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刮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2713发布日期:2023-12-29 22:2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刮泥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淤泥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刮泥器。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人们对周边生活环境和生存空间质量都非常关注。面对日益恶化的各种环境,改善和治理的呼声越来越高。其中水体环境的保护和治污尤显突出。城市及其周围地区各种水体环境(包括水库、湖泊、河道、沟渠等)由于治理难度大,多年未治理使得大量淤泥沉积于水底,严重影响水体环境,使得水质变黑发臭,扰民问题时有发生。

2、水体清淤是将河道、湖泊等的淤泥从水底切削、收集、抽取、输送至特定的地区集中进行环保处理的全过程。淤泥中的污染物主要分布在底泥浅层0~20厘米的区域的浮泥以及流泥中,上部呈浆状(浮泥),下部呈流塑状(流泥),有臭味,一般呈黑色或灰黑色,地质沉积年代较新,有机质沉积速度快,为近几十年人类活动(富营养化或围隔养殖)对水环境影响的产物。此部分淤泥呈现推移质特征,极易在风浪、风吹流等综合动力因素作用下被掀起,并在风力助推作用下,向下风向聚集。

3、现有的底泥清淤技术主要有水利冲刷+泵吸、挖泥+吹填/船运、搅吸等技术,上述技术在实施过程中不但存在搅动底泥,加速淤泥中的营养盐向水体中释放的危害,清出的淤泥需要脱水、堆放和填埋还占用土地资源,易造成二次污染,甚至在乏科学认知和深入调研的情况下,把底泥挖出来清理掉,打破原有湖床河道水生态系统。

4、针对上述弊端,有提出采用在需要底泥清淤出开挖一定数量及深度的淤泥捕获沟渠,通过自然水动力带动的浮泥、流泥经过沟渠时跌落到沟渠底部,例如文献号为cn11171961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水底底泥封闭清淤装置及方法,此法虽然减少了清淤过程中底泥扰动的程度,但在某些风浪较小或是深度较深的湖体或河体中,水体底泥流动性较小,通过实验室水槽模拟实验,在这种自然环境下淤泥捕获沟渠内每日约可以沉降不到1cm的淤泥,全部填满基本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清淤效率极其低下。

5、目前还尚未有专用于风浪较小或是深度较深的湖体或河体中的淤泥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刮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可调节的刮泥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半框型,所述本体后端两侧可旋转地设置活动轮,所述本体前端设置前杆,所述前杆用于连接钢缆,所述本体后端设置刮泥板,所述刮泥板近端延伸出所述本体。

4、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后端两侧分别设置一列第一调节孔,所述刮泥板两侧对应开设第二调节孔,通过至少四个螺钉穿过第二调节孔与第一调节孔螺纹连接固定本体与刮泥板。

5、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轮之间连接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本体两侧。

6、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两侧分别设置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卡设轴承,所述转轴穿过轴承。

7、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轮表面环形设置若干加劲齿,所述加劲齿与转轴平行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本体表面远端设置若干透水孔。

9、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前端具有斜边。

10、进一步的,所述前杆中间开设通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2、(一)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的刮泥器,船体上的卷扬机收紧钢缆,通过钢缆拉拽刮泥器,刮泥器的活动轮在底泥上滚动,同时刮泥板刮取湖体或河体底部淤泥并推入提前设置好的陷阱管中,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刮泥效率高。

13、(二)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后端两侧分别设置一列第一调节孔,所述刮泥板两侧对应开设第二调节孔,根据探测出的淤泥厚度调整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的对应位置,以调节刮板的高度,提高刮泥总量。

14、(三)进一步的,通过在刮泥器两侧可旋转地设置活动轮,便于刮泥器在淤泥表面行走,避免刮泥器卡入淤泥中无法拖动,所述活动轮表面环形等距间隔设置六片加劲齿,所述加劲齿与转轴平行设置,加劲齿使得刮泥器在被钢缆牵引时更容易拖动。

15、(四)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前端具有斜边,通过减少两侧阻挡以避免刮泥器变形,同时设置斜边可以避免刮泥器被湖体或河体底部石块卡住。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的刮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半框型,所述本体后端两侧可旋转地设置活动轮,所述本体前端设置前杆,所述前杆用于连接钢缆,所述本体后端设置刮泥板,所述刮泥板近端延伸出所述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刮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后端两侧分别设置一列第一调节孔,所述刮泥板两侧对应开设第二调节孔,通过螺钉穿过第二调节孔与第一调节孔螺纹连接固定本体与刮泥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刮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轮之间连接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本体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刮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两侧分别设置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卡设轴承,所述转轴穿过轴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刮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轮表面环形设置若干加劲齿,所述加劲齿与转轴平行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刮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表面远端设置若干透水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刮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前端具有斜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刮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杆中间开设通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的刮泥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半框型,所述本体后端两侧可旋转地设置活动轮,所述本体前端设置前杆,所述前杆用于连接钢缆,所述本体后端设置刮泥板,所述刮泥板近端延伸出所述本体。船体上的卷扬机收紧钢缆,通过钢缆拉拽刮泥器,刮泥器的活动轮在底泥上滚动,同时刮泥板刮取湖体或河体底部淤泥并推入提前设置好的陷阱管中,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刮泥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韩曙光,胡明明,徐淳,叶翔,潘正国,朱伟,孙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