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建筑的抗水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21176发布日期:2023-10-22 09:31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建筑的抗水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的,特别涉及一种地下室建筑的抗水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1、抗水板的主要功能是地下室防水,一般上部柱墙等承重构件下还有独基、条基等基础构件,抗水板不是作为承重构件,而是把受力的独基联系成一个整体,增加结构的整体性能,抗水板上通常还会设置防水挡墙,在抗水板的施工中,需要先安装抗水板的模板,然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抗水板模板的安装中,其四周模板的安装和加固非常重要,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对此处模板的加固是利用螺杆来进行加固,但是仅利用螺杆来加固产生的固定效果比较差,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爆模的情况,极大地影响了施工进度;

2、专利号为“cn201920604742.3”的一种抗水板四周模板的安装结构,其包括基础垫层,基础垫层上设置有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第一模板垂直于第二模板设置,第二模板的高度高于第一模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设置有多个固定管,固定管的整体形状呈“l”形,“l”形的固定管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固定管上设置有用于将固定管固定至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的第一固定件,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固效果更好的效果;

3、上述技术方案虽然在使用期间,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其仅仅依靠固定管进行加固,整体加固能力较差,使用过程中稳定性不足,加固结构极为简单,同时其采用焊接式安装,整体安装较为繁琐,并且后续检修修补拆装较为不便,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室建筑的抗水板安装结构,以解决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其仅仅依靠固定管进行加固,整体加固能力较差,使用过程中稳定性不足,加固结构极为简单,同时其采用焊接式安装,整体安装较为繁琐,并且后续检修修补拆装较为不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地下室建筑的抗水板安装结构,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顶部前后左侧和前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所述安装板通过固定螺杆分别安装有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组件,所述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外侧等间距设有加固机构,所述第二模板的背面左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部设有加固轴,所述第一模板的右侧前端等间距设有加固环,所述加固轴的下端插接于加固环的内侧。

4、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固机构包括侧板和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等间距开设于安装板的外端内侧,所述侧板的两端均设有加固螺栓,所述加固螺栓的内端螺纹连接于限位孔内侧。

5、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板的俯视形状为l形,所述侧板设置为不锈钢板。

6、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固机构还包括滑槽和加固条,所述滑槽开设于第二模板的正面,所述加固条滑动连接于第一模板的背面左侧,所述加固条滑动连接于滑槽内侧。

7、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凸字型,所述加固条的横截面形状也设置为凸字型。

8、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组件包括顶板和第三模板,所述顶板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顶部,所述顶板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杆,所述第三模板的左侧和连接螺杆的右端转动连接。

9、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模板的外侧等间距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端部贯穿第三模板,所述安装孔贯穿第三模板。

10、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内侧均固定安装有加固架,所述加固架的侧面形状为直角梯形。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第一、通过设置安装组件,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期间,可通过第三模板贴合到防水挡板上,此时通过螺栓安装到螺纹孔内连接防水挡板,进而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期间防水挡墙可以与抗水板一起成型,提高了防水挡墙的防水效果,方便本安装结构和防水挡墙连接,提高了本安装结构的使用便捷性;

13、第二、通过设置加固机构,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期间,可通过侧板贴合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拐角处,此时通过扭动加固螺栓插接到限位孔内侧,此时便可将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进行连接加固,使用过程中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外侧均通过安装板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从而达到了较好的稳定性;

14、第三、本连接机构在使用期间,可通过将加固条插接到滑槽内侧,进而便可将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相互连结,进而进一步的提高了安装稳定性,同时其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加固架辅助对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内侧辅助进行加固,进而配合滑块和滑槽相互抵触,使得本安装机构整体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并且本安装机构的安装板、第一模板、第二模板以及侧板相配合采用螺栓安装,使得本安装结构整体便于拆装,使用过程中,可通过连接架底部的加固轴插接到加固环的内侧,进而便可进一步的对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进行加固,进一步的提高了稳定性,方便本模板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室建筑的抗水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所述基层(1)的顶部前后左侧和前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3),所述安装板(2)通过固定螺杆(3)分别安装有第一模板(4)和第二模板(5),所述第一模板(4)和第二模板(5)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组件(6),所述的第一模板(4)和第二模板(5)的外侧等间距设有加固机构(7),所述第二模板(5)的背面左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9),所述连接架(9)的底部设有加固轴(10),所述第一模板(4)的右侧前端等间距设有加固环(11),所述加固轴(10)的下端插接于加固环(11)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建筑的抗水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7)包括侧板(71)和限位孔(72),所述限位孔(72)等间距开设于安装板(2)的外端内侧,所述侧板(71)的两端均设有加固螺栓(73),所述加固螺栓(73)的内端螺纹连接于限位孔(72)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建筑的抗水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71)的俯视形状为l形,所述侧板(71)设置为不锈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建筑的抗水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7)还包括滑槽(74)和加固条(75),所述滑槽(74)开设于第二模板(5)的正面,所述加固条(75)滑动连接于第一模板(4)的背面左侧,所述加固条(75)滑动连接于滑槽(74)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建筑的抗水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74)的横截面形状为凸字型,所述加固条(75)的横截面形状也设置为凸字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建筑的抗水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6)包括顶板(61)和第三模板(62),所述顶板(61)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模板(4)和第二模板(5)的顶部,所述顶板(61)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杆(63),所述第三模板(62)的左侧和连接螺杆(63)的右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建筑的抗水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模板(62)的外侧等间距开设有安装孔(64),所述安装孔(64)的端部贯穿第三模板(62),所述安装孔(64)贯穿第三模板(6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建筑的抗水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4)和第二模板(5)的内侧均固定安装有加固架(8),所述加固架(8)的侧面形状为直角梯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建筑的抗水板安装结构,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顶部前后左侧和前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所述安装板通过固定螺杆分别安装有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加固条插接到滑槽内侧,进而便可将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相互连结,进而进一步的提高了安装稳定性,同时其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加固架辅助对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内侧辅助进行加固,进而配合滑块和滑槽相互抵触,使得本安装机构整体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并且本安装机构的安装板、第一模板、第二模板以及侧板相配合采用螺栓安装,使得本安装结构整体便于拆装,方便本模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金,肖体昌,乔金龙,陈平,杨欣源,夏蔺,孙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华西宜宾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