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鱼道水槽标准模块及标准模块化组合生态堰鱼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18387发布日期:2023-10-02 07:25阅读:47来源:国知局
嵌入式鱼道水槽标准模块及标准模块化组合生态堰鱼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态堰坝嵌入式鱼道,具体涉及一种标准模块化组合鱼道。


背景技术:

1、国外的鱼道建设发展比较早,已有300多年历史。国内的鱼道建设和研究历史还很短,通常大型水利电站会考虑设置,而小型景观堰坝基本不考虑或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周围生态环境要求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积极推进河道景观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而河道景观堰坝成为城市蓄水营造和维持滨水空间主要设计和建设方式。河道堰坝建设调蓄水景同时阻断河流廊道的连续性,改变了河流固有的自然特性,对堰坝上下游的水环境与水生态环境条件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堰坝修建后,鱼类栖息地环境因素可能会直接导致某些溯河回游鱼类种群的灭绝。

2、基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河流连接度与连通性的手段,协调好堰坝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河流生态修复,给予水生态环境更多的保护和关注,成为水生态领域和水利工程的迫切需求。而鱼道作为一种保护生物资源的工程措施,以其本身固有的特点,基本能满足人们恢复水生态系统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嵌入式鱼道水槽标准模块及标准模块化组合生态堰鱼道。通过三个类型标准模块化鱼道水槽组合出生态堰鱼道。标准模块化鱼道水槽可批量生产、保证施工质量、降低建设成本、缩短施工周期,尺寸重量适于人力搬运,便于运输、组装。为小型生态堰坝后期管理维护和广泛运用带来便捷与高效。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嵌入式鱼道水槽标准模块,该水槽标准模块为u型水槽,槽体两端分别为榫端11和卯端12;

4、榫端11具有挡水板13,挡水板13的上沿两侧有高度差,上沿表面的倾斜角为5°~7°;榫端11槽底具有凸起的榫头14;

5、卯端12槽底有向外延伸的凸部15,凸部上设置榫槽16,榫头14与榫槽16的形状相配合,相邻模块的榫头与榫槽能相互咬合;

6、模块卯端12至榫端11槽壁17的高度由高至低渐变,两端的高度差为槽底的厚度;

7、该水槽标准模块包括镜像的正反两种结构,正反结构以一侧水槽壁为对称面镜像对称。

8、如上所述的嵌入式鱼道水槽标准模块,优选地,所述水槽标准模块的长度为1000~1650mm,宽度为500~800mm,槽壁、槽底和挡水板的厚度分别为80~120mm,所述榫端11的槽壁高度为250~450mm,所述挡水板最高处高度为150~300mm。

9、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嵌入式鱼道,其是采用如上所述的嵌入式鱼道水槽标准模块,镜像正反模块交替连接,模块嵌入堰坝边坡上,构成嵌入式鱼道;模块的卯端12朝向高处,其中任一模块的榫端11搭接在相邻模块卯端的凸部15上,榫端11底部的榫头14与相邻模块凸部15上的榫槽16相互咬合。

10、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标准模块化组合生态堰鱼道,其是由水槽标准模块1、中转模块2和转角模块3拼接而成;

11、水槽标准模块1采用如上所述的嵌入式鱼道水槽标准模块;

12、中转模块2为7边异型水槽,在三个方向具有接口,分别为第一榫端接口21、第一卯端接口22和中转接口23;第一榫端接口21的结构和尺寸与水槽标准模块1的榫端11相同,第一卯端接口22的结构和尺寸与水槽标准模块1的卯端11相同;该中转模块包括镜像的正反两种结构,正反结构以中转接口面为对称面镜像对称;

13、转角模块3为6边异型水槽,在两个方向具有接口,一个接口为第二榫端接口31,另一接口为转角接口33,第二榫端接口31的结构和尺寸与水槽标准模块1的榫端11相同;每种转角模块包括镜像的正反两种结构,正反结构以转角接口面为对称面镜像对称;

14、多个水槽标准模块1镜像正反模块交替连接形成阶梯式鱼道,每个水槽标准模块1的卯端12朝向高处;

15、两条鱼道交叉处采用中转模块2连接,中转模块2的第一卯端接口22连接水槽标准模块1的榫端11,中转模块2的第一榫端接口21连接水槽标准模块1的卯端12,一对镜像中转模块2的中转接口23相互连接;

16、鱼道水槽最顶端的水槽标准模块1连接转角模块3,该水槽标准模块的卯端12连接转角模块的第二榫端接口31,转角接口33与堰坝水域连通。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8、1.整体嵌入式设计:设计标准模块组合形成x型阶梯式交叉双鱼道,嵌入堰坝边坡,既满足双鱼道联通功能又兼顾堰坝景观,游憩观赏功能完美结合。

19、2.标准模块化设计:鱼道设计简化成三种类型标准模块,用混凝土做材料,制造工艺简单利于批量生产并保证产品质量,方便随堰坝边坡场地进行调整组合。

20、3.施工安装便捷:标准模块化鱼道尺寸与重量设计以人力可搬运为原则。现场施工组装便利,保证质量和施工周期,可以短时间内快速建成投入使用。

21、4.后期管理与广泛运用:标准模块化鱼道为景观生态堰坝后期管理维护非常便捷,未来可以广泛运用带来便捷与高效。

22、5.水槽标准模块的挡水板设计为一侧高一侧低,镜像模块交替连接。当水面漫过挡水板高处,鱼类可以从低处通过。挡水板设计既保证鱼道中一定的水位,又提供鱼类通过的水道,保证鱼类洄游。



技术特征:

1.一种嵌入式鱼道水槽标准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水槽标准模块为u型水槽,槽体两端分别为榫端(11)和卯端(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鱼道水槽标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标准模块的长度为1000~1650mm,宽度为500~800mm,槽壁、槽底和挡水板的厚度分别为80~120mm,所述榫端(11)的槽壁高度为250~450mm,所述挡水板最高处高度为150~300mm。

3.一种嵌入式鱼道,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嵌入式鱼道水槽标准模块,镜像正反模块交替连接,模块嵌入堰坝边坡上,构成嵌入式鱼道;模块的卯端(12)朝向高处,其中任一模块的榫端(11)搭接在相邻模块卯端的凸部(15)上,榫端(11)底部的榫头(14)与相邻模块凸部(15)上的榫槽(16)相互咬合。

4.一种标准模块化组合生态堰鱼道,其特征在于,其是由水槽标准模块(1)、中转模块(2)和转角模块(3)拼接而成;


技术总结
一种嵌入式鱼道水槽标准模块及标准模块化组合生态堰鱼道。嵌入式鱼道水槽标准模块为U型水槽,两端分别为榫端和卯端;榫端具有上沿表面倾斜的挡水板,榫端槽底具有凸起的榫头;卯端槽底向外延伸部上设置榫槽,相邻模块的榫头与榫槽能相互咬合。标准模块化组合生态堰鱼道由嵌入式鱼道水槽标准模块、中转模块和转角模块拼接而成,形成X型阶梯式交叉双鱼道,嵌入堰坝边坡,解决了建堰坝阻隔河流水系的问题,保障廊道生态和鱼类洄游的连续完整,功能性、实用性和美观完美结合。材料用钢筋混凝土利于批量生产,保证施工质量,降低建设成本和缩短施工周期,可以快速拼接建成投入使用,为小型生态堰坝后期管理维护和广泛运用带来便捷与高效。

技术研发人员:俞孔坚,俞宏前,班明辉,叶明亮,周鹏,焦亚洲,赵苏,周亚俊,朱静,衡先培,俞晴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