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垫片及可变径注浆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65402发布日期:2023-09-24 05:06阅读:21来源:国知局
密封垫片及可变径注浆锚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锚杆,特别是涉及一种密封垫片及可变径注浆锚杆。


背景技术:

1、在高层建筑、轨道交通、桥隧工程、城市地下交通枢纽、港口码头、水库高坝、边坡工程、矿山建设、国防工程等土木工程技术领域,为了保证工程项目自身的岩土结构稳定性,通常需要针对相应的工程进行锚固,从而提高对应工程项目的岩土结构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应用一具有设定埋深的锚杆对工程的受力点进行地下牵拉,从而对抗由于浮力作用而导致的工程项目浮起而导致的问题。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可变径注浆锚杆在应用过程中,基坑内的泥浆容易回流至芯轴与注浆囊袋组件之间的间隙,长时间会造成芯轴被腐蚀而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垫片及可变径注浆锚杆,在该可变径注浆锚杆上应用该密封垫片,能够减少泥浆回流至芯轴与注浆囊袋组件之间的间隙,减少芯轴的腐蚀,提高使用安全性,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2、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垫片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垫片,包括密封垫片本体,

4、所述密封垫片本体中心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待密封的芯轴穿设,使得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与所述待密封的芯轴之间形成紧配合;

5、所述密封垫片靠近中心处的轴向厚度大于所述密封垫片靠近边缘处的轴向厚度。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垫片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7、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垫片由受压可变形的材质制成。

8、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变径注浆锚杆的技术方案如下: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变径注浆锚杆包括芯轴(1)、上承载环(4)、上压板(2)、下承载环(20)、上锁紧组件、下锁紧组件、注浆囊袋(12)、限位螺母(21)、注浆管(11),以及,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垫片(5),

10、所述上锁紧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承载环(4)的底部,所述下锁紧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承载环(20)的顶部,所述注浆囊袋(12)的上部通过所述上锁紧组件锁紧,所述注浆囊袋(12)的下部通过所述下锁紧组件锁紧;

11、所述上压板(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上承载环(4)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密封垫片(5)上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密封垫片(5)设置于所述上压板(2)、上承载环(4)之间,所述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对中;

12、所述下承载环(20)上开设有第五通孔;

13、所述芯轴(1)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并且,所述芯轴(1)在所述第五通孔的底部留有余部;

14、所述限位螺母(21)锁紧在所述余部上;

15、所述上压板(2)上还设有第六通孔、上承载环(4)上还设有第七通孔,所述第六通孔、第七通孔对中,所述注浆管(11)穿设于所述第六通孔、第七通孔,使得所述注浆管(11)的出浆孔处于所述注浆囊袋(12)的内部。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变径注浆锚杆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17、作为优选,所述可变径注浆锚杆还包括下压板(16)和下固定组件,

18、所述下压板(16)上设有第八通孔,所述余部还穿设于所述下压板;

19、所述下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下压板(16)固定至所述下承载环(20)的底部。

20、作为优选,所述下固定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固定螺母(13),以及,与所述第一固定螺母(13)一一对应的第一固定螺杆(22),多个所述第一固定螺杆(22)在所述下压板(16)上均布,

21、所述第一固定螺杆(22)穿设于所述下压板(16),使得所述第一固定螺杆(22)的一端抵顶于所述下承载环(20)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螺杆(22)的另一端从所述下压板(16)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固定螺母(13)于所述下压板(16)的伸出端锁紧所述第一固定螺杆(22)。

22、作为优选,所述可变径注浆锚杆还包括上固定组件,

23、所述上固定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固定螺母(3),以及,与所述第二固定螺母(3)一一对应的第二固定螺杆(25),多个所述第二固定螺母(3)在所述上压板(2)上均布,

24、所述第二固定螺杆(25)穿设于所述上压板(2),使得所述第二固定螺杆(25)的一端抵顶于所述上承载环(4)的上部,所述第二固定螺杆(25)的另一端从所述上压板(2)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固定螺母(3)于所述上压板(2)的伸出端锁紧所述第二固定螺杆(25)。

25、作为优选,所述可变径注浆锚杆还包括第一单向阀(14),

26、所述第一单向阀(14)设置于所述注浆管(11)的底部,使得经由所述注浆管(11)流出的泥浆只能从所述出浆孔流出而无法回流。

27、作为优选,所述可变径注浆锚杆还包括排气管(6),

28、所述上压板(2)上还设有第九通孔,所述上承载环(4)上还设有第十通孔,所述第九通孔、第十通孔对中;

29、所述排气管(6)穿设于所述第九通孔、第十通孔,并且,所述排气管(6)于所述上压板(2)的上部设有伸出端。

30、作为优选,所述可变径注浆锚杆还包括第二单向阀(7),

31、所述第二单向阀(7)设置于所述伸出端,使得经由所述排气管(6)排出的气体只能从所述出浆孔流出而无法回流。

32、作为优选,所述可变径注浆锚杆还包括导向帽(23),

33、所述导向帽(23)的底部呈锥形,所述导向帽(23)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承载环(20)的底部;

34、所述导向帽(23)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孔(24)。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垫片的密封垫片本体中心处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用于待密封的芯轴穿设,使得第一通孔的边缘与待密封的芯轴之间形成紧配合;密封垫片靠近中心处的轴向厚度大于密封垫片靠近边缘处的轴向厚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该密封垫片在靠近中心处的周向厚度大于其在靠近边缘处的周向厚度,因此,能够利用密封垫片中心处与待密封的芯轴之间形成紧配合,同时利用密封垫片边缘实现其与待密封的芯轴之间位置的相对固定,因此,能够保证密封垫片与待密封芯轴之间的密封性能。

3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变径注浆锚杆在芯轴1、上承载环5、上压板2之间设置该密封垫片5,因此,能够减少或者避免在应用过程中,基坑内的泥浆回流至密封垫片5与芯轴1之间的连接处,因此,能够减少芯轴1的腐蚀,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变径注浆锚杆的应用安全性,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变径注浆锚杆的抗拉拔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密封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垫片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片由受压可变形的材质制成。

3.一种可变径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1)、上承载环(4)、上压板(2)、下承载环(20)、上锁紧组件、下锁紧组件、注浆囊袋(12)、限位螺母(21)、注浆管(11),以及,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垫片(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径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压板(16)和下固定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径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固定螺母(13),以及,与所述第一固定螺母(13)一一对应的第一固定螺杆(22),多个所述第一固定螺杆(22)在所述下压板(16)上均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径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固定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径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单向阀(14),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径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管(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变径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单向阀(7),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径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帽(2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密封垫片及可变径注浆锚杆,属于建筑锚杆技术领域。该密封垫片包括密封垫片本体,密封垫片本体中心处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用于待密封的芯轴穿设,使得第一通孔的边缘与待密封的芯轴之间形成紧配合;密封垫片靠近中心处的轴向厚度大于密封垫片靠近边缘处的轴向厚度。该可变径注浆锚杆包括芯轴、上承载环、上压板、下承载环、上锁紧组件、下锁紧组件、注浆囊袋、限位螺母、注浆管,以及,该密封垫片。在该可变径注浆锚杆上应用该密封垫片,能够减少基坑内的泥浆回流至芯轴与注浆囊袋组件之间的间隙,减少芯轴的腐蚀,提高使用安全性,从而提高本技术提供的可变径注浆锚杆的抗拉拔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段恒花,邵清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沂市福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