至1500mm。

8、所述挡水墙基础、防冲刷层、拦沙坎的材质为毛石混凝土。

9、所述挡水墙呈梯形,挡水墙顶部设有压顶。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施工时同时对挡水墙基础、拦沙坎、防冲刷层进行浇筑,解决了传统排涝渠中拦沙坎与挡水墙基础在水流冲刷下破坏坎底,导致拦沙坎失稳破坏等情况,同时让拦沙坎的迎水面向来水方向倾斜,可以降低拦沙坎位置的水流流速,提高淤积的速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农田排涝渠防冲刷拦沙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水墙基础(1)、挡水墙(2)、防冲刷层(3)、拦沙坎(4),所述拦沙坎(4)一侧与防冲刷层(3)连接,挡水墙基础(1)拦沙坎(4)两侧,挡水墙(2)砌筑在挡水墙基础(1)上;所述挡水墙基础(1)、挡水墙(2)、防冲刷层(3)浇筑为一体结构;所述拦沙坎(4)设有迎水面(5),迎水面(5)向来水方向倾斜,迎水面(5)与防冲刷层(3)之间有70°至90°的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排涝渠防冲刷拦沙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墙基础(1)、拦沙坎(4)、防冲刷层(3)埋入地下的深度大于400mm,挡水墙基础(1)和防冲刷层(3)上端面与地面齐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排涝渠防冲刷拦沙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沙坎(4)两侧设有凸起(6),凸起(6)嵌入到挡水墙(2)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排涝渠防冲刷拦沙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沙坎(4)挡在挡水墙(2)之间,拦沙坎(4)的厚度为400mm至600mm,拦沙坎(4)的高度为100mm至50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排涝渠防冲刷拦沙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冲刷层(3)一端向来水方向延伸1000mm至150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排涝渠防冲刷拦沙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墙基础(1)、防冲刷层(3)、拦沙坎(4)的材质为毛石混凝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排涝渠防冲刷拦沙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墙(2)呈梯形,挡水墙(2)顶部设有压顶(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农田排涝渠防冲刷拦沙坎结构,包括挡水墙基础、挡水墙、防冲刷层、拦沙坎,所述拦沙坎一侧与防冲刷层连接,挡水墙基础拦沙坎两侧,挡水墙砌筑在挡水墙基础上,所述挡水墙基础、挡水墙、防冲刷层浇筑为一体结构,所述拦沙坎设有迎水面,迎水面向来水方向倾斜,迎水面与防冲刷层之间有70°至90°的夹角。本技术在施工时同时对挡水墙基础、拦沙坎、防冲刷层进行浇筑,解决了传统排涝渠中拦沙坎与挡水墙基础在水流冲刷下破坏坎底,导致拦沙坎失稳破坏等情况,同时让拦沙坎的迎水面向来水方向倾斜,可以降低拦沙坎位置的水流流速,提高淤积的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政伟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