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式电缆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04220发布日期:2023-08-04 02:35阅读:90来源:国知局
预制式电缆井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缆井领域,涉及一种预制式电缆井。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社会对电力工程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电缆井则是一种用于敷设及维护电缆的电力工程设施。传统的电缆井主要采用砖砌或现场浇筑的方式,施工速度缓慢,工人劳动强度高,而且施工进度受季节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预制电缆井是采用预制的方式将电缆井预先制作完毕,然后直接装吊到基坑中,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周期,施工效率较高。

2、现有的预制电缆井主要包括主体部和顶板,主体部和顶板上均设置有吊环,所以二者通过先后装吊的方式装在一起。其中,主体部包括五个面,其侧面部分开设有用来穿设电缆的穿孔,其顶部为敞口且用来安装顶板。不过,该预制电缆井存在的问题包括,其一,在实际装吊作业中需要工人在基坑附近用杆类工具如铁锹对处于悬吊状态的主体部进行微调,直到主体部姿势调整到位并落到基坑中,但主体部的侧面为平砂面,杆类工具容易产生滑移,不仅不利于保证装配效率,甚至还会引起辅助装吊作业的工人失去平衡,出现一些意外;其二,主体部在成型之后其穿孔的设计基本上就是固定的,不利于在电缆穿设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调节,特别是对于需要转弯的电缆;其三,在电缆井中产生的一些冷凝水和自然水需要通孔主体部上开设的漏孔排走,而地下土层由非常容易堵塞漏孔,影响排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电缆井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和电缆的转弯连接效果,便于排水的预制式电缆井。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式电缆井,包括主体部和顶板,所述主体部的侧面设置有电缆穿孔,所述主体部的内部设置有爬梯,所述主体部和内部和顶板的顶部均设置有吊环,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一对敞口,所述主体部的侧面设置有装配口,所述装配口中设置有开设有电缆穿孔的孔板,所述孔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两端设置有一对滑块,所述滑块与设置在装配口处的滑槽配合,所述孔板的外侧设置有两个相对分布的u型的挡板,所述挡板、孔板和滑块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主体部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围绕装配口分布的辅槽,所述主体部的底部设置有漏水口,所述漏水口处设置有两个上下间隔分布的漏水件。

3、作为优选,所述漏水件包括端板,所述端板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漏水孔,所述端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漏水口插配的嵌管。

4、作为优选,所述主体部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多个沿其周长方向分布的预制砂浆槽,所述预制砂浆槽用来容纳砂浆。

5、作为优选,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与预制砂浆槽对应的竖钢筋组。

6、作为优选,所述主体部的顶部设置有h形的顶梁,所述顶梁的两端与设置在主体部上的卡口配合。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8、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式电缆井,通过设计辅槽可与主体部被装吊的过程中由人手持的工具相配合,从而提高对主体部微调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孔板在装配口中的位置可微调,有利于提高电缆转弯的顺畅程度,而挡板用来避免土层大面积进入本电缆井中;两个漏水件采用上下间隔的布局能避免土层堵塞漏水孔,有利于提高本电缆井的排水性能。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和电缆的转弯连接效果,便于排水,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式电缆井,包括主体部和顶板,所述主体部的侧面设置有电缆穿孔,所述主体部的内部设置有爬梯,所述主体部和内部和顶板的顶部均设置有吊环,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一对敞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侧面设置有装配口,所述装配口中设置有开设有电缆穿孔的孔板,所述孔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两端设置有一对滑块,所述滑块与设置在装配口处的滑槽配合,所述孔板的外侧设置有两个相对分布的u型的挡板,所述挡板、孔板和滑块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主体部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围绕装配口分布的辅槽,所述主体部的底部设置有漏水口,所述漏水口处设置有两个上下间隔分布的漏水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式电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件包括端板,所述端板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漏水孔,所述端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漏水口插配的嵌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式电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多个沿其周长方向分布的预制砂浆槽,所述预制砂浆槽用来容纳砂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式电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与预制砂浆槽对应的竖钢筋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式电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顶部设置有h形的顶梁,所述顶梁的两端与设置在主体部上的卡口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电缆井领域,提出一种预制式电缆井,包括主体部和顶板,所述主体部的侧面设置有电缆穿孔,所述主体部的内部设置有爬梯,主体部和内部和顶板的顶部均设置有吊环,顶板上设置有一对敞口,主体部的侧面设置有装配口,装配口中设置有开设有电缆穿孔的孔板,孔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两端设置有一对滑块,滑块与设置在装配口处的滑槽配合,孔板的外侧设置有两个挡板,主体部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围绕装配口分布的辅槽,主体部的底部设置有漏水口,漏水口处设置有两个上下间隔分布的漏水件。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和电缆的转弯连接效果,便于排水,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刘冠印,宋义洲,殷鹏,刘文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阳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