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47460发布日期:2023-12-14 00:1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地下综合管廊,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下综合管廊。


背景技术:

1、地下综合管廊是建设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地下综合管廊可有效杜绝“拉链马路”现象,让技术人员无需反复开挖路面,在管廊中就可对各类管线进行抢修、维护、扩容改造等;同时大大缩减管线抢修时间。

2、现有的地下综合管廊大多采用现浇或预制成整体连接,大小不可调节,当遇到管廊需要增加或减少管线数量时,固定的隔墙结构不能进行调整,限制了综合管廊的灵活性、实用性,并且管廊内通过钢筋混凝土一体浇筑形成支撑柱及横梁,底板承受较大的压力,容易造成底板发生形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包括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上下两端内部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所夹内部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于框架结构内部,所述框架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底板关于第一支撑板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支撑板呈弧形;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关于底板对称分布,所述底板上端设置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两侧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承接板中部开设有两个矩形通孔,所述承接板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关于承接板对称分布。

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端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电机右侧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左右两侧活动套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左侧开设有两个圆形通孔。

5、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呈矩形状,所述限位板关于螺杆对称分布,所述螺杆外侧活动套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左侧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滑动板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滑动板关于第二支撑板对称分布,所述第二支撑板左右两侧开设有圆形凹槽。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竖板,所述竖板呈矩形状,所述竖板右侧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竖板右侧圆形通孔内部固定套接有固定螺栓。

7、进一步的,所述竖板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键,所述第一连接键右侧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第一连接键弧形凹槽内部固定卡接有第二连接键,所述第二连接键右侧固定连接有横板。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支撑结构,电机带动螺杆在限位板内部旋转,滑动板套接于螺杆外侧,螺杆转动带动第二支撑板整体作用移动,在需要更改舱室大小时,可以将第二支撑板移动至设定位置处进行安装,能够实现舱室大小的更改。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框架结构和支撑结构,框架结构两侧第一支撑板呈弧形将压力向两侧进行分担,使得环形管片的受力更加均匀,并且支撑结构内部滑动板和第二支撑板在底板发生形变时,能够将底板进行支撑,减少环形管片的底部的形变,从而提高地下综合管廊整体的结构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包括框架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1)上下两端内部设置有支撑结构(2),所述支撑结构(2)所夹内部设置有固定结构(3),所述固定结构(3)设置于框架结构(1)内部,所述框架结构(1)包括底板(101),所述底板(101)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02),所述底板(101)关于第一支撑板(102)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支撑板(102)呈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02)关于底板(101)对称分布,所述底板(101)上端设置有承接板(103),所述承接板(103)两侧与第一支撑板(102)固定连接,所述承接板(103)中部开设有两个矩形通孔,所述承接板(103)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4),所述固定板(104)关于承接板(103)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电机(201),所述电机(201)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02),所述固定架(202)上端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电机(201)右侧固定连接有螺杆(203),所述螺杆(203)左右两侧活动套接有限位板(204),所述限位板(204)左侧开设有两个圆形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04)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5),所述连接板(205)呈矩形状,所述限位板(204)关于螺杆(203)对称分布,所述螺杆(203)外侧活动套有滑动板(206),所述滑动板(206)左侧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滑动板(206)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207),所述滑动板(206)关于第二支撑板(207)对称分布,所述第二支撑板(207)左右两侧开设有圆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3)包括竖板(301),所述竖板(301)呈矩形状,所述竖板(301)右侧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竖板(301)右侧圆形通孔内部固定套接有固定螺栓(3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301)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键(303),所述第一连接键(303)右侧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第一连接键(303)弧形凹槽内部固定卡接有第二连接键(304),所述第二连接键(304)右侧固定连接有横板(30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地下综合管廊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包括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上下两端内部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所夹内部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于框架结构内部,所述框架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底板关于第一支撑板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支撑板呈弧形,本技术通过设有支撑结构,电机带动螺杆在限位板内部旋转,滑动板套接于螺杆外侧,螺杆转动带动第二支撑板整体作用移动,在需要更改舱室大小时,可以将第二支撑板移动至设定位置处进行安装,能够实现舱室大小的更改,框架结构两侧第一支撑板呈弧形将压力向两侧进行分担,使得环形管片的受力更加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金心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心铭
技术研发日:202305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