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载复合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9135发布日期:2023-12-07 02:0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承载复合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复合桩,具体涉及一种承载复合桩。


背景技术:

1、复合桩基是指考虑承台下桩间土承载的桩基础,复合桩基与普通桩基础在设计上的区别在于复合桩基除考虑桩体本身的承载力外,还要考虑承台下桩间土的承载力,两者的叠加形成复合桩基整体的承载力;

2、目前现有技术中,多通过向复合桩的内部浇筑混凝土的方式提高复合桩的承载能力,但是外侧则不浇筑混凝土,直接与土层接触,在使用时复合桩外部的土层容易被挤压变形,导致降低复合桩的承载能力差,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承载复合桩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载复合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承载复合桩,包括复合桩壳体,所述复合桩壳体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环,且固定环的一侧外壁上均开有四个下料槽,所述复合桩壳体的内部开有空腔,且空腔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四个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之间设置有连接槽,且固定条、空腔和连接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混凝土本体,所述复合桩壳体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连接盘,且连接盘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外壁上开有注浆孔,且注浆孔与空腔相连通。

3、优选的,所述复合桩壳体的顶部外壁上开有连接杆,且连接杆插接在连接盘的内部。

4、优选的,所述连接盘的顶部外壁上开有四个连接孔,且连接孔位于支撑柱的外部,所述连接杆插接在连接孔的内部。

5、优选的,所述连接盘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固定螺母,且固定螺母螺纹连接在连接杆的外部。

6、优选的,所述连接盘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插接在连接槽的内部。

7、优选的,所述复合桩壳体的底部外壁上开有四个卡槽,且卡槽与空腔相连通。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固定环、空腔和固定条,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增加复合桩一侧外壁与土层的接触面积,而固定环外部的下料槽能够在使用时方便工作人员将混凝土浇筑在复合桩壳体的外部,进而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向复合桩壳体的内部和外部同时浇筑混凝土,能够在使用时提高该复合桩的承载能力。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连接盘和限位块,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复合桩壳体起到加固的作用,并且能够在使用时对复合桩壳体内部的空腔起到密封的作用,能够对混凝土本体起到保护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承载复合桩,包括复合桩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桩壳体(1)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环(2),且固定环(2)的一侧外壁上均开有四个下料槽(3),所述复合桩壳体(1)的内部开有空腔(4),且空腔(4)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四个固定条(5),所述固定条(5)之间设置有连接槽(6),且固定条(5)、空腔(4)和连接槽(6)的内部均设置有混凝土本体(7),所述复合桩壳体(1)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连接盘(9),且连接盘(9)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顶板(15),所述顶板(15)的顶部外壁上开有注浆孔(12),且注浆孔(12)与空腔(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复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桩壳体(1)的顶部外壁上开有连接杆(8),且连接杆(8)插接在连接盘(9)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承载复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9)的顶部外壁上开有四个连接孔(13),且连接孔(13)位于支撑柱(11)的外部,所述连接杆(8)插接在连接孔(1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承载复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9)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固定螺母(10),且固定螺母(10)螺纹连接在连接杆(8)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复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9)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限位块(14),且限位块(14)插接在连接槽(6)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复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桩壳体(1)的底部外壁上开有四个卡槽(16),且卡槽(16)与空腔(4)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承载复合桩,包括复合桩壳体,复合桩壳体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环,且固定环的一侧外壁上均开有四个下料槽,复合桩壳体的内部开有空腔,且空腔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四个固定条,固定条之间设置有连接槽,且固定条、空腔和连接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混凝土本体,复合桩壳体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连接盘,且连接盘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支撑柱;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固定环、空腔和固定条,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增加复合桩一侧外壁与土层的接触面积,而固定环外部的下料槽能够在使用时方便工作人员将混凝土浇筑在复合桩壳体的外部,进而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向复合桩壳体的内部和外部同时浇筑混凝土,能够在使用时提高该复合桩的承载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石利娟,胡言勇,黄耀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鸿猷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