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域回填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7752发布日期:2023-10-14 17:1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域回填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路域回填,具体涉及一种路域回填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1、为满足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城市道路需增设管线。因此,既有城市道路存在大量管道开挖回填的工作。在铺设管线时,需要在道路上开挖出管线沟槽,然后将管线铺设在管线沟槽内,铺设完成后在开挖过程中挖出的泥土回填到管线沟槽内。

2、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14832764u,公开日为2021年11月23日的中国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回填道路施工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推动把手,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回填座,两个所述回填座之间滑移设置有回填板,其中一个所述回填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回填板沿回填座的长度方向滑动的驱动机构。

3、为了解决该施工装置道路回填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驱动机构带动回填板沿回填座的长度方向移动,回填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即能够将开挖过程中堆积在管线沟槽一侧的泥土推动至管线沟槽内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该种方式较为简单,能够对线沟槽一侧的土壤进行回填,功能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域回填施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路域回填施工装置,包括道路回填装置本体,所述道路回填装置本体包括有回填箱,所述回填箱的前端上设置有回填组件,所述回填箱的后端上设置有压平组件,所述回填箱的底端四周上设置有移动轮。

4、所述回填箱的两端处设置有回填单元和压平单元,所述回填单元设置在回填箱的前端外表面上,所述压平单元设置在回填箱的后端外表面上。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回填单元包括有设置在回填箱前端两侧上的固定安装块,所述固定安装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柱,所述电动伸缩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回填箱的前端外表面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双向电机,通过双向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传动杆达到匀速传动的作用。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双向电机的两侧输出端上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传动连接在连接块的里侧上,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上传动套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回填板,所述回填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抓齿,所述回填板的两侧内壁顶端上设置有双向伸缩杆,通过传动杆带动两侧移动板相对运动或反方向移动,回填板跟随移动的同时,利用抓齿将线沟槽两侧土壤回拨到线沟槽的内部。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平单元包括有设置在回填箱后端顶部的液压缸,所述回填箱的后端内部顶端两侧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底端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盘,所述液压缸的底部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端上固定连接有承载运动板,通过液压缸的启动促使液压杆向下运动,液压杆带动承载运动板滑行在限位柱的外表面上向下运动。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承载运动板的两端均滑动套接在限位柱的外表面上,所述承载运动板的两端顶部位于限位柱的外表面上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承载运动板的底端两侧上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缓冲盒,所述缓冲盒的底端上设置有压平块,通过挤压杆挤压压平块,直至压平块贴合在地面上,对稀松的土壤进行压平处理。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缓冲盒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上下端两侧上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外壳的内部顶端上固定连接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缓冲柱的两端均滑动套接在滑动杆的外表面上,下移的冲击力配合缓冲柱和缓冲弹簧的配合进行缓冲的作用,配合连接板滑行在滑动杆的外表面上,达到限位的作用。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位于缓冲柱的外表面上活动套接有缓冲弹簧,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贯穿外壳的底端延伸在压平块的顶部外表面上。

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路域回填施工装置,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柱、双向电机,利用电动伸缩柱带动该组件达到上下移动的作用,利用双向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两侧传动杆达到相对运动,在传动杆相对传动时带动移动板促使回填板带动抓齿将两侧的土壤推至线沟槽的内部进行回填,以此依次向前移动进行回填处理,从线沟槽的两侧进行回填,提高回填的工作效率。

13、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路域回填施工装置,通过设置液压缸促使液压杆向下运动,在液压杆下移时,配合承载运动板的两端滑行在限位柱的外表面上,对下压进行位置上的限定,防止偏移,承载运动板下移推动挤压杆,利用挤压杆推动压平块冲击在地面上,从而达到对稀松的土壤进行压平处理的效果。

14、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路域回填施工装置,通过设置推动杆在压平时产生的冲击力配合其向上移动,挤压连接板滑行在滑动杆的外表面上,同时向上挤压缓冲柱和缓冲弹簧,利用缓冲柱和缓冲弹簧的弹性推动力进行缓冲处理,防止冲击力造成零件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路域回填施工装置,包括道路回填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回填装置本体(1)包括有回填箱(2),所述回填箱(2)的前端上设置有回填组件(3),所述回填箱(2)的后端上设置有压平组件(4),所述回填箱(2)的底端四周上设置有移动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域回填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单元包括有设置在回填箱(2)前端两侧上的固定安装块(31),所述固定安装块(3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柱(32),所述电动伸缩柱(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3),所述回填箱(2)的前端外表面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双向电机(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域回填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电机(34)的两侧输出端上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杆(35),所述传动杆(35)的另一端传动连接在连接块(33)的里侧上,所述传动杆(35)的外表面上传动套接有移动板(36),所述移动板(36)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回填板(37),所述回填板(3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抓齿(38),所述回填板(37)的两侧内壁顶端上设置有双向伸缩杆(3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域回填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平单元包括有设置在回填箱(2)后端顶部的液压缸(41),所述回填箱(2)的后端内部顶端两侧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柱(42),所述限位柱(42)的底端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盘(43),所述液压缸(41)的底部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液压杆(44),所述液压杆(44)的底端上固定连接有承载运动板(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路域回填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运动板(45)的两端均滑动套接在限位柱(42)的外表面上,所述承载运动板(45)的两端顶部位于限位柱(42)的外表面上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46),所述承载运动板(45)的底端两侧上固定连接有挤压杆(47),所述挤压杆(47)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缓冲盒(48),所述缓冲盒(48)的底端上设置有压平块(4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路域回填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盒(48)包括有外壳(481),所述外壳(481)的内部上下端两侧上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杆(482),所述外壳(481)的内部顶端上固定连接有缓冲柱(483),所述缓冲柱(483)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84),所述缓冲柱(483)的两端均滑动套接在滑动杆(482)的外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路域回填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84)的顶部位于缓冲柱(483)的外表面上活动套接有缓冲弹簧(485),所述连接板(48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杆(486),所述推动杆(486)的另一端贯穿外壳(481)的底端延伸在压平块(49)的顶部外表面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路域回填施工装置,涉及路域回填技术领域,包括道路回填装置本体,所述道路回填装置本体包括有回填箱,所述回填箱的前端上设置有回填组件,所述回填箱的后端上设置有压平组件,所述回填箱的底端四周上设置有移动轮,所述回填箱的两端处设置有回填单元和压平单元。本技术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柱、双向电机,利用电动伸缩柱带动该组件达到上下移动的作用,利用双向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两侧传动杆达到相对运动,在传动杆相对传动时带动移动板促使回填板带动抓齿将两侧的土壤推至线沟槽的内部进行回填,以此依次向前移动进行回填处理,从线沟槽的两侧进行回填,提高回填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臣,张福龙,张培标,李博,刘晶,王兆新,孙峻峰,杜永兴,郭亮,赵天宇,佗鹏斯,池兴涛,王凤政,刘利,刘岩岩,王亚,张赫,李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省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