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挡墙后填土卸荷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6652发布日期:2023-10-14 10:5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既有挡墙后填土卸荷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挡土墙施工工程,特别涉及一种既有挡墙后填土卸荷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1、挡土墙指为防止路基填土或山坡岩土坍塌而修筑的、抵抗土体侧压力的一种工程结构体,挡土墙被广泛应用于交通、桥梁、建筑物基础、水利和港口等生命线工程中。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生命线工程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挡土建筑物越来越多,延伸出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挡墙,例如重力式挡土墙、衡重式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和钢筋混凝土扶壁式挡土墙,挡土墙基础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序施工。

2、挡墙在施工完毕后,挡墙若出现部分施工质量不满足要求或者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承载力不足的情况时,均需要进行处理。现阶段可采取的方式主要有拆除重建、挡墙后填土注浆加固或在既有挡墙位置增设抗滑桩方式处理,但上述处理方式或是成本较高,或是施工难度较大,有些处理方式也受挡墙周边场地空间限制而不能实施。

3、为了解决挡墙在承载力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对原有挡墙进行卸荷载的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14460591u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衡重式挡墙,原有衡重式挡的墙趾处设置用于加固原有衡重式挡墙基底的注浆花管,注浆花管采用梅花型布置,新挡墙的上端浇筑有盖板用于将牛腿和新挡墙连接为一个整体,盖板的上方进行回填有填土。

4、上述方案中通过卸载挡墙衡重台上部的土体(填土),减小了挡墙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通过注浆花管注浆增加了地基承载力,提高了墙背土体的参数,减小了土压力。但是在上述方案中注浆花管需要注浆到原有衡重式挡墙的墙趾处,原有挡墙的高度越高,所使用的注浆花管也就越深,间接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其次由于在新挡墙的上方设置有盖板,在盖板的上方需要使用填土进行覆盖,此时,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恢复场地原貌,这样才能保证场地后期的正常使用功能,进而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既有挡墙后填土卸荷加固结构,解决既有挡墙出现承载力不足时,对原有挡墙进行卸荷载的处理方式成本较高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既有挡墙后填土卸荷加固结构,包括既有挡墙和覆盖在挡墙后方的挡墙后填土,所述挡墙后填土内浇筑有顶部与既有挡墙顶部高度一致的小挡墙,所述既有挡墙与小挡墙的顶部纵向安装有边梁,在两根边梁的中部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下方形成挖土卸荷用的空腔。

4、本方案的原理是:

5、在挡墙出现承载力不足时,通过在既有挡墙的后方挖土形成空腔,这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小填土对既有挡墙的土压力荷载,可有效地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从而达到保护既有挡墙的目的,顶部的盖板和边梁能够将盖板的载荷传递给既有挡墙和小挡墙上,保证结构的稳定性能。

6、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7、1、在本申请方案中,通过设置在既有挡墙的后方挖土卸荷,并形成空腔,填土对挡墙的土压力大幅度降低,进而能够大幅度减小填土对挡墙的土压力荷载,且能够有效降低施工的难度和成本。

8、2、在本申请方案中,通过设置小挡墙、盖板和边梁,能够使挡墙后方的填土恢复至原貌,保证场地的平整性能,能够让填土上方的场地后期能够正常使用。

9、进一步,小挡墙的顶部与既有挡墙的顶部之间横向简支有中梁,盖板与既有挡墙和小挡墙上端之间的间隙空间使用素混凝土填充,使用素混凝土填充能够让盖板和边梁牢牢固定在既有挡墙和小挡墙的顶部,其次固定完毕的盖板能够作为工作人员的活动的场地。

10、进一步,空腔的底部放置有底板,底板的下部铺设有一层素混凝土,素混凝土浇筑在小挡墙底部的后填土上,底板向既有挡墙外侧倾斜,倾斜坡度为2%~3%,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例如在雨季,外界的雨水会有概率渗漏进空腔内,此时倾斜的底板能够将空腔内的水排出到既有挡墙外,避免空腔内的水影响既有挡墙,使既有挡墙墙身承受额外的静水压力。

11、进一步,盖板与边梁为一体浇筑,盖板向既有挡墙外侧倾斜,倾斜坡度为2%~3%,盖板和边梁在现场进行浇筑,不需要单独预制,节省了盖板以及边梁的安装时间,其次在雨季,盖板上会留有雨水,此时倾斜的盖板能够将雨水滑落到既有挡墙的外部,避免盖板顶部雨水堆积。

12、进一步,底板靠近既有挡墙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沟,在排水沟的出口端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向既有挡墙外侧延伸,排水管的出口端位于既有挡墙的外侧底端,设置排水过和排水管能够将空腔内的水及时排出到既有挡墙外侧。

13、进一步,既有挡墙的顶部安装有安全护栏,安全护栏的底部与盖板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由于后期在盖板上会有工作人员进行活动,安全护栏对盖板上活动的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14、进一步,既有挡墙和小挡墙可为重力式挡墙、衡重式挡墙或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墙,在这里优选为重力式挡墙,重力式挡墙应用广泛且施工方便。

15、进一步,既有挡墙后填土卸荷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6、步骤1:在既有挡墙的后方挖除需要卸载的填土,并在既有挡墙后方一段距离内修建小挡墙;

17、步骤2:挖除掉填土形成空腔,在空腔的内部底面浇筑素混凝土和底板,并开设排水管沟和安装排水;

18、步骤3:在空腔的顶部安装中梁并在既有挡墙和小挡墙的顶部浇筑边梁和盖板,边梁、盖板与既有挡墙和小挡墙之间的缝隙采用素混凝土进行封堵;

19、步骤4:在盖板顶面靠近既有挡墙一侧安装安全护栏,并对盖板顶面进行地面铺装。

20、通过上述步骤,在既有挡墙的后方挖除填土,实现对既有挡墙进行卸荷,其次设置盖板、边梁和小挡墙,能够恢复场地原貌,保证场地达到后期的正常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既有挡墙后填土卸荷加固结构,包括既有挡墙和覆盖在挡墙后方的挡墙后填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后填土内浇筑有顶部与既有挡墙顶部高度一致的小挡墙,所述既有挡墙与小挡墙的顶部纵向安装有边梁,在两根边梁的中部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下方形成挖土卸荷用的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挡墙后填土卸荷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挡墙的顶部与既有挡墙的顶部之间横向简支有中梁,盖板与既有挡墙和小挡墙上端之间的间隙空间使用素混凝土填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挡墙后填土卸荷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底部放置有底板,底板的下部铺设有一层素混凝土,素混凝土浇筑在小挡墙底部的填土上,底板向既有挡墙外侧倾斜,倾斜坡度为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既有挡墙后填土卸荷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边梁为一体浇筑,盖板向既有挡墙外侧倾斜,倾斜坡度为2%~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既有挡墙后填土卸荷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靠近既有挡墙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沟,在排水沟的出口端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向既有挡墙外侧延伸,排水管的出口端位于既有挡墙的外侧底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挡墙后填土卸荷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挡墙的顶部安装有安全护栏,安全护栏的底部与盖板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挡墙后填土卸荷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挡墙和小挡墙可为重力式挡墙、衡重式挡墙或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墙。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挡土墙施工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既有挡墙后填土卸荷加固结构,包括既有挡墙和覆盖在挡墙后方的挡墙后填土,所述挡墙后填土内浇筑有顶部与既有挡墙顶部高度一致的小挡墙,小挡墙的顶部与既有挡墙的顶部之间横向简支有中梁,所述既有挡墙与小挡墙的顶部纵向安装有边梁,在两根边梁的中部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下方形成挖土卸荷用的空腔。本专利的目的在于解决既有挡墙出现承载力不足时,对原有挡墙进行卸荷载的处理方式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汪太珩,帅海乐,宋勇,何飞,徐继斌,张克利,韩力,谭祖彪,杨成,岳恩鹏,何茂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