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管网改造的截污纳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95821发布日期:2023-08-03 23:04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管网改造的截污纳管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截污纳管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管网改造的截污纳管。


背景技术:

1、截污纳管是一项水污染处理工程,就是通过建设和改造位于河道两侧的工厂、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宾馆、餐饮、居住小区等污水产生单位内部的污水管道(简称三级管网),并将其就近接入敷设在城镇道路下的污水管道系统中(简称二级管网),并转输至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

2、相关技术中,一种截污纳管,包括管道主体,管道主体的两端分别为污水的流入口和流出口,且管道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通过使用过滤网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阻隔过滤。

3、但是由于污水中的杂质通过使用过滤结构过滤后,会粘附在过滤网表面上,很难对管道主体对过滤结构进行清理,会影响后续污水通过截污纳管排放的流量,严重的话可能导致截污纳管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管网改造的截污纳管,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截污纳管内部的过滤网表面难以清洁,影响截污纳管使用性能,严重可能导致截污纳管堵塞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管网改造的截污纳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管网改造的截污纳管,包括放置箱和管道主体,所述放置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与箱体的上侧开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管道主体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侧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所述箱盖裸露在地面上,所述箱体内部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箱和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安装在过滤箱靠近出水管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中部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安装面与进水管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过滤箱靠近进水管的侧面设有与进水管连通的第一通孔。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该截污纳管安装完毕后,污水的流动方向从进水管进入箱体过滤后再从出水管流出;其中箱盖裸露在地面,使用者可以定期将箱盖打开把内部的过滤箱整体取出,然后对过滤箱和第一过滤板进行清洁,在实现对污水中垃圾进行阻隔过滤的同时,也便于对过滤箱内所拦截的垃圾进行按时清理,降低由于阻隔垃圾过多而将截污纳管堵塞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截污纳管的使用性能。

5、可选的,所述过滤箱的中部安装有与第一过滤板平行的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上设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的过滤孔径不小于第一过滤网的过滤孔径。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进入进水管后通过第一通孔然后进入到箱体的内部后,通过第二过滤网的安装设置,使污水依次通过第二过滤网和第一过滤网的双重过滤,较大的垃圾先通过第二过滤网过滤阻隔,然后尺寸较小的垃圾通过使用过滤孔径较小的第一过滤网过滤,以此来提高污水的过滤效果,降低垃圾随着截污纳管流入河道的可能性。

7、可选的,所述过滤箱的内壁上开设有供第二过滤板插入且滑动的限位槽。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过滤板安装过程中,将第二过滤板沿着限位槽的长度方向插入到限位槽内部,以此实现第二过滤板与过滤箱的可拆卸连接,以此对过滤箱进行清洗时,可以将第二过滤板单独取下,便于对第二过滤板进行清洁。

9、可选的,所述第二过滤板的侧面设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包括压簧和弧形凸块,所述第二过滤板靠近限位槽的侧面上开设有供压簧和弧形凸块置入的放置槽,所述压簧挤压弧形凸块使弧形凸块的一部分凸出于放置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上开设有供弧形凸块凸出部分插入的限位凹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过滤板安装在限位槽内部后,通过卡接件的配合设置,压缩状态的压簧挤压弧形凸块使其凸出部分插入到限位凹槽内部,降低第二过滤板在限位槽内部出现松动的可能性,以此提高第二过滤板在限位槽内部的安装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过滤箱上侧开口相对的两边沿上铰接有把手。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过滤箱从箱体内取出。

13、可选的,所述过滤箱的内部设有控制第一通孔启闭的移动板,所述第一通孔的内侧边沿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供移动板插入且滑动的限位滑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过滤箱内的垃圾或其他杂质进行清理时,先将移动板在限位滑槽内滑动将第一通孔闭合,以此降低过滤箱内部的垃圾或其他杂质从第一通孔内部落入到箱体内部的可能性。

15、可选的,所述移动板的侧面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弹簧和定位凸块,所述移动板靠近限位滑槽的侧面上设有供弹簧和定位凸块放置的置入槽,所述弹簧挤压定位凸块使定位凸块的一部分凸出于置入槽,所述限位滑槽的内壁上设有供定位凸块凸出部分插入的定位凹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板将第一通孔闭合时,通过定位件的配合设置,压缩状态的弹簧挤压定位凸块使其插入到限位滑槽内壁上的定位凹槽内部,以此提高第一通孔闭合时移动板在移动槽内部的安装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箱体内部的底侧设有若干卡块,所述过滤箱的底侧开设有供卡块插入的卡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过滤箱放置到箱体内部时,箱体底侧的卡块插入到过滤箱底侧的卡槽内部,以此提高过滤箱在箱体内部的安装稳定性。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过滤箱和过滤组件的配合设置,在该截污纳管安装完毕后,污水的流动方向从进水管进入箱体过滤后再从出水管流出;其中箱盖裸露在地面,使用者可以定期将箱盖打开把内部的过滤箱整体取出,然后对过滤箱和第一过滤板进行清洁,在实现对污水中垃圾进行阻隔过滤的同时,也便于对过滤箱内所拦截的垃圾进行按时清理,降低由于阻隔垃圾过多而将截污纳管堵塞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截污纳管的使用性能。

21、2.通过第二过滤板的安装设置,污水依次通过第二过滤网和第一过滤网的双重过滤,较大的垃圾先通过第二过滤网过滤阻隔,然后尺寸较小的垃圾通过使用过滤孔径较小的第一过滤网过滤,以此来提高污水的过滤效果,降低垃圾随着截污纳管流入河道的可能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管网改造的截污纳管,包括放置箱(1)和管道主体(2),所述放置箱(1)包括箱体(11)和箱盖(12),所述箱盖(12)与箱体(11)的上侧开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管道主体(2)包括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所述箱体(11)相对的两侧分别与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网改造的截污纳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31)的中部安装有与第一过滤板(32)平行的第二过滤板(33),所述第二过滤板(33)上设有第二过滤网(331),所述第二过滤网(331)的过滤孔径不小于第一过滤网(321)的过滤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管网改造的截污纳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31)的内壁上开设有供第二过滤板(33)插入且滑动的限位槽(3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管网改造的截污纳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板(33)的侧面设有卡接件(34),所述卡接件(34)包括压簧(341)和弧形凸块(342),所述第二过滤板(33)靠近限位槽(311)的侧面上开设有供压簧(341)和弧形凸块(342)置入的放置槽(332),所述压簧(341)挤压弧形凸块(342)使弧形凸块(342)的一部分凸出于放置槽(332),所述限位槽(311)的内壁上开设有供弧形凸块(342)凸出部分插入的限位凹槽(3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网改造的截污纳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31)上侧开口相对的两边沿上均铰接有把手(3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网改造的截污纳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31)的内部设有控制第一通孔(314)启闭的移动板(35),所述第一通孔(314)的内侧边沿设有限位块(36),所述限位块(36)上设有供移动板(35)插入且滑动的限位滑槽(36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管网改造的截污纳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35)的侧面设有定位件(37),所述定位件(37)包括弹簧(371)和定位凸块(372),所述移动板(35)靠近限位滑槽(361)的侧面上设有供弹簧(371)和定位凸块(372)放置的置入槽(351),所述弹簧(371)挤压定位凸块(372)使定位凸块(372)的一部分凸出于置入槽(351),所述限位滑槽(361)的内壁上设有供定位凸块(372)凸出部分插入的定位凹槽(36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网改造的截污纳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内部的底侧设有若干卡块(111),所述过滤箱(31)的底侧开设有供卡块(111)插入的卡槽(315)。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管网改造的截污纳管,涉及截污纳管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放置箱和管道主体,所述放置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与箱体的上侧开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管道主体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侧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所述箱盖裸露在地面上,所述箱体内部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箱和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安装在过滤箱靠近出水管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中部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过滤箱靠近进水管的侧面设有与进水管连通的第一通孔;本申请通过过滤箱和过滤组件的配合设置,降低由于阻隔垃圾过多将截污纳管堵塞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截污纳管的使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姚秀磊,曾爱,陈小微,卓力,张茜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天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