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动力触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82485发布日期:2023-11-18 01:51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型动力触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地质探测,特别涉及一种重型动力触探装置。


背景技术:

1、动力触探原理是一种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它利用钻杆的重力和冲击力,通过钻杆与地层的接触,观察和记录地层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征,从而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分布情况。目前常见的动力触探装置由探杆和穿心锤组成,探杆底部设置有探头,探杆中部有用于承载穿心锤的锤座,使用时需要至少两人进行操作,较为不便。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6739548u提供了一种动力触探仪,其使用的支撑装置,在使用前后均需要进行拆卸,使用不便且难于移动,在进行动力触探检测时,往往要对多个点位进行检测,因此需要一种易于移动的动力触探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移动的重型动力触探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探杆与穿心锤,探杆上设置有探头与锤座,包括圆柱型框架,所述的圆柱型框架包括圆形框架、限位结构,圆形框架有两个,两个圆形框架通过横向连接架连接,限位结构设置在两个圆形框架上,限位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限位槽,限位槽沿圆形框架的直径设置,探杆上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与探杆相互垂直,限位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限位槽内。

3、优选的,所述的限位杆穿过锤座且与锤座固定相连。限位杆与锤座限制在同一高度,提供更好的限位效果的同时,还可以防止影响穿心锤的上下位移与探杆进入地面。

4、优选的,包括限位环,所述的限位环设置在探杆上,所述的限位杆穿过限位环且与限位环固定连接。限位环可以限制穿心锤每次抬起的高度一定,可以提高测试的精准度,此外设置两个限位杆可以保证探杆与限位槽一直平行,使得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只要保证限位槽与地面垂直,就可以使探杆与地面一直垂直,限位槽与圆柱型框架相对固定,所以只要固定圆柱型框架,就可以确保探杆与地面垂直。

5、优选的,所述的限位杆两端分别设置有膨胀部,两个膨胀部分别恰好位于两个限位槽的外侧。膨胀部用于限定限位杆不能左右移动,使探杆在测试过程中可以一直与地面保持垂直。

6、优选的,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梁,每个圆形框架上设置有两个平行的限位梁,两个平行的限位梁之间即形成所述的限位槽。

7、优选的,所述的圆柱型框架包括支撑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接地支架,所述的接地支架与限位梁旋转连接,接地支架具有与限位梁贴紧和与限位梁垂直两种状态。进行检测时使接地支架与限位梁垂直,为圆柱型框架提供支撑,用以保证在测试过程中使限位槽一直与地面垂直,进而保证探杆在测试过程中一直与地面垂直;在检测结束后,将接地支架收至于限位梁贴紧,防止接地支架影响圆柱型框架的移动。

8、优选的,所述的接地支架有四个。四个接地支架分别与四个限位梁连接,为圆柱型框架提供更好的支撑效果。

9、优选的,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杆,所述的固定杆一端与圆形框架旋转连接,固定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螺母,圆形框架和接地支架上均设置有与螺母配合的螺孔,固定杆具有只与圆形框架固定连接和两端分别与圆形框架、接地支架固定连接两种状态。进行检测时将固定杆上的螺母与接地支架上的螺孔配合,使固定杆两端分别与圆形框架、接地支架固定连接,形成近似于三角形的稳定架构,使支撑装置可以起到更好的支撑效果。在检测完成后,接触螺母与接地支架上螺孔的配合,然后使螺母与圆形框架上的螺孔配合,使固定杆两端均与圆形框架固定连接,防止固定杆影响圆柱型框架的移动。

10、优选的,所述的圆形框架与限位梁之间设置有加强梁,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圆形框架和限位梁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的限位梁上设置有刻度。可以通过膨胀块的移动距离得到探杆伸入地下的距离,以便更加直观的获得检测数据,并有利于数据的记录与计算。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限位杆置于限位槽内,并使探杆与限位槽均与地面垂直,然后进行动力触探测试,测试完毕后取出探杆与穿心锤,滚动圆柱型框架至下个待检测地点,并通过拖动来微调位置,即可进行测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便于移动,单人即可完成检测与移动操作且省时省力。



技术特征:

1.一种重型动力触探装置,包括探杆与穿心锤,探杆上设置有探头与锤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型框架,所述的圆柱型框架包括圆形框架、限位结构,圆形框架有两个,两个圆形框架通过横向连接架连接,限位结构设置在两个圆形框架上,限位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限位槽,限位槽沿圆形框架的直径设置,探杆上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与探杆相互垂直,限位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限位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动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杆穿过锤座且与锤座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动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环,所述的限位环设置在探杆上,所述的限位杆穿过限位环且与限位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动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杆两端分别设置有膨胀部,两个膨胀部分别恰好位于两个限位槽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动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梁,每个圆形框架上设置有两个平行的限位梁,两个平行的限位梁之间即形成所述的限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型动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型框架包括支撑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接地支架,所述的接地支架与限位梁旋转连接,接地支架具有与限位梁贴紧和与限位梁垂直两种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型动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杆,所述的固定杆一端与圆形框架旋转连接,固定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螺母,圆形框架和接地支架上均设置有与螺母配合的螺孔,固定杆具有只与圆形框架固定连接和两端分别与圆形框架、接地支架固定连接两种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型动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地支架有四个。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型动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框架与限位梁之间设置有加强梁,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圆形框架和限位梁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重型动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梁上设置有刻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型动力触探装置,涉及地质探测,特别涉及一种重型动力触探装置,包括探杆与穿心锤,探杆上设置有探头与锤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型框架,所述的圆柱型框架包括圆形框架、限位结构,圆形框架有两个,两个圆形框架通过横向连接架连接,限位结构设置在两个圆形框架上,限位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限位槽,限位槽沿圆形框架的直径设置,探杆上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与探杆相互垂直,限位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限位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便于移动,单人即可完成检测与移动操作且省时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赵继鹏,高孟,杨宝华,陈继兴,闫振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泉建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