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的生态型塑钢板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29819发布日期:2024-02-20 20:17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的生态型塑钢板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塑钢板桩、环保,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能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的生态型塑钢板桩。


背景技术:

1、水生动物栖息地是水生动物常年或季节性栖息的地方,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是对水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流污染日益加剧,水生动物的栖息地被破坏的尤为严重,导致了水生动物受精卵随水流沉入河底或受风浪影响无法孵化、或被其它动物吃掉,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繁殖,目前为了提供给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设施,人们开始设计制造人工的水生动物栖息地,但是效果不佳,主要是由于人工痕迹明显,水生动物无法正常利用人工水生动物栖息地。

2、针对上述问题,利用护岸塑钢板桩有针对性的削弱人工水生动物栖息地的人工迹象对水生动物的保护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的生态型塑钢板桩,其优点在于,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能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的生态型塑钢板桩,包括新型塑钢板桩本体和挂篮,

3、所述新型塑钢板桩本体,所述的新型塑钢板桩本体两边对称设置有凹连接头以及凸连接头,组合成为连续性支护结构;所述挂篮通过四周的三处固定点固定于新型塑钢板桩本体上方,整体结构分为两层,从上至下分别为螺贝栖息层和鱼巢。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塑钢板桩本体呈u型,所述新型塑钢板桩本体底部以及两侧均设置贯穿式的卡槽,所述新型塑钢板桩本体两侧的卡槽对称分布。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塑钢板桩本体与内部的挂篮成贴合状,单个新型塑钢板桩本体,长度为56cm,宽度为15cm。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挂篮由网片组成,孔径3cm,所述挂篮俯视面为梯形状,单层挂篮高度为25cm,垂直方向可分2层,通过挂篮顶层3处一体成型的l型挂钩固定点,且固定于新型塑钢板桩本体上。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挂篮中螺贝栖息层和鱼巢在组合中的位置不同但材质及表现形式相同,所述挂篮正前方设置有方形孔洞,所述方形孔洞尺寸为14*24.5cm,所述方形孔洞底端距所述挂篮底端距离为5cm,所述挂篮内放置填料选用16-32mm卵石。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的生态型塑钢板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该一种能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的生态型塑钢板桩,新型塑钢板桩本体通过u型设计,新型塑钢板桩本体与内部的挂篮成贴合状,从而使得安装更加灵活;分为两层的挂篮与新型塑钢板桩本体安装匹配度高,使得整体的生态效果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并提升了了板桩两侧的生态环境,为鱼虾等水下生物提供栖息产卵的场所,挂篮内的栖息层设置方形孔洞,可供鱼类等进出的空腔通道,能够为鱼、虾、螺、贝提供繁殖、生长、索饵、避敌和产卵的场所;有助于修复水生动物退化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有效调整了生态循环系统。



技术特征:

1.一种能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的生态型塑钢板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新型塑钢板桩本体(1)和挂篮(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的生态型塑钢板桩,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的生态型塑钢板桩,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的生态型塑钢板桩,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的生态型塑钢板桩,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的生态型塑钢板桩,包括新型塑钢板桩本体和挂篮,所述新型塑钢板桩本体,所述的新型塑钢板桩本体两边对称设置有凹连接头以及凸连接头,组合成为连续性支护结构;所述挂篮通过四周的三处固定点固定于新型塑钢板桩本体上方,整体结构分为两层,从上至下分别为螺贝栖息层和鱼巢,其优点在于,减少人工痕迹,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结合性和整体性,保护并提升了水生态多样性,为鱼虾等水下生物提供栖息产卵的场所。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蕊,郁秋峰,郁金喜,陈峰,谈祥,陈向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1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