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井施工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82999发布日期:2023-10-21 17:27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井施工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沉井施工,具体涉及一种沉井施工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1、沉井是井筒状的结构物,是以井内挖土、依靠自身重力克服井壁摩阻力后下沉到设计标高,然后经过混凝土封底并填塞井孔而成的其它结构物的基础或主体,在沉井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沉井能顺利下沉,垂直度的控制尤为重要,沉井的倾斜不仅为下沉过程带来困难,而且倾斜过多会难以纠偏,以至于影响下沉质量,甚至影响后续的施工。

2、现有沉井下沉过程中的垂直度的检测方法多为吊垂线,或用水准仪测量高差,吊垂线监测法即在沉井外部地面及井壁顶部四周设置纵横十字中心控制线、水准基点,以控制位置和标高,在井内按4等分标出垂直轴线,各吊线坠对准下部标板来控制,并用两台经纬仪进行垂直偏差观测,挖土时,随时观测垂直度,当线坠离墨线达50mm,或四面标高不一致时,即进行纠正;若使用水准仪测量则需要人工多次测量,耗费人力,现有的方法不仅耗时,耗人工,而且不能实时监测,未能对下沉全过程覆盖,从而导致错过纠偏的时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井施工监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沉井施工监测装置,用于监测井壁时是否倾斜,包括支撑部、升降部和监测部,所述支撑部套设在井壁外侧,所述升降部设置在支撑部上端,所述升降部包括支撑环,所述监测部包括支撑架、环形支架和从动齿环,所述环形支架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下端,所述从动齿环固定套设在环形支架外侧,所述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支撑环中部,所述支撑环下端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环啮合传动,所述环形支架下端一侧设置有监测件,所述监测件与环形支架卡接。

3、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部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支撑环上端,所述支撑环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通孔,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下端。

4、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支架下端一侧设置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下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监测件与凹槽滑动连接并可与卡槽卡接。

5、进一步的,所述监测件包括凸块、卡块和测距仪,所述卡块对称设置在凸块上端,所述测距仪固定设置在凸块下端表面,所述凸块与凹槽滑动连接,所述卡块与卡槽卡接。

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环上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支撑环内侧,所述支撑架与安装槽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中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架与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环形支架与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下端设置在沉井底部,所述支撑杆、支撑架、环形支架和从动齿环均同轴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靠近第二底座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第二底座靠近第一底座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块与连接槽插接。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中部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底座靠近连接槽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与第一螺纹孔对齐,所述第二螺纹孔与第一螺纹孔中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栓。

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部还包括液压缸和连接杆,所述液压缸的缸体分别设置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表面中部,所述液压缸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杆对称设置在支撑环侧壁上,所述连接杆下端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连接件上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件上端与第三螺纹孔螺纹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支撑架转动设置在支撑环中部,支撑架下端转动设置有从动齿环,通过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环转动,环形支架下端设置有测距仪,通过旋转使测距仪能环绕井壁上表面转动,若井壁发生倾斜测距仪在环绕过程中与井壁之间的距离就会变化,工作人员就能及时发现,避免了人工多次布线或用水准仪多次测量的问题,省时省力,十分方便。

12、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调节槽能使监测件与其滑动卡接,根据不同井壁的大小调整监测件的位置,避免对不同的沉井施工进行监测时还需要重新布线的问题,比较方便。

13、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液压缸能使监测部上下移动,跟随井壁的位置对井壁进行实时监测,覆盖整个下沉过程,使监测结果更准确,且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插接设置,方便支撑部的组装与拆卸。



技术特征:

1.一种沉井施工监测装置,用于监测井壁(1)时是否倾斜,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2)、升降部(3)和监测部(4),所述支撑部(2)套设在井壁(1)外侧,所述升降部(3)设置在支撑部(2)上端,所述升降部(3)包括支撑环(32),所述监测部(4)包括支撑架(41)、环形支架(43)和从动齿环(42),所述环形支架(43)转动设置在支撑架(41)下端,所述从动齿环(42)固定套设在环形支架(43)外侧,所述支撑架(41)固定设置在支撑环(32)中部,所述支撑环(32)下端设置有主动齿轮(34),所述主动齿轮(34)与从动齿环(42)啮合传动,所述环形支架(43)下端一侧设置有监测件(45),所述监测件(45)与环形支架(43)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井施工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3)还包括电机(33),所述电机(33)固定在支撑环(32)上端,所述支撑环(32)一侧开设有通孔(322),所述电机(33)的输出轴穿过通孔(322),所述主动齿轮(34)固定设置在电机(33)的输出轴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井施工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架(43)下端一侧设置有调节槽(44),所述调节槽(44)下端开设有凹槽(441),所述凹槽(441)内开设有多个卡槽(442),所述监测件(45)与凹槽(441)滑动连接并可与卡槽(442)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沉井施工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件(45)包括凸块(451)、卡块(452)和测距仪(453),所述卡块(452)对称设置在凸块(451)上端,所述测距仪(453)固定设置在凸块(451)下端表面,所述凸块(451)与凹槽(441)滑动连接,所述卡块(452)与卡槽(442)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沉井施工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32)上端开设有安装槽(321),所述安装槽(321)位于支撑环(32)内侧,所述支撑架(41)与安装槽(32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41)中部设置有支撑杆(46),所述支撑架(41)与支撑杆(46)滑动连接,所述环形支架(43)与支撑杆(46)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46)下端设置在沉井底部,所述支撑杆(46)、支撑架(41)、环形支架(43)和从动齿环(42)均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井施工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包括第一底座(21)和第二底座(22),所述第一底座(21)靠近第二底座(2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211),所述第二底座(22)靠近第一底座(2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连接槽(221),所述连接块(211)与连接槽(221)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沉井施工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11)中部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212),所述第二底座(22)靠近连接槽(22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222),所述第二螺纹孔(222)与第一螺纹孔(212)对齐,所述第二螺纹孔(222)与第一螺纹孔(212)中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栓(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沉井施工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3)还包括液压缸(35)和连接杆(31),所述液压缸(35)的缸体分别设置在第一底座(21)和第二底座(22)上表面中部,所述液压缸(35)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杆(351),所述活塞杆(351)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件(36),所述连接杆(31)对称设置在支撑环(32)侧壁上,所述连接杆(31)下端开设有第三螺纹孔(311),所述连接件(36)上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件(36)上端与第三螺纹孔(311)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沉井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井施工监测装置,用于监测井壁时是否倾斜,包括支撑部、升降部和监测部,支撑部套设在井壁外侧,升降部设置在支撑部上端,升降部包括支撑环,监测部包括支撑架、环形支架和从动齿环,环形支架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下端,从动齿环固定套设在环形支架外侧,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支撑环中部,支撑环下端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环啮合传动,环形支架下端一侧设置有监测件,监测件与环形支架滑动卡接。本技术中,通过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环转动,通过旋转使测距仪能环绕井壁转动,若井壁发生倾斜测距仪在环绕过程中与井壁之间的距离就会变化,从而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省时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尹海,贾亚风,徐伟,刘芃辰,贾志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省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