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山地风电场道路的横向截水盲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69986发布日期:2023-09-24 07:1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山地风电场道路的横向截水盲沟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山地风电道路建设,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山地风电场道路的横向截水盲沟结构。


背景技术:

1、截水盲沟是指地基内设置的充填碎、砾石等粗粒材料并铺以倒滤层的排水、截水暗沟。目前截水盲沟已广泛应用于市政道路路基边坡,主要作用为减少路面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将坡面水引出道路外的天然水系中。

2、截水盲沟仍未应用于山地风电场砂土道路。山地风电场道路路面含砂率高,雨天路面受雨水的冲刷,砂土很容易流失,形成沟壑,路面很容易损毁,尤其在陡坡位置,同时水流冲击水沟沟邦两侧,掏空沟底,引起水沟断裂,连锁反应,路面积水严重,导致交通瘫痪。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能够运用于山地风电场道路的横向截水盲沟结构,该结构能够解决在山地风电场道路的坡道上上水流冲击过大,容易损毁道路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适用于山地风电场道路的横向截水盲沟结构,包括沿坡道侧边往下直流的截水沟以及沿坡道倾斜往下横向导流至所述截水沟的盲沟;所述的盲沟沿坡面往下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的盲沟包括混凝土结构的沟邦以及沟底,并且内部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透水层、滤水层以及导流层;所述透水层采用15~20cm直径的面石;所述滤水层采用滤网,型号为40目尼龙滤网布;所述导流层采用20~30cm直径的石块,使中间留有足够缝隙供水流穿过。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各所述盲沟沿坡道向下的间隔50~80cm。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沟邦以及所述沟底使用的混凝土标号为c30。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盲沟连接截水沟的一端为阶梯式砖砌结构,且端部堆砌大石块。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盲沟下沿的沟邦的高度高于上沿边的沟邦高度。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盲沟的沟底混凝土厚度大于15cm。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对盲沟采用横向倾斜导流至截水沟的结构,将水流导向截水沟,防止雨水留沿坡道往下冲刷速度过快损毁路面。

11、2.盲沟内部采用的三层结构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对水流进行过滤防止因砂石填满导流层的石块缝隙,防止因堵塞而失效。

12、3.盲沟的下沿沟邦高于上沿的沟邦可以有效对水流进行拦截,从而更好得导流至截水沟。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山地风电场道路的横向截水盲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坡道侧边往下直流的截水沟(2)以及沿坡道倾斜往下横向导流至所述截水沟(2)的盲沟(1);所述盲沟(1)沿坡面往下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盲沟(1)包括混凝土结构的沟邦(11)以及沟底(12),并且内部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透水层(13)、滤水层(14)以及导流层(15);所述透水层(13)采用15~20cm直径的面石;所述滤水层(14)采用滤网,型号为40目尼龙滤网布;所述导流层(15)采用20~30cm直径的石块,使中间留有足够缝隙供水流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地风电场道路的横向截水盲沟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盲沟(1)沿坡道向下的间隔为50~8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地风电场道路的横向截水盲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邦(11)以及所述沟底(12)使用的混凝土标号为c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地风电场道路的横向截水盲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沟(1)连接截水沟(2)的一端为阶梯式砖砌结构,并堆砌大石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地风电场道路的横向截水盲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沟(1)下沿的沟邦(11)高度高于上沿的沟邦(11)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地风电场道路的横向截水盲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沟(1)的沟底(12)混凝土厚度大于15c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山地风电场道路的横向截水盲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坡道侧边往下直流的截水沟以及沿坡道倾斜往下横向导流至所述截水沟的盲沟;所述的盲沟沿坡面往下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的盲沟包括混凝土结构的沟邦以及沟底,并且内部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透水层、滤水层以及导流层,该结构能够解决在山地风电场道路的坡道上上水流冲击过大,容易损毁道路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施嘉,何宁,陈明,廖梦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福建)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