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17337发布日期:2023-08-14 07:05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渠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排水设施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排水渠。


背景技术:

1、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需要修筑路边的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由排水调节网、排水沟道、截流沟、排水闸、排水泵站、排水渠、排水容泄区等组成,其中排水渠常用的建筑材料有砖、石、陶土块、混凝土块、钢筋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其断面形式有圆形、矩形、半椭圆形等,采用钢筋混凝土时,需要在施工现场支模浇制。

2、目前在修筑排水渠时,为了加快施工的进度和降低修筑是的施工难度,排水渠多采用预制方式,将排水渠分为多个模块进行预制,预制后运输至施工场所对多个模块进行拼接成完整的排水渠,但多个模块之间拼接存在稳定性不佳的问题,影响排水渠的平整性,影响排水渠使用的稳定性,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渠,为了解决多个模块拼接成排水渠存在拼接稳定性不佳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排水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排水渠,包括若干个渠道模块,所述渠道模块一端开设有连接槽、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连接槽插接配合的连接块,所述渠道模块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渠道模块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顶盖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固定槽配合的固定块,所述连接块套设有第一橡胶套,所述固定块套设有第二橡胶套,相邻两个所述顶盖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场所预先挖好排水渠沟,将预制好的渠道模块运输至施工场所,将渠道模块依次放入排水渠沟中,并且将一个渠道模块的连接块插入相邻的另一个渠道模块的连接槽内,第一橡胶套被挤压在连接块的四周侧壁和连接槽的四周槽壁之间,实现连接块与连接槽的过盈配合,实现相邻两个渠道模块的固定连接,将顶盖放置在渠道模块的顶部,固定块插入固定槽内,第二橡胶套被挤压在固定块的周向侧壁和固定槽的周向槽壁之间,实现固定块与固定槽的过盈配合,实现顶盖与渠道模块的固定连接,并通过紧固件将相邻两个顶盖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提升相邻两个渠道模块固定连接的牢固性,形成的排水渠的稳定性更佳,排水渠的使用稳定性也更佳。

5、可选的,所述顶盖贯穿开设有若干个渗水槽。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渗水槽便于水通过顶盖流入排水渠内,水通过排水渠进行流动。

7、可选的,所述渠道模块的相向两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加强渠道模块整体的结构强度,提高渠道模块使用寿命,提高排水渠的使用寿命。

9、可选的,所述渠道模块设置有位于所述渗水槽下方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布置于两个所述加强板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对水进行过滤,能够阻挡水中的杂质垃圾,减少杂质垃圾对排水渠造成堵塞的情况的。

11、可选的,所述紧固件包括限制座和加固座,所述限制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加固座开设有与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加固座开设有螺刀槽,所述顶盖的两端均开设有加固槽,两个所述加固槽拼接形成与所述螺纹杆插接配合的加固孔。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个顶盖之间的加固槽拼接形成加固孔,限制座位于顶盖的下方,螺纹杆穿出加固孔并与加固座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螺刀槽便于操作者使用工具带动加固座转动,拧紧加固座,使限制座抵紧于顶盖的下侧面,加固座抵紧于顶盖的上侧面,实现相邻两个顶盖的固定连接。

13、可选的,所述顶盖开设有与加固槽一一对应且覆盖所述加固槽的让位槽,两个所述让位槽拼接形成供所述加固座嵌入的嵌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个顶盖之间的让位槽拼接形成嵌槽,加固座在拧紧的过程中能够嵌入嵌槽,使加固座的上侧面与顶盖的上侧面齐平或者位于顶盖的上侧面下方。

15、可选的,所述加固座为两个加固块拼接而成,两个所述加固块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滤板的两端,所述螺纹杆为两个螺纹块拼接而成,所述螺纹块固定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加固块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个过滤板上的加固块拼接成加固座,该两个加固块上的两个螺纹块拼接形成螺纹杆,在相邻两个顶盖的固定连接过程中,过滤板与对应的顶盖实现固定连接,提高排水渠整体的结构连接强度,提高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加固块靠近所述螺纹块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所述顶盖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定位槽插接配合的定位块。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插入定位槽内,能够实现加固块与顶盖的初步定位,便于加固座与螺纹杆的螺纹配合且拧紧,增加加固操作的便捷性,也提高顶盖与顶盖固定连接的牢固性,提高排水渠整体的稳定性。

19、可选的,位于同一个所述过滤板上的两个所述加固块,一个所述加固块开设有限位槽,另一个所述加固块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块。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两个加固块,一个加固块上的限位块卡入另一个加固块上的限位槽,实现两个加固块的初步定位,实现两个过滤板的初步定位,进一步增加加固操作的便捷性,提高过滤板与过滤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提高排水渠整体的稳定性。

21、可选的,所述加强板上固定连接有止动块,所述过滤板开设有与所述止动块插接配合的止动槽。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动块与止动槽插接配合,实现过滤板与加强板的初步固定,提高过滤板与渠道模块连接的稳定性。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施工场所预先挖好排水渠沟,将预制好的渠道模块运输至施工场所,将渠道模块依次放入排水渠沟中,并且将一个渠道模块的连接块插入相邻的另一个渠道模块的连接槽内,第一橡胶套被挤压在连接块的四周侧壁和连接槽的四周槽壁之间,实现连接块与连接槽的过盈配合,实现相邻两个渠道模块的固定连接,将顶盖放置在渠道模块的顶部,固定块插入固定槽内,第二橡胶套被挤压在固定块的周向侧壁和固定槽的周向槽壁之间,实现固定块与固定槽的过盈配合,实现顶盖与渠道模块的固定连接,并通过紧固件将相邻两个顶盖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提升相邻两个渠道模块固定连接的牢固性,形成的排水渠的稳定性更佳,排水渠的使用稳定性也更佳;

25、2、相邻两个过滤板上的加固块拼接成加固座,该两个加固块上的两个螺纹块拼接形成螺纹杆,在相邻两个顶盖的固定连接过程中,过滤板与对应的顶盖实现固定连接,提高排水渠整体的结构连接强度,提高稳定性;

26、3、相邻的两个加固块,一个加固块上的限位块卡入另一个加固块上的限位槽,实现两个加固块的初步定位,实现两个过滤板的初步定位,进一步增加加固操作的便捷性,提高过滤板与过滤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提高排水渠整体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排水渠,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渠道模块(1),所述渠道模块(1)一端开设有连接槽(1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连接槽(11)插接配合的连接块(12),所述渠道模块(1)的顶部设置有顶盖(2),所述渠道模块(1)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13),所述顶盖(2)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固定槽(13)配合的固定块(21),所述连接块(12)套设有第一橡胶套(14),所述固定块(21)套设有第二橡胶套(22),相邻两个所述顶盖(2)通过紧固件(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贯穿开设有若干个渗水槽(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渠道模块(1)的相向两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板(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渠道模块(1)设置有位于所述渗水槽(23)下方的过滤板(5),所述过滤板(5)布置于两个所述加强板(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3)包括限制座(31)和加固座(32),所述限制座(31)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3),所述加固座(32)开设有与所述螺纹杆(33)螺纹连接的螺纹孔(34),所述加固座(32)开设有螺刀槽(35),所述顶盖(2)的两端均开设有加固槽(24),两个所述加固槽(24)拼接形成与所述螺纹杆(33)插接配合的加固孔(2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开设有与加固槽(24)一一对应且覆盖所述加固槽(24)的让位槽(25),两个所述让位槽(25)拼接形成供所述加固座(32)嵌入的嵌槽(2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座(32)为两个加固块(321)拼接而成,两个所述加固块(321)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滤板(5)的两端,所述螺纹杆(33)为两个螺纹块(331)拼接而成,所述螺纹块(331)固定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加固块(32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块(321)靠近所述螺纹块(331)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36),所述顶盖(2)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定位槽(36)插接配合的定位块(28)。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水渠,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个所述过滤板(5)上的两个所述加固块(321),一个所述加固块(321)开设有限位槽(322),另一个所述加固块(321)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限位槽(322)配合的限位块(323)。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4)上固定连接有止动块(41),所述过滤板(5)开设有与所述止动块(41)插接配合的止动槽(51)。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排水渠,包括若干个渠道模块,渠道模块一端开设有连接槽、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槽插接配合的连接块,渠道模块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渠道模块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顶盖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槽配合的固定块,连接块套设有第一橡胶套,固定块套设有第二橡胶套,相邻两个顶盖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本申请实现顶盖与渠道模块的固定连接,并通过紧固件将相邻两个顶盖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提升相邻两个渠道模块固定连接的牢固性,形成的排水渠的稳定性更佳,排水渠的使用稳定性也更佳。

技术研发人员:章春晖,章宝美,汪智勇,郑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江大河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