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轻型井点降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27634发布日期:2023-07-20 11:1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轻型井点降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轻型井点降水装置。


背景技术:

1、轻型井点是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一种方法,它是沿基坑一侧将直径较细的井管沉入深于基底的含水层内,通过井管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管内不断抽出,使原有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底以下。轻型井点又叫真空井点,现有的井点降水装置其井管端部的过滤装置质量较轻,在排水的过程中,由于基坑内部地下水的浮力较大,无法探入到基坑的底部,从而导致排水效率较低,并且现有的装置体积较大,比较笨重,不便于运输与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井点降水装置其井管端部的过滤装置质量较轻,在排水的过程中,由于基坑内部地下水的浮力较大,无法探入到基坑的底部,从而导致排水效率较低,并且现有的装置体积较大,比较笨重,不便于运输与使用的问题,而提出一种水利工程轻型井点降水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利工程轻型井点降水装置,其组成包括底板1、轴连接座2、轴3、车轮4、扶手5、水泵6、收管辊7、井管8、过滤单元9、升降板10、导向柱11、滑块12、千斤顶13和固定针14;

3、底板1的下表面两端分别设有一对轴连接座2,每对轴连接座2上设有轴3,且轴3的端部与轴连接座2转动连接,轴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车轮4,底板1上表面的一端设有扶手5,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设有水泵6,底板1上表面的另一端设有收管辊7,水泵6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收管辊7侧面中部的输出水口连接,收管辊7中转轴内部的输入水口与井管8的一端连通设置,且井管8缠绕在收管辊7上,井管8的另一端与过滤单元9连接,底板1的两对轴连接座2之间中部沿长度方向均匀的设有两个导向柱11,升降板10的上表面两端分别加工有一个通孔,每个通孔的顶端设有一个滑块12,且滑块12与导向柱11滑动连接,底板1的下表面中部设有一个千斤顶13,千斤顶13的输出端与升降板10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升降板10的下表面均匀的设有n个固定针14,n为正整数;

4、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柱11的底部套设有限位环15;

5、进一步的,所述的收管辊7上的输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输入水口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的收管辊7中机架的底部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的升降板10下表面固定针14的数量n,10≤n≤20;

8、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单元9包括过滤顶板9-1、固定螺母9-2、螺杆9-3、过滤筒9-4、过滤底板9-5、配重块9-6、支杆9-7和锁紧螺母9-8;

9、过滤底板9-5的上表面中部设有过滤筒9-4,过滤底板9-5的上表面边缘处沿圆周方向均匀的设有两个螺杆9-3,过滤顶板9-1上表面边缘处沿圆周方向均匀的设有通孔,且螺杆9-3的顶端穿过过滤顶板9-1上的通孔之后,与固定螺母9-2螺纹连接,过滤顶板9-1的上表面中央处设有一个通孔,且该通孔与过滤筒9-4顶部的抽水孔同轴连通设置,过滤底板9-5的下表面中部设有支杆9-7,且支杆9-7上套设有m个配重块9-6,m为正整数,支杆9-7底端外表面上加工有螺纹段,且该螺纹段上设有锁紧螺母9-8;

10、进一步的,所述的配重块9-6采用铅块,配重块9-6的重量为5kg、10kg或15kg;

11、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底板9-5的上表面中部设有沉孔;

12、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筒9-4的底部设有圆形凸台,且过滤筒9-4底部的圆形凸台与过滤底板9-5上表面的沉孔配合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的配重块9-6的数量m,2≤m≤5;

14、进一步的,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推至到基坑的边缘处,此时操作人员上下摆动千斤顶13的摇臂,使千斤顶13的伸缩杆伸出,从而带动升降板10向下运动,直至升降板10下表面的固定针14插入到土壤中去,进而起到固定该装置的作用,避免在使用时该装置产生移动的现象;

15、然后,根据基坑中地下水的浑浊度,将过滤单元9中配重块9-5的数量以及重量进行适当的调节,调节完毕后,将井管8另一端与过滤单元9固定连通,并投入到基坑中;此时操作人员摇动收管辊7上的摇把,使井管8端部的过滤单元9缓慢的探入到基坑的底部,直至与基坑的底部接触,避免由于基坑内部地下水的浮力较大无法探入到基坑底部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排水效率;启动水泵6,再将水泵6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集水箱的输入口连接,从而可以利用水泵6将基坑中的地下渗水进行排空;

16、当完成对基坑内部的排水作业时,将水泵6关闭,操作人员再反向摇动收管辊7上的摇把,使井管8缠绕在收管辊7上,直至将过滤单元9拉出基坑,进而完成对井管8的收管作业;

17、该装置中由底板1、轴连接座2、轴3、车轮4和扶手5组成了一个手动推车,并且该装置的体积较小,从而实现人工推动该装置达到任何一个施工区域,并且操作简单;并且还可以将扶手拆除,将拖车连杆安装在底板1上,从而可以利用工程车辆对该装置进行拖挂运输,进而解决了不便于运输的问题。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根据基坑中地下水的浑浊度,将过滤单元中配重块的数量以及重量进行适当的调节,调节完毕后,将井管另一端与过滤单元固定连通,并投入到基坑中;此时操作人员摇动收管辊上的摇把,使井管端部的过滤单元缓慢的探入到基坑的底部,直至与基坑的底部接触,避免由于基坑内部地下水的浮力较大无法探入到基坑底部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排水效率。

20、2、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由底板、轴连接座、轴、车轮和扶手组成了一个手动推车,并且该装置的体积较小,从而实现人工推动该装置达到任何一个施工区域,并且操作简单;实际上还可以将扶手拆除,将拖车连杆安装在底板上,从而可以利用工程车辆对该装置进行拖挂运输,进而解决了不便于运输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工程轻型井点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1)、轴连接座(2)、轴(3)、车轮(4)、扶手(5)、水泵(6)、收管辊(7)、井管(8)、过滤单元(9)、升降板(10)、导向柱(11)、滑块(12)、千斤顶(13)和固定针(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轻型井点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柱(11)的底部套设有限位环(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轻型井点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管辊(7)上的输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输入水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轻型井点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管辊(7)中机架的底部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轻型井点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板(10)下表面固定针(14)的数量n,10≤n≤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轻型井点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单元(9)包括过滤顶板(9-1)、固定螺母(9-2)、螺杆(9-3)、过滤筒(9-4)、过滤底板(9-5)、配重块(9-6)、支杆(9-7)和锁紧螺母(9-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轻型井点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块(9-6)采用铅块,配重块(9-6)的重量为5kg、10kg或15kg。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轻型井点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底板(9-5)的上表面中部设有沉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轻型井点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筒(9-4)的底部设有圆形凸台,且过滤筒(9-4)底部的圆形凸台与过滤底板(9-5)上表面的沉孔配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轻型井点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块(9-6)的数量m,2≤m≤5。


技术总结
一种水利工程轻型井点降水装置,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井点降水装置其井管端部的过滤装置的质量较轻,在排水的过程中,由于基坑内部地下水的浮力较大,无法探入到基坑的底部,从而导致排水效率较低,并且现有的装置体积较大,比较笨重,不便于运输与使用的问题。根据基坑中地下水的浑浊度,将过滤单元中配重块的数量以及重量进行适当的调节,调节完毕后,将井管另一端与过滤单元固定连通,并投入到基坑中;此时操作人员摇动收管辊上的摇把,使井管端部的过滤单元缓慢的探入到基坑的底部,直至与基坑的底部接触,避免由于基坑内部地下水的浮力较大无法探入到基坑底部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排水效率。本技术适用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金永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冲填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