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穿通道的集中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88983发布日期:2023-10-11 11:34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穿通道的集中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排水设施的,具体涉及为一种下穿通道的集中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1、当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在紧锣密鼓的修建下穿道路,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各省省会城市。相比普通公路,下穿道路具有造价低、可利用空间大、噪声削弱力强等特点,但随着下穿道路修建行为的逐渐增多,以及可用下穿道路数量的不断增长,积水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因连续降雨所造成的积水。如不能很好解决积水问题,下穿道路的使用寿命就将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会给正常行车带来不便。

2、下穿通道的标高一般比周边地块和市政道路标高低,其引道通常采用u型槽,且u型槽纵坡通常较大,降雨期间极易导致大量雨水汇流积水。但是,由于建筑物、广场和道路的建设,不透水面积逐年增加,而早期实施的排水系统标准较低,使得现有系统难以承受日益增加的积水状况,有时积水深达1-2m,导致车辆熄火,交通严重堵塞,甚至威胁到人员的生命。因此,设计合理、安全、经济的下穿通道排水系统,对保证下穿通道自身结构稳定、周边排水泵站设备正常运行及道路行车安全等都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背景技术中现有下穿通道在降雨期间存在积水问题而引发的下穿通道自身结构隐患和行车交通不畅等诸多问题,以及针对下穿通道在排水系统设计方面存在的挑战。我们通过分析下穿道路特点与下穿道路排水系统特点,在原有的雨水收集设施基础上,新建水泵房和集水池,利用暗渠将截水沟内雨水引流至集水池内,再通过工作泵将雨水泵送至排水沟内经排水渠外排,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排水系统功能。同时,应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设计原则,通过流量计分析不同雨水汇入量,自动启动备用泵和电动控制阀增大排放量,获得更好的排水效果。基于上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穿通道的集中排水系统。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下穿通道的集中排水系统,包括有下穿通道,以及其地面两侧的截水沟,在所述下穿通道上方的道路两侧上设置有多个排水沟,多个所述排水沟均与排水渠相连通,在所述下穿通道的两侧设置有泵房,在每个所述泵房的正下方设置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通过暗渠与其相邻的截水沟相连通,在每个所述泵房内分别设置有工作泵和备用泵,且其两者的进口通过两个第一分排水管连接三通与第一总排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一总排水管与集水池相连接,所述工作泵和备用泵的出口通过两个第二分排水管均与第二总排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二总排水管与排水沟相连通,位于其中一所述排水沟的道路旁设置有电气控制柜,所述电气控制柜内的控制器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工作泵、备用泵相连接,并分别控制其两者运行将集水池的雨水泵送至排水沟内经排水渠外排,由此实现下穿通道内雨水的集中排水。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说明,在所述第一总排水管上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用于除去雨水中的固体杂质,防止对所有排水管线形成堵塞以及对所述工作泵和备用泵造成损坏。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说明,在所述集水池内设置有液位变送器,所述液位变送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气控制柜内的控制器输入端相连接,由此与所述工作泵形成液位连锁控制。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说明,在所述暗渠的中设置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气控制柜内的控制器输入端相连接,位于所述备用泵一侧的第一分排水管上设置有电动控制阀,所述电动控制阀与所述电气控制柜内的控制器输出端相连接,由此形成雨水流量连锁控制所述备用泵和电动控制阀同步启动来增大排放量。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说明,在排水沟一侧的第二总排水管上设置有止逆阀,所述止逆阀用于防止所述排水沟内的雨水倒灌,进而损坏所述工作泵和备用泵。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8、1、本实用新型在原有下穿通道两侧的截水沟、地面上排水沟及排水渠的雨水收集设施,通过在下穿通道的两侧设置有泵房,并在每个泵房的正下方设置有集水池,其中集水池通过暗渠与其相邻的截水沟相连通,在每个泵房内分别设置有工作泵和备用泵,将集水池的雨水泵送至排水沟内经排水渠外排,由此实现下穿通道内雨水的集中排水,本实用新型综合考虑周边道路管网系统及具体工程的可实施难易程度,使得整个集中排水系统运行更为高效、科学。

9、2、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总排水管上设置有过滤器,用来除去雨水中的固体杂质,防止对排水管线形成堵塞以及对工作泵和备用泵造成损坏,保证整个集中排水系统的安全运行。

10、3、本实用新型在集水池内设置有液位变送器,同时在暗渠的中设置有流量计,两者将实时采集的雨水水位信息和流量信息上传至电气控制柜内的控制器中,并通过电气控制柜内的控制器分别控制工作泵、备用泵相继运行,在保障集水池水位安全的同时可以根据雨量大小自动打开电动控制阀和启动备用泵增加排水量,实现自动化运行。

11、4、本实用新型在第二总排水管上设置有止逆阀,防止排水沟内的雨水倒灌,损坏工作泵和备用泵,使整个集中排水系统运行瘫痪。



技术特征:

1.一种下穿通道的集中排水系统,包括有下穿通道(100),以及其地面两侧的截水沟(200),在所述下穿通道(100)上方的道路两侧上设置有多个排水沟(300),多个所述排水沟(300)均与排水渠(400)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穿通道(100)的两侧设置有泵房(1),在每个所述泵房(1)的正下方设置有集水池(2),所述集水池(2)通过暗渠(3)与其相邻的截水沟(200)相连通,在每个所述泵房(1)内分别设置有工作泵(4)和备用泵(5),且其两者的进口通过两个第一分排水管连接三通(6)与第一总排水管(7)相连接,所述第一总排水管(7)与集水池(2)相连接,所述工作泵(4)和备用泵(5)的出口通过两个第二分排水管均与第二总排水管(8)相连通,所述第二总排水管(8)与排水沟(300)相连通,位于其中一所述排水沟(300)的道路旁设置有电气控制柜(14),所述电气控制柜(14)内的控制器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工作泵(4)、备用泵(5)相连接,并分别控制其两者运行将集水池(2)的雨水泵送至排水沟(300)内经所述排水渠(400)外排,由此实现对下穿通道内雨水的集中排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通道的集中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总排水管(7)上设置有过滤器(13),所述过滤器(13)用于除去雨水中的固体杂质,防止对所有排水管线形成堵塞以及对所述工作泵(4)和备用泵(5)造成损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穿通道的集中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水池(2)内设置有液位变送器(11),所述液位变送器(11)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气控制柜(14)内的控制器输入端相连接,由此与所述工作泵(4)形成液位连锁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穿通道的集中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暗渠(3)的中设置有流量计(9),所述流量计(9)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气控制柜(14)内的控制器输入端相连接,位于所述备用泵(5)一侧的第一分排水管上设置有电动控制阀(10),所述电动控制阀(10)与所述电气控制柜(14)内的控制器输出端相连接,由此形成雨水流量连锁控制所述备用泵(5)和电动控制阀(10)同步启动来增大排放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下穿通道的集中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排水沟(300)一侧的第二总排水管(8)上设置有止逆阀(12),所述止逆阀(12)用于防止所述排水沟(300)内的雨水倒灌,进而损坏所述工作泵(4)和备用泵(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建筑排水设施的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下穿通道的集中排水系统。该集中排水系统包括有下穿通道两侧的截水沟、地面上排水沟及排水渠,在下穿通道的两侧设置有泵房,在每个泵房内分别设置有工作泵和备用泵、以及其正下方设置有集水池,在集水池内设置有液位变送器,而集水池通过暗渠与截水沟相连通,在暗渠的中设置有流量计,电气控制柜内的控制器接收到实时采集的水位信息和流量信息,并分别控制工作泵、备用泵及电动控制阀相继运行,将集水池的雨水泵送至排水沟内经排水渠外排,由此实现下穿通道内雨水的集中排水。本技术综合考虑周边道路管网系统及具体工程的可实施难易程度,使得整个集中排水系统运行更为高效、科学。

技术研发人员:王高磊,赵丽娜,张珂嘉,摄利军,霍达君,成壮,何少杰,贾二虎,田海锐,王伟,卫彩红,陈达,殷冬,孙晓华,赵娟,任红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路桥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