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雨水沉淀用管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35231发布日期:2023-07-20 15:24阅读:23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市政雨水管网,尤其是一种经济性好、更换方便、耐久性好的适用于多向变位的的止水装置。


背景技术:

1、雨水管网用于收集排放雨水,用来应对城市因下雨造成的内涝,属于海绵城市道路的一部分,而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2、传统的雨水管网在使用时,雨水汇聚的沉淀池排污能力差,而雨水管网中的沉淀池堵塞,容易造成市政雨水管网堵塞,而遇到暴雨天气,容易造成城市内涝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就是现有雨水管网排污能力差,易堵塞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沉淀杂物,且便于排出,减少雨水管网堵塞的市政道路雨水沉淀用管网。

2、本实用新型的市政道路雨水沉淀用管网,其特征在于该沉淀用管网包括用于雨水汇聚沉淀的沉淀池,沉淀池设置在雨水管网地基挖掘的基坑内,沉淀池侧表面上安装有注水管和泄流管,且泄流管不高于注水管;沉淀池的内部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集污管,集污管上端安装有排污电机,集污管内部设置有螺杆,螺杆与排污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集污管外壁下部设置有排污孔,上部倾斜连接有排污管。

3、所述的雨水管网地基上设置有用于雨水渗透的透水路基和透水砖,透水砖位于透水路基上方,注水管设置在透水路基下方,注水管外壁上部开设有进水孔;透水砖两侧还设置有路缘石。

4、所述的沉淀池其内表面焊接有阻流环,该阻流环为圆环状,数个阻流环从上至下等间距水平固定在沉淀池内壁上。

5、所述的螺杆上还等间距设置有数个螺旋桨,便于将沉淀池底部的污泥升起。

6、所述的沉淀池,其底部为锥形结构,便于将杂物汇聚于集污管,进而通过集污管排出。

7、本实用新型的市政道路雨水沉淀用管网,设计科学,使用方便,结构简单,雨水通过注水管进入后由泄流管排出,杂物在沉淀池内聚集后通过集污管排出,通过沉淀池内的阻流环降低水流速度,提高杂物沉淀率,通过沉淀池的锥形底部汇聚杂物后,再通过排污电机快速将杂物抽起后排出沉淀池,简单易用,能够有效减少雨水管网堵塞的概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沉淀用管网,其特征在于该沉淀用管网包括用于雨水汇聚沉淀的沉淀池,沉淀池设置在雨水管网地基挖掘的基坑内,沉淀池侧表面上安装有注水管和泄流管,且泄流管不高于注水管;沉淀池的内部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集污管,集污管上端安装有排污电机,集污管内部设置有螺杆,螺杆与排污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集污管外壁下部设置有排污孔,上部倾斜连接有排污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雨水沉淀用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水管网地基上设置有用于雨水渗透的透水路基和透水砖,透水砖位于透水路基上方,注水管设置在透水路基下方,注水管外壁上部开设有进水孔;透水砖两侧还设置有路缘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雨水沉淀用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其内表面焊接有阻流环,该阻流环为圆环状,数个阻流环从上至下等间距水平固定在沉淀池内壁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雨水沉淀用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上还等间距设置有数个螺旋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雨水沉淀用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其底部为锥形结构。


技术总结
市政道路雨水沉淀用管网,涉及市政雨水管网。本技术的沉淀池设置在雨水管网地基挖掘的基坑内,沉淀池侧表面上安装有注水管和泄流管,且泄流管不高于注水管;沉淀池的内部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集污管,集污管上端安装有排污电机,集污管内部设置有螺杆,螺杆与排污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集污管外壁下部设置有排污孔,上部倾斜连接有排污管。本技术雨水通过注水管进入后由泄流管排出,杂物在沉淀池内聚集后通过集污管排出,通过沉淀池内的阻流环降低水流速度,提高杂物沉淀率,通过沉淀池的锥形底部汇聚杂物后,再通过排污电机快速将杂物抽起后排出沉淀池,简单易用,能够有效减少雨水管网堵塞的概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财,沈良帅,潘东,王奇,张进,刘荣贵,董善真,段鸿锋,李鸿浩,余鹏,胡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