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井下沉出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5951发布日期:2023-10-14 16:10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井下沉出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沉井下沉出土装置。


背景技术:

1、沉井是水中施工常用的一种施工工艺,是先在地表制作一个井筒状的结构物(沉井),然后在井壁的围护下通过从井内不断挖土,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逐渐下沉以达到预定设计标高后,再进行封底,构筑内部结构。

2、在沉井下沉施工过程中,需要将井内的土取出,目前一般通过抓斗取土,然而采用抓斗取土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控制抓斗的位置,使得抓斗取土时容易与沉井内壁发生碰撞,从而影响沉井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沉井下沉出土装置,解决了目前沉井下沉出土时,抓斗容易与沉井内壁发生碰撞,从而影响沉井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沉井下沉出土装置,该沉井下沉出土装置包括防护筒、缓冲机构、支撑件和吊环;所述防护筒的顶部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吊环;所述防护筒的侧壁上固定有多个所述缓冲机构,多个所述缓冲机构沿所述防护筒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缓冲机构的背离所述防护筒的一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与沉井的顶部连接。

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多个缓冲组件;多个所述缓冲组件沿所述防护筒的轴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防护筒的外壁。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伸缩杆和压缩弹簧;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防护筒外壁,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伸缩杆上,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防护筒的外壁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沉井下沉出土装置还包括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且位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沉井的接触处。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机构为橡胶垫。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四个。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沉井下沉出土装置,该沉井下沉出土装置包括防护筒、缓冲机构、支撑件和吊环。防护筒的顶部设置至少一个吊环。防护筒的侧壁上固定有多个缓冲机构,多个缓冲机构沿防护筒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缓冲机构的背离防护筒的一端分别连接一个支撑件,支撑件用于与沉井的顶部连接。具体地,在沉井下沉出土时,先将吊环与起吊装置连接,之后通过起吊装置将该沉井下沉出土装置吊运至沉井的上方,然后调节该沉井下沉出土装置的位置,以将支撑件卡设在沉井的顶部,从而将该沉井下沉出土装置架设在沉井的顶部,以使防护筒能够对沉井进行保护,进而避免抓斗碰撞沉井的内壁,延长沉井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沉井下沉出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筒(1)、缓冲机构(2)、支撑件(3)和吊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下沉出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2)包括多个缓冲组件(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井下沉出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1)包括伸缩杆(211)和压缩弹簧(2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下沉出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机构(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井下沉出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6)为橡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下沉出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的数量为四个。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沉井下沉出土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沉井下沉出土时,抓斗容易与沉井内壁发生碰撞,从而影响沉井的使用寿命的问题。防护筒的侧壁上固定有多个缓冲机构,多个缓冲机构沿防护筒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缓冲机构的背离防护筒的一端分别连接一个支撑件,支撑件用于与沉井的顶部连接。具体地,在沉井下沉出土时,先将吊环与起吊装置连接,之后通过起吊装置将该沉井下沉出土装置吊运至沉井的上方,然后调节该沉井下沉出土装置的位置,以将支撑件卡设在沉井的顶部,从而将该沉井下沉出土装置架设在沉井的顶部,以使防护筒能够对沉井进行保护,进而避免抓斗碰撞沉井的内壁,延长沉井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晁铁彦,王旭东,曹小琦,崔孟涵,白斌,高丹,郑振宇,宋金龙,杨睿军,刘鑫鑫,王晨阳,李梓维,任凯勋,白凯,陈磊,杨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华山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