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软下硬地层圆形地连墙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6477发布日期:2023-10-14 16:2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软下硬地层圆形地连墙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基坑支护的,尤其是涉及一种上软下硬地层圆形地连墙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1、地下连续墙简称“地连墙”支护结构是在地面以下为截水防渗、挡土、承重而构筑的连续墙壁,具有刚度大、抗渗性强等优点,在深大基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用于对待挖圆形基坑进行支护,然而针对上软下硬地层上层为土层,下层为岩层,这种地层在开挖时上部的软土层土质疏松容易脱落,下部地层稳定不易脱落,需要设置环形支护支撑软土层,保护圆形基坑的正常开挖。

2、现有针对上软下硬地层支护时,大多是直接预制钢筒竖直插接在圆形基坑中,这种对基坑进行支护的方式,由于上层土质较软,会对上部钢筒施加荷载,下部岩层稳定不会对下部钢筒施加荷载,从而钢筒只有上部承载地层荷载,下部没有地层荷载,设置一个贯穿上软下硬地层的钢筒,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软下硬地层支护,设置一个贯穿上软下硬地层的钢筒,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软下硬地层圆形地连墙支护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上软下硬地层圆形地连墙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上软下硬地层圆形地连墙支护结构,包括:

4、第一支护件,第一支护件包括下支筒、下托板和托筒,其中下支筒竖直插接在基坑的底部,且下支筒的底部设置有多根用于固定的锚杆,下托板为环形结构,且下托板水平固定在下支筒的顶面上,托筒竖直设置在下托板的上方;

5、第二支护件,第二支护件包括上托板、上支筒和上支环,其中上托板为环形结构,且上托板插接在托筒中,上支筒竖直固定在上托板的顶面上,且上支筒位于基坑上层土层,上支环水平固定在上支筒的顶面上。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中将第一支护件插入圆心基坑地质较为稳定的下层地层中,将下支筒底端的锚杆固定在基坑的底面上,然后支撑托筒向上安装第二支护件,第二支护件插入圆心基坑地质较为不稳定的上层地层中,利用上支筒围绕基坑地质较为不稳定的上层地层进行全面支护,上支筒底端固定在托筒中,通过第二支护件对基坑地质较为不稳定的上层地层进行全面支护,第一支护件对第二支护件进行锚定支撑,从而针对上软下硬地层支护需求,对地质较为不稳定的上层地层进行全面支护,对地质较为稳定的下层地层不需要全面支护,从而避免全面对上软下硬地层进行支护,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减少了上软下硬地层基坑支护高度,针对上软地层进行支撑,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7、可选的,上支筒的外部竖直套设有钢筋笼,且钢筋笼的底端固定在上托板的顶面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笼的设置在上支筒的外部,用于对后期浇筑地连墙预设骨架。

9、可选的,上支筒的外壁上竖直套设有止水套,上支环的顶面一端竖直贯通开设有加注口,且加注口用于加注混凝土。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支筒的外壁上止水套采用橡胶材质制成,用于围绕在上支筒的外壁上形成防水止水层,同时上支环的顶面上设置的加注口用于导流加注的混凝土进入上支筒与上层地层之间的间隙形成地连墙。

11、可选的,托筒的外部水平固定有止水环,且止水环插接在上下土层分界位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托筒外部固定的止水环,托举支撑围绕上层软土形成全面支护的上支筒,同时用于支撑承托地连墙。

13、可选的,托筒的底面上竖直设置有多个安装螺筒,且多个安装螺筒与托筒的底面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托筒的底端固定的多个安装螺筒,用于后期安装下支筒根据上下地层的厚度调节向上支撑的高度。

15、可选的,托筒的底面上竖直向下设置有支撑螺筒,且支撑螺筒设置有多根。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螺筒的设置用于连接下支筒,并且根据上下地层的厚度调节向上支撑的高度。

17、可选的,多根支撑螺筒的顶端均竖直固定有螺柱,且多根支撑螺筒上的螺柱分别与托筒上的多个安装螺筒一一对应螺纹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螺筒与安装螺筒螺纹组装连接,将托筒与安装螺筒组装,用于后期支撑连接下支筒。

19、可选的,下托板的顶面上均匀竖直设置有多根支撑螺杆,且多根支撑螺杆的底端与下托板的顶面转动连接,且多根支撑螺杆分别与多根支撑螺筒一一对应螺纹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中根据上下地层的厚度需求,转动下托板上的支撑螺杆在托筒连接的支撑螺筒中,利用支撑螺杆在托筒连接的支撑螺筒中旋入的高度不同,调节托筒向上托举的高度,适用上下地层的厚度需求。

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使用中将第一支护件插入圆心基坑地质较为稳定的下层地层中,将下支筒底端的锚杆固定在基坑的底面上,然后支撑托筒向上安装第二支护件,第二支护件插入圆心基坑地质较为不稳定的上层地层中,利用上支筒围绕基坑地质较为不稳定的上层地层进行全面支护,上支筒底端固定在托筒中,通过第二支护件对基坑地质较为不稳定的上层地层进行全面支护,第一支护件对第二支护件进行锚定支撑,从而针对上软下硬地层支护需求,对地质较为不稳定的上层地层进行全面支护,对地质较为稳定的下层地层不需要全面支护,从而避免全面对上软下硬地层进行支护,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减少了上软下硬地层基坑支护高度,针对上软地层进行支撑,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上软下硬地层圆形地连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软下硬地层圆形地连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筒(22)的外部竖直套设有钢筋笼(25),且钢筋笼(25)的底端固定在上托板(21)的顶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软下硬地层圆形地连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筒(22)的外壁上竖直套设有止水套(24),所述上支环(23)的顶面一端竖直贯通开设有加注口(26),且加注口(26)用于加注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软下硬地层圆形地连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筒(14)的外部水平固定有止水环(15),且止水环(15)插接在上下土层分界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上软下硬地层圆形地连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筒(14)的底面上竖直设置有多个安装螺筒(16),且多个安装螺筒(16)与托筒(14)的底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软下硬地层圆形地连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筒(14)的底面上竖直向下设置有支撑螺筒(17),且支撑螺筒(17)设置有多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上软下硬地层圆形地连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支撑螺筒(17)的顶端均竖直固定有螺柱(18),且多根所述支撑螺筒(17)上的螺柱(18)分别与托筒(14)上的多个安装螺筒(16)一一对应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上软下硬地层圆形地连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板(12)的顶面上均匀竖直设置有多根支撑螺杆(13),且多根支撑螺杆(13)的底端与下托板(12)的顶面转动连接,且多根支撑螺杆(13)分别与多根所述支撑螺筒(17)一一对应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上软下硬地层圆形地连墙支护结构,涉及基坑支护领域。其包括第一支护件中下支筒竖直插接在基坑的底部,且下支筒的底部设置有多根用于固定的锚杆,且下托板水平固定在下支筒的顶面上,托筒竖直设置在下托板的上方;第二支护件中上托板为环形结构,且上托板插接在托筒中,上支筒竖直固定在上托板的顶面上,且上支筒位于基坑上层土层,上支环水平固定在上支筒的顶面上。本申请针对上软下硬地层支护需求,对地质较为不稳定的上层地层进行全面支护,对地质较为稳定的下层地层不需要全面支护,从而避免全面对上软下硬地层进行支护,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减少了上软下硬地层基坑支护高度,针对上软地层进行支撑,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郝柏园,皇富强,钱军,朱鹏程,樊路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中煤地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