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50770发布日期:2023-11-23 02:27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施工模具。


背景技术:

1、在建筑工程地下车库超长筏板后浇带施工中,后浇带两侧通常采用在止水钢板上下焊接钢筋骨架,绑扎固定钢丝网或快易收口网的方法拦截混凝土,在筏板底部钢筋下方,传统做法为固定一排方木,或将钢丝网卷至基础底面,来防止后浇带一侧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浆料流至后浇带内。

2、常规做法往往会造成后浇带内侧封堵不严密,漏浆较多,后期人工清理、剔凿及方木拆除难度大,施工效率低,用工量多且效果不佳,残留的方木及浮浆给后浇带混凝土留下质量隐患,造成后期筏板及地下车库渗漏水。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模具。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施工模具,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限位件和多个连接件;

3、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侧相对设置,且相互间隔;

4、每一个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每一个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以通过所述连接件对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形成限位;

5、沿第一方向,多个所述连接件相间隔设置,每一个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均通过所述限位件连接;

6、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与所述限位件具有间距。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背离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背离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侧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的间距为l,其中,l的取值范围是60mm≤l≤100mm。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

10、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边缘的一侧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边缘的一侧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一支撑件;

11、所述第一支撑板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板。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

13、所述第三支撑板的边缘的一侧和所述第四支撑板的边缘的一侧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二支撑件;

14、所述第三支撑板垂直于所述第四支撑板。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平行,且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位于同一平面;

16、沿第二方向,第一支撑板的长度与所述第三支撑板的长度相等;

17、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18、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的一端到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距离与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到所述第三支撑板的距离相等。

1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

20、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另一端连接;

21、所述第一连接段的轴线与所述第三连接段的轴线平行。

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

23、所述第三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板连接。

24、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段连接;

25、所述限位件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三连接段。

2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连接件将相间隔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连接,以提升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通过将多个连接件相间隔设置,以减少连接件的数量,以降低模具的制作成本,通过限位件将连接件的两端固定,以提升连接件和施工模具的稳固性,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施工模具应用于后浇带的两侧,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快速的在后浇带的两侧形成混凝土带,不仅能够对使得在后浇带的两侧的混凝土进行阻挡,而且能够有效防止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或混凝土砂浆外溢,从而能够提升施工效率、施工质量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限位件和多个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背离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背离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的间距为l,其中,l的取值范围是60mm≤l≤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平行,且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位于同一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一端到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距离与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到所述第三支撑板的距离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段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施工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施工模具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限位件和多个连接件;第一支撑件的一侧与第二支撑件的一侧相对设置,且相互间隔;每一个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支撑件连接,每一个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件连接,以通过连接件对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形成限位;沿第一方向,多个连接件相间隔设置,每一个连接件的两端均通过限位件连接;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别与限位件具有间距。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施工模具应用于后浇带的两侧,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快速的在后浇带的两侧形成混凝土带,能够有效防止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或混凝土砂浆外溢,从而能够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朱靖宇,卫亚明,石玉龙,卫剑鹏,赵志刚,牛林倩,陈俊杰,张乐,李刚,李怡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