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法桩测斜管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88254发布日期:2023-10-11 11:09阅读:69来源:国知局
工法桩测斜管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工程监测,尤其涉及一种工法桩测斜管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现今市域铁路的发展,基坑规模和深度不断加大,相应的支护结构不断出现,smw工法桩作为一种特殊的柔性支护结构,近些年凭借自身施工简便,成桩工期短,可回收利用等特点逐渐在基坑支护领域被广泛应用。smw工法桩地下连续墙具有很高的抗弯强度及止水效果,其机理是通过钻掘搅拌机进行土体水泥搅拌桩加固,在水泥土搅拌均匀后,整体未硬化之前,通过机械将工字钢插打入水泥土内,待施工任务完成后,将工字钢拔出回收。

2、由于工程土层特性较为复杂,搅拌桩成桩效果不佳,开挖施工不规范,坑外附加应力不稳定等条件的影响,致使工法桩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产生变形,严重时失稳引发工程事故,因此,基坑在开挖过程中有必要对工法桩桩体进行深层水平位移监测,以便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对工法桩变形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传统方法是在工法桩附近钻孔埋设测斜管,然后回填测斜管与钻孔间的缝隙,但该方法存在钻孔回填不密实产生测量误差,测斜管与工法桩变形不同步以及埋设成本高等缺点,致使测斜数据并不能真实准确的反映出工法桩支护体的位移,该方法不仅操作繁琐、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3、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工法桩测斜管安装装置,解决以上提到的在桩附近钻孔埋设测斜管,不仅测量不准确,成本高,而且费时费力,监测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在桩附近钻孔埋设测斜管,不仅测量不准确,成本高,而且费时费力,监测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工法桩测斜管安装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工法桩测斜管安装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工法桩测斜管安装装置,包括工字钢,工字钢沿工字钢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二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测斜管一端限位在第一限位部内,测斜管另一端限位在第二限位部内,以将测斜管固定在工字钢上。

4、进一步,第一限位部包括管尖和管身,管尖与管身连接,管尖设置在远离第二支撑件的一端,测斜管一端穿过管身与管尖抵接。

5、进一步,管身内沿管身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测斜管沿测斜管长度方向设置有凸起,凸起与第一凹槽配合,以限制测斜管沿测斜管轴线方向的转动。

6、进一步,管尖为锥形结构。

7、进一步,第二限位部包括固定座和套筒,套筒设置在固定座上,测斜管远离第一支撑件的一端穿过套筒与固定座抵接。

8、进一步,套筒内沿套筒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凹槽,测斜管上的凸起与第二凹槽配合,以限制测斜管沿测斜管轴线方向的转动。

9、进一步,还包括抱箍组件,抱箍组件设置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抱箍组件用于固定测斜管的管身部分。

10、进一步,抱箍组件包括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可拆卸设置,第一抱箍设置在工字钢上,测斜管设置在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之间。

11、进一步,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上均设置有第三凹槽,测斜管上的凸起与第三凹槽配合,以限制测斜管沿测斜管轴向方向的转动。

12、进一步,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用于连接相邻测斜管。

13、本实用新型的工法桩测斜管安装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4、通过在工字钢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二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测斜管一端限位在第一限位部内,测斜管另一端限位在第二限位部内,以将测斜管固定在工字钢上,避免测斜管在下放过程中发生变形和位移,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保证后续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而且将测斜管直接设置在工字钢上,利用振动锤将工字钢与测斜管整体插入搅拌桩底部土体内,提高了工程施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工法桩测斜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字钢,工字钢沿工字钢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二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测斜管一端限位在第一限位部内,测斜管另一端限位在第二限位部内,以将测斜管固定在工字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法桩测斜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部包括管尖和管身,管尖与管身连接,管尖设置在远离第二支撑件的一端,测斜管一端穿过管身与管尖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法桩测斜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管身内沿管身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测斜管沿测斜管长度方向设置有凸起,凸起与第一凹槽配合,以限制测斜管沿测斜管轴线方向的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法桩测斜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管尖为锥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法桩测斜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限位部包括固定座和套筒,套筒设置在固定座上,测斜管远离第一支撑件的一端穿过套筒与固定座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法桩测斜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内沿套筒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凹槽,测斜管上的凸起与第二凹槽配合,以限制测斜管沿测斜管轴线方向的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法桩测斜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抱箍组件,抱箍组件设置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抱箍组件用于固定测斜管的管身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法桩测斜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抱箍组件包括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可拆卸设置,第一抱箍设置在工字钢上,测斜管设置在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法桩测斜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上均设置有第三凹槽,测斜管上的凸起与第三凹槽配合,以限制测斜管沿测斜管轴向方向的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法桩测斜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用于连接相邻测斜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工法桩测斜管安装装置,该工法桩测斜管安装装置包括工字钢,工字钢沿工字钢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二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测斜管一端限位在第一限位部内,测斜管另一端限位在第二限位部内,以将测斜管固定在工字钢上。本技术提供的工法桩测斜管安装装置,通过在工字钢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以将测斜管固定在工字钢上,避免测斜管在下放过程中发生变形和位移,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而且将测斜管直接设置在工字钢上,利用振动锤将工字钢与测斜管整体插入搅拌桩底部土体内,提高了工程施工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卢乃增,张政,梁显伟,郭任飞,陈靖楷,李志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