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方回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5388发布日期:2023-09-13 21:53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方回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土方回填装置。


背景技术:

1、土方回填是指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所挖设的地基进行填土,土方回填通常包括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夯实)、检验密实度等步骤,为保证土方回填的质量,夯实是土方回填过程中的重要步。

2、现有的回填装置土方内的石块跟随土方一同落下,而部分体积较大的石块如果直接进行回填,不仅会因回填不实而损伤管道,且落下时也会对管道造成碰伤,并且由于输水管道挖的坑一般比较窄,土方直接从运土车上倒入会有很多土无法进入坑内,需要人工再将漏出的土铲入坑内,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方回填装置,可以对回填装置土方内的石块进行过滤,避免对管道造成碰伤。

2、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方回填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上表面连接漏沙机构,所述漏沙机构位于所述车体的一端,所述车体的另一端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设有夯土机构,所述漏沙机构包括倒梯形的漏板,所述漏板的上方设有进沙口,所述漏板的下方设有出沙口,所述漏板的一表面贯穿设有过滤槽,所述过滤槽内活动连接过滤板。

3、优选的:所述过滤槽呈倾斜设置,所述漏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清理槽,所述清理槽呈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清理槽内活动连接清理板,所述清理板位于所述过滤槽较低的一端。

4、优选的:所述车体的下表面上设有滚轮。

5、优选的:所述活动槽呈竖直设置,所述夯土机构包括限位板、上下环、夯机和限位槽,所述活动槽内活动连接所述上下环,所述上下环的表面连接所述夯机,所述车体的表面水平贯穿设有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穿过所述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抵在所述上下环的下表面。

6、优选的:所述滚轮采用振动轮。

7、优选的:所述活动槽的截面形状呈t形。

8、优选的:所述过滤板采用不锈钢材质。

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10、1)车体的上表面连接漏沙机构,漏沙机构包括倒梯形的漏板,漏板的上方设有进沙口,漏板的下方设有出沙口,漏板的一表面贯穿设有过滤槽,过滤槽内活动连接过滤板,方便过滤需要回填的泥土,避免回填的泥土中含有较为尖锐的硬物,导致硬物挤压预埋的管道,造成管道的破损;

11、2)在车体的下表面上设有滚轮,滚轮采用振动轮,方便在移动车体时,滚轮能对预埋的区域进行初步压实,同时在车体的另一端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设有夯土机构,夯土机构方便对回填的泥土进行进一步的夯实。



技术特征:

1.一种土方回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上表面连接漏沙机构,所述漏沙机构位于所述车体(1)的一端,所述车体(1)的另一端设有活动槽(5),所述活动槽(5)内设有夯土机构(4),所述漏沙机构包括倒梯形的漏板(3),所述漏板(3)的上方设有进沙口(301),所述漏板(3)的下方设有出沙口(302),所述漏板(3)的一表面贯穿设有过滤槽(10),所述过滤槽(10)内活动连接过滤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方回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槽(10)呈倾斜设置,所述漏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清理槽(12),所述清理槽(12)呈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清理槽(12)内活动连接清理板(13),所述清理板(13)位于所述过滤槽(10)较低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方回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下表面上设有滚轮(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方回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5)呈竖直设置,所述夯土机构(4)包括限位板(6)、上下环(7)、夯机(8)和限位槽(9),所述活动槽(5)内活动连接所述上下环(7),所述上下环(7)的表面连接所述夯机(8),所述车体(1)的表面水平贯穿设有所述限位槽(9),所述限位槽(9)穿过所述活动槽(5),所述活动槽(5)内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6),所述限位板(6)抵在所述上下环(7)的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方回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2)采用振动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方回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5)的截面形状呈t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方回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11)采用不锈钢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土方回填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上表面连接漏沙机构,所述漏沙机构位于所述车体的一端,所述车体的另一端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设有夯土机构,所述漏沙机构包括倒梯形的漏板,所述漏板的上方设有进沙口,所述漏板的下方设有出沙口,所述漏板的一表面贯穿设有过滤槽,所述过滤槽内活动连接过滤板,方便过滤需要回填的泥土,避免回填的泥土中含有较为尖锐的硬物,导致硬物挤压预埋的管道,造成管道的破。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文,高成宾,宋培星,严冬,顾圣炜,宋羡,韩立勤,范涛,徐海俊,王晔杰,王泽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