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射流泵收式清淤装置及水下清淤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28030发布日期:2023-09-04 13:06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下射流泵收式清淤装置及水下清淤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下清淤机器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下射流泵收式清淤装置及水下清淤机器人。


背景技术:

1、目前水下清淤机器人行走机构一般采用履带,结构复杂,而且无法实现水下悬浮和水面行走等,只能在水底进行清淤作业。公开号为cn115627809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清淤机器人及清淤系统,包括架体、吸泥机构、驱动机构、动力源、监控机构和推进机构,架体包括上下设置盖体和滑靴,盖体固定安装在滑靴上表面并与滑靴之间形成容置空间,驱动机构和动力源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吸泥机构和推进机构安装在架体上。利用矢量推进器与滑靴的配合实现了水下悬浮以及水面行走清淤作业,使得清淤机器人由传统的水下底部作业升级成水下底部、水下悬浮及水面作业三种模式以及水下悬浮时的三维空间作业的模式。

2、在水下悬浮清淤过程中,当遇到密集的泥沙区域时,无法直接通过吸泥机构将淤泥清除,而且密集的泥沙区域会对严重影响水下清淤机器人的移动,使得水下清淤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这成为rov水下清淤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3、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这一需求展开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当遇到密集的泥沙区域时,水下清淤机器人无法直接通过吸泥机构将淤泥清除,而且密集的泥沙区域会对严重影响水下清淤机器人的移动,使得水下清淤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下射流泵收式清淤装置,包括工作泵、喉管、射流腔和喷嘴,所述工作泵输出端与喉管入口相连,所述喉管出口与射流腔入口相连,所述射流腔底部设置有若干喷嘴。

2、水下清淤机器人在水下工作期间,当水下雷达检测到近距离有淤泥区域时会自动激活水下射流泵收式清淤装置来进行射流,当水下雷达检测到淤泥区域清除完毕后会自动关闭清淤的水下射流泵收式清淤装置,从而完成了水下作业的整个过程。

3、具体地,在水下清淤机器人进行清淤作业期间,当遇到密集的泥沙区域时,水下射流泵收式清淤装置通过工作泵为射流腔提供的一定压力的流体从喷嘴高速射出,通过高速的水流来消散密集泥沙的区域,从而完成水下机器人水下清淤的初期工作。

4、优选地,所述喉管的口径为20-30mm。

5、优选地,所述喷嘴的口径为12-18mm。经测试,喉管口径为25mm,喷嘴口径为15mm时,流体喷射消散泥沙的效果最好。

6、优选地,所述射流腔底部设置有两排所述喷嘴。

7、优选地,所述射流腔底部每排所述喷嘴的数量为6-8个。经实验发现,采用两排喷嘴,每排设置7个时,两排喷嘴在喷射流体后会在下方中间位置聚集,对下方的泥沙有良好的消散效果。

8、优选地,两排所述喷嘴之间设置有吸泥口,所述射流腔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吸泥口连通的淤泥出口。

9、优选地,所述射流腔内形成有相互隔离的射流腔体和吸泥腔体,所述喉管出口固定安装在所述射流腔体上表面,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射流腔体下表面;所述吸泥口设置在所述吸泥腔体底部,所述淤泥出口设置在所述吸泥腔体侧面。

10、射流腔底部的泥沙消散后,通过吸泥口将泥沙吸入吸泥腔体,并从侧面的吸泥管道吸出。

11、优选地,所述工作泵输出端与所述喉管入口之间通过卡压连接。

12、优选地,所述喉管、所述射流腔和所述喷嘴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水下清淤机器人,包括上述的水下射流泵收式清淤装置。

14、有益效果:

15、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在水下清淤机器人进行清淤作业期间,当遇到密集的泥沙区域时,水下射流泵收式清淤装置通过工作泵为射流腔提供的一定压力的流体从喷嘴高速射出,通过高速的水流来消散密集泥沙的区域,从而完成水下机器人水下清淤的初期工作。

17、(2)采用两排喷嘴,每排设置7个时,两排喷嘴在喷射流体后会在下方中间位置聚集,对下方的泥沙有良好的消散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下射流泵收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泵、喉管、射流腔和喷嘴,所述工作泵输出端与喉管入口相连,所述喉管出口与射流腔入口相连,所述射流腔底部设置有若干喷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射流泵收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喉管的口径为20-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射流泵收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口径为12-1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射流泵收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腔底部设置有两排所述喷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下射流泵收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腔底部每排所述喷嘴的数量为6-8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下射流泵收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排所述喷嘴之间设置有吸泥口,所述射流腔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吸泥口连通的淤泥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下射流泵收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腔内形成有相互隔离的射流腔体和吸泥腔体,所述喉管出口固定安装在所述射流腔体上表面,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射流腔体下表面;所述吸泥口设置在所述吸泥腔体底部,所述淤泥出口设置在所述吸泥腔体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射流泵收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泵输出端与所述喉管入口之间通过卡压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射流泵收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喉管、所述射流腔和所述喷嘴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10.一种水下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水下射流泵收式清淤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射流泵收式清淤装置及水下清淤机器人,属于水下清淤机器人领域,包括工作泵、喉管、射流腔和喷嘴,所述工作泵输出端与喉管入口相连,所述喉管出口与射流腔入口相连,所述射流腔底部设置有若干喷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水下清淤机器人在水下工作期间,当水下雷达检测到近距离有淤泥区域时会自动激活水下射流泵收式清淤装置来进行射流,当水下雷达检测到淤泥区域清除完毕后会自动关闭清淤的水下射流泵收式清淤装置,从而完成了水下作业的整个过程。

技术研发人员:黎浚淇,王彬,毕宇清,仝慧敏,常颖,孙伟,蔡芸,李子逵,张红要,汪潇,赖蕾颖,陈业勤,陈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