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继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15463发布日期:2023-07-07 16:12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继井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排污,特别涉及一种中继井。


背景技术:

1、农村污水处理是大势所趋,负压污水收集系统因其施工方便、完工周期短、投资成本低在农村污水收集逐渐被使用,中继井的存在大大增加了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的服务范围,而中继井作为负压站的排污连接装置,现有的结构中,负压口与空气口一般设置电控开关或多套联动部件配合使用,需要配备装置繁杂,且达到瞬开瞬闭需要设计控制方式,成本投入高,多部件联动,装置检修繁琐。

2、公开号cn217299237u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开闭的中继井,包括设于中继井内的浮体a与浮体b,中继井上连接负压污水管、负压空气管、进水管,浮体a通过纵向设置的连接杆安装于中继井内,连接杆顶部延伸至中继井外,顶部连接进气阀,底部连接磁铁片,浮体b通过纵向设置的连接杆安装于中继井内,连接杆顶部延伸至中继井外,连接设于中继井外的负压空气管上的负压阀,连接杆底部连接磁铁堵球,磁铁堵球与下方负压污水管的吸口匹配。

3、该现有技术使用两套浮球装置,一套依靠浮力与磁力控制、一套依靠浮力与吸力控制,吸力会有所变化,需要经过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试,难以量化生产,当装置出现故障时,检查维修繁琐。

4、为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继井,设置调节装置与浮力装置配合,浮筒随着井体内液位的变化上下移动,带动调节装置旋转,装置之间联动,实现空气口与负压口的开闭,结构使用便捷,取代现有装置中的电控开关使用或多套结构联合使用,通过两部件之间的联动实现空气口与负压口的开合,装置检查修理便捷,装置装配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中继井,包括设于井体内的浮力装置与调节装置,浮力装置包括浮筒、连杆、拨杆ⅰ、拨杆ⅱ、拨杆ⅲ、拨杆ⅳ,所述拨杆ⅰ、拨杆ⅱ设于连杆一侧,拨杆ⅱ位于拨杆ⅰ上方,拨杆ⅲ、拨杆ⅳ设于连杆另一侧,拨杆ⅲ设于拨杆ⅳ上方,拨杆ⅲ、拨杆ⅱ、拨杆ⅰ、拨杆ⅳ自上而下位于连杆上,所述浮筒外设有限位装置,浮力装置上方设置调节装置,调节装置控制井体两侧空气口与负压口的闭合。

4、进一步,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装置ⅰ、调节装置ⅱ,所述调节装置ⅰ包括绕转轴ⅰ旋转的重锤ⅰ、旋转杆ⅰ、堵头ⅰ,所述堵头ⅰ位于井体内空气口的上方,堵头ⅰ与空气口匹配。重锤ⅰ使调节装置ⅰ旋转时更加顺畅。

5、进一步,堵头ⅰ位于拨杆ⅱ、拨杆ⅰ之间,拨杆ⅱ、拨杆ⅰ随浮筒上下浮动而上下位移,拨动堵头ⅰ在空气口上开闭,控制空气口开合。拨杆ⅱ、拨杆ⅰ上下移动,拨动堵头ⅰ绕转轴ⅰ旋转,控制空气口开合,控制便捷,实用性更好。

6、进一步,调节装置ⅱ,包括绕转轴ⅱ旋转的重锤ⅱ、堵头ⅱ、旋转杆ⅱ,所述堵头ⅱ位于井体内负压口的上方,堵头ⅱ与负压口匹配。

7、进一步,旋转杆ⅱ位于拨杆ⅲ、拨杆ⅳ之间,拨杆ⅲ、拨杆ⅳ随浮筒上下浮动而上下位移,拨动堵头ⅱ在负压口上开闭,控制负压口开合。

8、进一步,井体侧壁设有进水管与出水管,进水管与出水管位于空气口与负压口下方,所述出水管延伸至井体内底端。便于控制出水量,控制井体内的水位。

9、进一步,限位装置套设于浮筒外,底部固定于井体底面。防止浮筒漂浮时,横向位移,确保浮筒上的拨杆实现对两侧调节装置的拨动位置。

10、进一步,调节装置ⅰ内旋转杆ⅰ下方设有限位杆,调节装置ⅱ的旋转杆ⅱ下方设有限位杆。防止拨杆ⅰ将堵头ⅰ抬至过高的位置,限制调节装置ⅰ的旋转幅度,防止旋转杆ⅱ下落过多,限制调节装置ⅱ的旋转幅度。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装置设置调节装置与浮力装置配合,浮筒随着井体内液位的变化上下移动,带动调节装置旋转,装置之间联动,实现空气口与负压口的开闭,结构使用便捷,取代现有装置中的电控开关使用或多套结构联合使用,通过两部件之间的联动实现空气口与负压口的开合,装置检查修理便捷,装置装配成本低。

13、2、本实用新型装置设置两个调节装置,分别在空气口与负压口上,通过浮筒的上下移动,带动调节装置旋转,实现井体内空气口与负压口的开闭,实用性强,操作步骤简单。

14、3、本实用新型装置设置浮力装置,通过浮筒上下移动,使装置上的拨杆拨动调节装置部件,控制空气口与负压口的开闭,联动使用部件少,结构精简,装置装配便捷,零件损坏检修更换方便,节省人工。



技术特征:

1.一种中继井,包括设于井体内的浮力装置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装置包括浮筒、连杆、拨杆ⅰ、拨杆ⅱ、拨杆ⅲ、拨杆ⅳ,所述拨杆ⅰ、拨杆ⅱ设于连杆一侧,拨杆ⅱ位于拨杆ⅰ上方,拨杆ⅲ、拨杆ⅳ设于连杆另一侧,拨杆ⅲ设于拨杆ⅳ上方,拨杆ⅲ、拨杆ⅱ、拨杆ⅰ、拨杆ⅳ自上而下位于连杆上,所述浮筒外设有限位装置,浮力装置上方设置调节装置,调节装置控制井体两侧空气口与负压口的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继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装置ⅰ、调节装置ⅱ,所述调节装置ⅰ包括绕转轴ⅰ旋转的重锤ⅰ、旋转杆ⅰ、堵头ⅰ,所述堵头ⅰ位于井体内空气口的上方,堵头ⅰ与空气口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继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ⅰ位于拨杆ⅱ、拨杆ⅰ之间,拨杆ⅱ、拨杆ⅰ随浮筒上下浮动而上下位移,拨动堵头ⅰ在空气口上开闭,控制空气口开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继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ⅱ,包括绕转轴ⅱ旋转的重锤ⅱ、堵头ⅱ、旋转杆ⅱ,所述堵头ⅱ位于井体内负压口的上方,堵头ⅱ与负压口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继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ⅱ位于拨杆ⅲ、拨杆ⅳ之间,拨杆ⅲ、拨杆ⅳ随浮筒上下浮动而上下位移,拨动堵头ⅱ在负压口上开闭,控制负压口开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继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侧壁设有进水管与出水管,进水管与出水管位于空气口与负压口下方,所述出水管延伸至井体内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继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套设于浮筒外,底部固定于井体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继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ⅰ内旋转杆ⅰ下方设有限位杆,调节装置ⅱ的旋转杆ⅱ下方设有限位杆。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排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继井,包括设于井体内的浮力装置与调节装置,浮力装置包括浮筒、连杆、拨杆Ⅰ、拨杆Ⅱ、拨杆Ⅲ、拨杆Ⅳ,拨杆Ⅰ、拨杆Ⅱ设于连杆一侧,拨杆Ⅱ位于拨杆Ⅰ上方,拨杆Ⅲ、拨杆Ⅳ设于连杆另一侧,拨杆Ⅲ设于拨杆Ⅳ上方,拨杆Ⅲ、拨杆Ⅱ、拨杆Ⅰ、拨杆Ⅳ自上而下位于连杆上,浮筒外设有限位装置,浮力装置上方设置调节装置,调节装置控制井体两侧空气口与负压口的闭合。本技术装置浮筒随着井体内液位的变化上下移动,带动调节装置旋转,装置之间联动,实现空气口与负压口的开闭,结构使用便捷,取代现有装置中的电控开关使用或多套结构联合使用,装置检查修理便捷,装置装配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陈礼国,刘遵天,陈云逸,张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丰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