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工程的全回收竖向支承钢立柱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10520发布日期:2023-08-04 04:59阅读:17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坑工程的全回收竖向支承钢立柱体系。


背景技术:

1、随着建筑工业化技术的发展,建筑结构构件预制化正在迅速发展和推广。而在深大基坑工程中内部架设水平支撑的工程,跨度较大处一般都需要设置竖向支承系统,用以承受混凝土支撑或者钢支撑杆件的自重等荷载。根据经验,对于荷载较大的支撑体系,基坑的竖向支承系统常采用钢立柱插入立柱桩桩基的形式,而对于只有一道混凝土支撑或多道钢支撑杆件的情况,竖向支承体系立柱可仅采用钢结构立柱。竖向支承立柱钢结构的截面形式和尺寸设计受上部荷载控制,一般按轴心/偏心受压构件进行设计计算。

2、通常竖向支承立柱的桩底需插入基坑底板以下稳定土层以获得足够的竖向承载力和抗隆起能力,但是在基坑底板施工完、内支撑结构拆除完毕后,只能将底板上部的钢立柱切割掉回收,而底板以下的钢立柱无法回收,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较大的浪费,特别是在面积规模较大的、地质条件较差桩长较长的基坑工程中,钢材浪费量更是严重,不满足节能环保的倡导。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工程的全回收竖向支承钢立柱体系,可以实现竖向支承钢立柱的全桩长整段回收重复利用,最大限度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坑工程的全回收竖向支承钢立柱体系,竖向支承钢立柱与水平支撑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在基础的底板和垫层的高度范围内,隔离钢管套在竖向支承钢立柱外,隔离钢管的长度不应小于底板和垫层的厚度之和,在距离底板底面1/2~1/3底板厚度范围内的隔离钢管的外表面焊接环形外止水钢板,加劲环板设置在隔离钢管外,加劲环板连接受隔离钢管影响而断开的底板的主筋,断开的主筋与加劲环板焊接。

3、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竖向支承钢立柱与水平支撑相交处设置可拆卸的托架连接;托架包括钢牛腿和限位框架;钢牛腿设置在竖向支承钢立柱的侧壁上,托起水平支撑;限位框架包络水平支撑,底部固定在钢牛腿上。

4、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环形外止水钢板的宽度≥100mm,环形外止水钢板的厚度≥8mm。

5、与现有的底板以下立柱无法回收,而只能将底板上部的钢立柱切割掉回收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的优势:

6、1、通过隔离钢管可较方便地实现竖向支承钢立柱的全桩长整段回收,挽救了大量埋在底板以下的钢材,节能降耗,整个竖向支承钢立柱均可按租赁价格,大大降低工程成本。

7、2、避免了竖向支承钢立柱分段割除的工序,节约人工和成本,同时解决了分段割除钢构件长短参差不齐、部分废弃、需足强度焊接接长方可再利用的问题,整段回收确保了钢构件的整体性,减小了折旧损耗,无需焊接接长,有利于再循环利用。

8、3、隔离钢管设置止水钢板,并与底板钢筋足强度连接设计和封孔收头止水设计施工,确保了基础底板的受力性能和防水效果。

9、4、隔离钢管内径尺寸包络竖向支承钢立柱,预留一定空隙方便整根回收期间的松动拔除。



技术特征:

1.一种基坑工程的全回收竖向支承钢立柱体系,其特征在于:竖向支承钢立柱(2)与水平支撑(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在基础的底板(8)和垫层(9)的高度范围内,隔离钢管(1)套在所述竖向支承钢立柱(2)外,所述隔离钢管(1)的长度不应小于所述底板(8)和所述垫层(9)的厚度之和,在距离所述底板(8)底面1/2~1/3底板厚度范围内的所述隔离钢管(1)的外表面焊接环形外止水钢板(4),加劲环板(5)设置在所述隔离钢管(1)外,所述加劲环板(5)连接受所述隔离钢管(1)影响而断开的所述底板(8)的主筋,断开的所述主筋与所述加劲环板(5)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工程的全回收竖向支承钢立柱体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向支承钢立柱(2)与所述水平支撑(3)相交处设置可拆卸的托架连接;所述托架包括钢牛腿(7)和限位框架(6);所述钢牛腿(7)设置在所述竖向支承钢立柱(2)的侧壁上,托起所述水平支撑(3);所述限位框架(6)包络所述水平支撑(3),底部固定在所述钢牛腿(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工程的全回收竖向支承钢立柱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外止水钢板(4)的宽度≥100mm,所述环形外止水钢板(4)的厚度≥8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岩土工程领域的一种基坑工程的全回收竖向支承钢立柱体系。技术方案为:竖向支承钢立柱与水平支撑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在基础的底板和垫层的高度范围内,隔离钢管套在竖向支承钢立柱外,隔离钢管的长度不应小于底板和垫层的厚度之和,在距离底板底面1/2~1/3底板厚度范围内的隔离钢管的外表面焊接环形外止水钢板,加劲环板设置在隔离钢管外,加劲环板连接受隔离钢管影响而断开的底板的主筋,断开的主筋与加劲环板焊接。可以实现竖向支承钢立柱的全桩长整段回收重复利用,最大限度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技术研发人员:梁志荣,魏祥,李伟,罗玉珊,李成巍,刘静德,赵军,陈颍,黄开勇,刘侃,阮晓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