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红层浅层土质滑坡的群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3677发布日期:2023-09-27 17:3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红层浅层土质滑坡的群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群桩结构,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治红层浅层土质滑坡的群桩结构。


背景技术:

1、地震荷载作用下,桩基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由于群桩效应的影响,群桩中各桩基的承载力相比单桩要小的多,并且由于边缘效应和影子效应的影响范围不同,前排桩(加载方向前的第一排桩基)水平承载力相比其他各排桩是最大的,而其余各排桩水平承载力相比单桩来说下降更多,群桩结构广泛用于防治红层浅层滑坡。

2、授权公告号为cn202881964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治滑坡的群桩结构,该实用新型的主抗滑桩能够确保滑坡的整体稳定性,次抗滑桩能够避免滑桩间土的挤出破坏,采用主、次抗滑桩结构体系,可以在保证滑坡稳定的前提下,有效增大主抗滑桩的间距,节约工程成本;

3、该结构在使用时,钢套管外侧与孔壁之间的间隙用边坡自然土回填,接着继续进行混凝土,但是用于软弱夹层(红层浅层土质)时,回填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溜桩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治红层浅层土质滑坡的群桩结构,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治红层浅层土质滑坡的群桩结构,包括三个钢管桩以及三个支撑组件,三个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承台、插杆以及第一侧板,三个所述插杆分别与三个承台固定连接,三个所述第一侧板分别与三个承台固定连接;

3、三个所述钢管桩上均开设有多个卡槽,多个所述卡槽内部均活动设有卡块,且多个所述卡块分别与三个承台固定连接。

4、进一步的,三个所述承台内部均设有缓冲垫,三个所述缓冲垫分别与三个钢管桩相接触。

5、进一步的,三个所述支撑组件之间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三个安装框、连接板以及三个固定螺栓,所述连接板与三个安装框之间分别通过三个固定螺栓相固定。

6、进一步的,三个所述安装框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框,且三个所述固定螺栓分别位于三个防护框内部。

7、进一步的,三个所述安装框顶部以及底部均设有第二侧板,多个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与三个承台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三个所述承台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板,其中三个限位板分别位于三个安装框内部。

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承台放在红层浅层上,且插杆深深插入红层浅层内部,然后将钢管桩与承台对准,打入钢管桩并使其延伸入承台内,承台对钢管桩进行支撑、限位,操作简单,回填的过程中不易出现溜桩的现象;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安装框放在承台一侧,限位板防止安装框水平移动,同理安装另两个承台,通过三个安装框使得三个承台相连接,同时将连接板放在三个安装框之间,然后通过三个固定螺栓使得连接板与三个安装框相固定,从而提高三个承台之间的稳定性,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治红层浅层土质滑坡的群桩结构,包括三个钢管桩(1)以及三个支撑组件(2),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支撑组件(2)均包括承台(201)、插杆(202)以及第一侧板(203),三个所述插杆(202)分别与三个承台(201)固定连接,三个所述第一侧板(203)分别与三个承台(20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红层浅层土质滑坡的群桩结构,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承台(201)内部均设有缓冲垫(4),三个所述缓冲垫(4)分别与三个钢管桩(1)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红层浅层土质滑坡的群桩结构,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支撑组件(2)之间设有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三个安装框(301)、连接板(302)以及三个固定螺栓(303),所述连接板(302)与三个安装框(301)之间分别通过三个固定螺栓(303)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治红层浅层土质滑坡的群桩结构,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安装框(301)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框(304),且三个所述固定螺栓(303)分别位于三个防护框(304)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治红层浅层土质滑坡的群桩结构,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安装框(301)顶部以及底部均设有第二侧板(204),多个所述第二侧板(204)分别与三个承台(20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红层浅层土质滑坡的群桩结构,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承台(20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板(205),其中三个限位板(205)分别位于三个安装框(301)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红层浅层土质滑坡的群桩结构,具体涉及群桩结构技术领域,包括三个钢管桩以及三个支撑组件,三个支撑组件均包括承台、插杆以及第一侧板,三个插杆分别与三个承台固定连接,三个第一侧板分别与三个承台固定连接,三个钢管桩上均开设有多个卡槽,多个卡槽内部均活动设有卡块,且多个卡块分别与三个承台固定连接,三个支撑组件之间设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三个安装框、连接板以及三个固定螺栓。本技术通过将承台放在红层浅层上,且插杆深深插入红层浅层内部,然后将钢管桩与承台对准,打入钢管桩并使其延伸入承台内,承台对钢管桩进行支撑、限位,操作简单,回填的过程中不易出现溜桩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李泽潭,黄学,肖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宜宾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