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桩地基加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7007发布日期:2023-11-22 15:49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桩地基加固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地基加固机构,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桩地基加固机构。


背景技术:

1、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与桩顶联结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或由柱与桩直接联结的单桩基础,称为桩基,地基属于桩基工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在建筑工程中,地基承载能力不足或地基土质条件较差等问题,会导致建筑物出现不稳定或倾斜等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通常采用地基加固技术对混凝土桩地基进行支撑加固。

2、目前,传统的地基加固方法主要包括灌注桩、挤密桩、钢管桩等,但这些方法在安装时需要对地基进行较大规模的挖掘施工,且需通过混凝土浇筑进行,完成安装需要一定的施工周期,存在成本高、施工难度大、施工工时长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桩地基加固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桩地基加固机构,包括混凝土桩柱,所述混凝土桩柱的外部设置有锚板机构,所述锚板机构为分体式结构设置,所述锚板机构包括第一锚板和第二锚板;

3、所述第一锚板和第二锚板的相接侧均设置有加固夹座,所述第一锚板和第二锚板通过加固夹座套接支撑设置于混凝土桩柱的外部,所述第一锚板和第二锚板的底部设置有定锚螺柱和膨胀筒套。

4、作为优选,上述加固夹座为半圆形,两个所述加固夹座分别与第一锚板和第二锚板固定相连接,两个所述加固夹座相贴合,两个所述加固夹座的内弧面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松夹垫,两个所述防松夹垫的内侧设置有桩柱固定槽,所述加固夹座通过桩柱固定槽固定夹持于混凝土桩柱的外部。

5、作为优选,上述加固夹座的外圆周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夹座支撑板,相邻两个所述夹座支撑板的上部均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螺栓,两个所述夹座支撑板通过第一螺栓固定相连接。

6、作为优选,两个上述加固夹座的底部均设置有倾斜槽口,所述第一锚板和第二锚板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螺纹连接于第二螺孔的内侧,所述第一锚板和第二锚板间通过第二螺栓固定相连接。

7、作为优选,上述第一锚板和第二锚板的底部边角侧均开设有螺柱连接孔,所述螺柱连接孔与定锚螺柱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定锚螺柱通过螺柱连接孔活动贯穿于第一锚板和第二锚板。

8、作为优选,上述膨胀筒套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膨胀筒套的顶部开设有螺柱穿孔,所述膨胀筒套通过螺柱穿孔套接于定锚螺柱的下侧外部,所述定锚螺柱的底端固定有锥形膨胀头,所述锥形膨胀头卡接于膨胀筒套的底端,所述膨胀筒套的底部外圆周侧均开设有膨胀槽缝。

9、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0、本地基加固机构采用外部支架式的加固方式,将锚板机构设置为分体式,利用独立的第一锚板和第二锚板构成支撑加固结构,并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完成对第一锚板和第二锚板的连接固定,构成锚板式的支撑加固结构,可对混凝土桩柱与地基的连接处进行支撑加固,结构简单可靠,且安装时不需要对混凝土桩柱连接处的地基进行挖掘,大大降低了加固机构的安装难度与施工时间且安装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使用便利性,利于加固施工效率的提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桩地基加固机构,包括混凝土桩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柱(1)的外部设置有锚板机构(2),所述锚板机构(2)为分体式结构设置,所述锚板机构(2)包括第一锚板(3)和第二锚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地基加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夹座(5)为半圆形,两个所述加固夹座(5)分别与第一锚板(3)和第二锚板(4)固定相连接,两个所述加固夹座(5)相贴合,两个所述加固夹座(5)的内弧面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松夹垫(7),两个所述防松夹垫(7)的内侧设置有桩柱固定槽(8),所述加固夹座(5)通过桩柱固定槽(8)固定夹持于混凝土桩柱(1)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地基加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夹座(5)的外圆周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夹座支撑板(6),相邻两个所述夹座支撑板(6)的上部均开设有第一螺孔(9),所述第一螺孔(9)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螺栓(10),两个所述夹座支撑板(6)通过第一螺栓(10)固定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地基加固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加固夹座(5)的底部均设置有倾斜槽口(13),所述第一锚板(3)和第二锚板(4)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二螺孔(11),所述第二螺孔(1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栓(12),所述第二螺栓(12)螺纹连接于第二螺孔(11)的内侧,所述第一锚板(3)和第二锚板(4)间通过第二螺栓(12)固定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地基加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板(3)和第二锚板(4)的底部边角侧均开设有螺柱连接孔(14),所述螺柱连接孔(14)与定锚螺柱(15)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定锚螺柱(15)通过螺柱连接孔(14)活动贯穿于第一锚板(3)和第二锚板(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地基加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筒套(16)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膨胀筒套(16)的顶部开设有螺柱穿孔(17),所述膨胀筒套(16)通过螺柱穿孔(17)套接于定锚螺柱(15)的下侧外部,所述定锚螺柱(15)的底端固定有锥形膨胀头(19),所述锥形膨胀头(19)卡接于膨胀筒套(16)的底端,所述膨胀筒套(16)的底部外圆周侧均开设有膨胀槽缝(18)。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地基加固机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桩地基加固机构,锚板机构为分体式结构设置,锚板机构包括第一锚板和第二锚板,第一锚板和第二锚板的相接侧均设置有加固夹座,第一锚板和第二锚板通过加固夹座套接支撑设置于混凝土桩柱的外部,第一锚板和第二锚板的底部设置有定锚螺柱和膨胀筒套,地基加固机构采用外部支架式的加固方式,将锚板机构设置为分体式,构成锚板式的支撑加固结构,可对混凝土桩柱与地基的连接处进行支撑加固,结构简单可靠,且安装时不需要对混凝土桩柱连接处的地基进行挖掘,大大降低了加固机构的安装难度与施工时间且安装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使用便利性,利于加固施工效率的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陈坚,高尧琪,廖德芳,陈远新,姚国海,陈忠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新拓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