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景观型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03888发布日期:2023-11-30 04:1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景观型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挡土墙支护,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景观型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1、挡土墙是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近年来,随着建设开挖,在道路桥梁边坡、建筑物周边及工程项目现场等有高差的场合,挡土墙随处可见。

2、根据结构不同,挡土墙有重力式、悬臂式、扶壁式、锚杆式、加筋土挡土墙等。各种结构的挡土墙存在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墙体。一般低矮边坡旁常使用重力式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依靠自重来维持墙体的稳定,占地面积大、工程量大,在软基土上,易因自重太大发生沉降。

3、现有技术中,随着生态化城市的理念深入人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灰色建筑向绿色建筑转型,在挡墙护坡领域,传统的护坡挡墙所看重的工程稳固性外,缺少墙体的绿色生态性。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生态景观型支护结构,以使支护结构具有景观功能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生态景观型支护结构,以使支护结构具有景观功能。

2、为此,根据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生态景观型支护结构,包括:支护墩、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所述支护墩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支护墩、所述第一挡板以及所述第二挡板围合形成种植区,所述种植区用于种植花木,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挡板设置于边坡的一侧。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若干排水孔。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孔呈倾斜状设置。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种植区内设有位于所述排水孔一端的反滤层。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挡板的外侧壁设有装饰层。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支护墩之间的距离为1~3米。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厚度均为0.2~0.8米。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至少两个支护墩、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围合形成种植区,种植区用于种植花木,进而提供了一种生态景观型支护结构,实现了挡土墙的支护效果,节约了材料和工程量,使支护结构具有景观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景观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墩(1)、第一挡板(2)以及第二挡板(3),所述支护墩(1)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支护墩(1)、所述第一挡板(2)以及所述第二挡板(3)围合形成种植区(4),所述种植区(4)用于种植花木,所述第一挡板(2)与所述第二挡板(3)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挡板(3)设置于边坡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景观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2)上设有若干排水孔(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景观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21)呈倾斜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生态景观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区(4)内设有位于所述排水孔(21)一端的反滤层(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景观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2)和所述第二挡板(3)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或5所述的生态景观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2)的外侧壁设有装饰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景观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护墩(1)之间的距离为1~3米。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或5或7所述的生态景观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2)和所述第二挡板(3)的厚度均为0.2~0.8米。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挡土墙支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态景观型支护结构,包括:支护墩、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所述支护墩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支护墩、所述第一挡板以及所述第二挡板围合形成种植区,所述种植区用于种植花木,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挡板设置于边坡的一侧。通过至少两个支护墩、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围合形成种植区,种植区用于种植花木,进而提供了一种生态景观型支护结构,实现了挡土墙的支护效果,节约了材料和工程量,使支护结构具有景观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沈彦,杜林峰,裴福云,田俊萍,樊杜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铁汉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