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坝体导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20480发布日期:2023-09-21 00:3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坝体导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坝体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坝体导水结构。


背景技术:

1、坝体利用当地天然材料石料填筑,配以防渗体建成,施工方法比较简便,抗震性能好等,由于坝体可以蓄水、发电、供水、航运等作用,进而会在坝体上建设水利设施来保证上下游的安全和带来一些经济效益。

2、现有坝体导水结构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在坝体进行放水时的水流会冲击河道,即使采用缓冲水槽也会使得散开的水花集中一处冲击,经过缓冲水槽斜向上喷出的水花不能改变其喷射角度,水花集中朝向一处冲击也会对河道造成较大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坝体导水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坝体导水结构,包括坝体本体以及坝体本体中间处的出水槽,所述出水槽的两侧均浇注有水泥墩,坝体本体的斜坡处且位于两个水泥墩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结构,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偏转板,所述偏转板位于出水槽的内部,偏转板的两侧均焊接有边侧板,且两个水泥墩的内部均设置有转动叶轮,转动叶轮的中间设置有固定轴,且转动叶轮的两端面且位于水泥墩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固定轴与固定板转动连接,且固定轴的端部与边侧板的轴线相对齐。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偏转板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且偏转板的边缘与出水槽相切。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轴的端部与边侧板的中间固定安装,固定轴与水泥墩的侧面活动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坝体本体和水泥墩的内部且位于转动叶轮处设置有偏转结构,所述偏转结构包括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均设置于坝体本体的内部,且第一出水管的一端位于转动叶轮的上端处,第二出水管的一端位于转动叶轮的下端处,水泥墩的内部且位于转动叶轮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的端部位于转动叶轮的内部,且限位块的端部与转动叶轮的叶片相对齐。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转动叶轮转动角度的范围为-10°至10°,且偏转板转动角度为20°。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角度调节结构,转动叶轮可以带动边侧板进行转动,从而偏转板的角度随着边侧板进行调整,可以对出水槽的水进行导流,避免喷出的水流对着河道的一处进行冲击,可以减小对河道的冲击;

10、设置有偏转结构,水流从其中一个出水管的内部流动,不仅可以为转动转动叶轮提供动力,保证边侧板正常转动,还可以交替更换水流通过的出水管,从而偏转板可以往复偏转。



技术特征:

1.一种坝体导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坝体本体(1)以及坝体本体(1)中间处的出水槽(2),所述出水槽(2)的两侧均浇注有水泥墩(5),坝体本体(1)的斜坡处且位于两个水泥墩(5)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结构(3),所述角度调节结构(3)包括偏转板(31),所述偏转板(31)位于出水槽(2)的内部,偏转板(31)的两侧均焊接有边侧板(32),且两个水泥墩(5)的内部均设置有转动叶轮(34),转动叶轮(34)的中间设置有固定轴(35),且转动叶轮(34)的两端面且位于水泥墩(5)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33),固定轴(35)与固定板(33)转动连接,且固定轴(35)的端部与边侧板(32)的轴线相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坝体导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板(31)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且偏转板(31)的边缘与出水槽(2)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坝体导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35)的端部与边侧板(32)的中间固定安装,固定轴(35)与水泥墩(5)的侧面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坝体导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本体(1)和水泥墩(5)的内部且位于转动叶轮(34)处设置有偏转结构(4),所述偏转结构(4)包括第一出水管(41)和第二出水管(42),所述第一出水管(41)和第二出水管(42)均设置于坝体本体(1)的内部,且第一出水管(41)的一端位于转动叶轮(34)的上端处,第二出水管(42)的一端位于转动叶轮(34)的下端处,水泥墩(5)的内部且位于转动叶轮(34)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口(43),且出水口(43)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4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坝体导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44)的端部位于转动叶轮(34)的内部,且限位块(44)的端部与转动叶轮(34)的叶片相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坝体导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叶轮(34)转动角度的范围为-10°至10°,且偏转板(31)转动角度为2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坝体导水结构,包括坝体本体以及坝体本体中间处的出水槽,所述出水槽的两侧均浇注有水泥墩,坝体本体的斜坡处且位于两个水泥墩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结构,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偏转板,所述偏转板位于出水槽的内部,偏转板的两侧均焊接有边侧板,且两个水泥墩的内部均设置有转动叶轮;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坝体导水结构,偏转板的角度随着边侧板进行调整,可以对出水槽的水进行导流,避免喷出的水流对着河道的一处进行冲击,可以减小对河道的冲击,不仅可以为转动转动叶轮提供动力,保证边侧板正常转动,还可以交替更换水流通过的出水管,从而偏转板可以往复偏转。

技术研发人员:肖彩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肖彩维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