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装配式十字形钢骨架岩石群锚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4090发布日期:2023-11-23 00:21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电线路装配式十字形钢骨架岩石群锚基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装配式十字形钢骨架岩石群锚基础。


背景技术:

1、输电线路有着路径长、跨越区域广,沿线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因此有时线路不可避免地要经过丘陵山地等地形较陡峭、交通运输不方便的地区。

2、传统的山区输电工程基础施工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材料,混凝土一般采用现场搅拌的方法,砂石、水泥、水等物料运输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需要很长时间养护,这导致基础施工周期长。

3、在基础建设过程中,由于基础承台和立柱高度的限制,必须开挖一定深度的基坑,这导致开挖量大、同时对周围环境也有较大影响,环水保效益差。

4、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国内电力行业的发展,亟需开发一种新型基础形式,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装配式十字形钢骨架岩石群锚基础,以克服现有技术的基础材料消耗量大、施工周期长、土石方开挖量大和环水保效益差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输电线路装配式十字形钢骨架岩石群锚基础,包括十字形钢骨架、钢立柱、岩石基体、抗剪钢管、锚筋和变截面锚孔,所述十字形钢骨架设置在岩石基体上,所述钢立柱与十字形钢骨架通过安装螺栓相连接,变截面锚孔设置在十字形钢骨架下方的岩石基体上,抗剪钢管和锚筋设置在变截面锚孔中,抗剪钢管布置在变截面锚孔的上侧,锚筋穿过十字形钢骨及抗剪钢管伸入变截面锚孔下侧内。

4、十字形钢骨架包括第一双腹板型钢构件、第二双腹板型钢构件、第三双腹板型钢构件、连接件和高强螺栓;第一双腹板型钢构件中部两侧设置有两个外伸短梁第一短梁和第二短梁,第一短梁与第二双腹板型钢构件之间、第二短梁与第三双腹板型钢构件之间均通过连接件及螺栓相连接。

5、钢立柱包括方钢管、上端板和下端板,方钢管的上端与上端板相连接,方钢管的下端与下端板相连接,下端板通过安装螺栓固定于第一双腹板型钢构件上。

6、变截面锚孔上段的内径大于变截面锚孔下段的内径,变截面锚孔上段为微型桩结构。

7、抗剪钢管包括圆钢管和端板,端板固定连接于圆钢管的上端,圆钢管插入于所述变截面锚孔内,端板与十字形钢骨架相连接。

8、端板通过4个固定螺栓与十字形钢骨架下翼缘连接。

9、第一双腹板型钢构件、第二双腹板型钢构件、第三双腹板型钢构件上均预留锚筋孔,锚筋孔双侧布置横向加劲肋。

10、锚筋的自由端穿过十字形钢骨架上的锚筋孔后通过螺母与十字形钢骨架上翼缘连接,螺母与十字形钢骨架上翼缘之间设置有钢垫块。

11、上端板上连接有塔脚支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十字形钢骨架岩石群锚基础,包括十字形钢骨架、钢立柱、岩石基体、抗剪钢管、锚筋和变截面锚孔,将装配式钢结构与岩石锚杆基础结合起来,用钢骨架和钢立柱代替了传统的混凝土承台和混凝土立柱,实现了装配化、工厂化、标准化,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约基础建设材料量。施工时仅需在上部覆土层上,挖一个十字形的基坑,与传统输电线路基础相比,减小了土石方开挖量,满足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要求,节省了工程造价;装配式钢骨架群锚基础能充分利用岩石自身的抗剪切性能,很好地抵抗水平荷载。



技术特征:

1.一种输电线路装配式十字形钢骨架岩石群锚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十字形钢骨架(16)、钢立柱(6)、岩石基体(9)、抗剪钢管(17)、锚筋(12)和变截面锚孔(15),所述十字形钢骨架(16)设置在岩石基体(9)上,所述钢立柱(6)与十字形钢骨架(16)通过安装螺栓相连接,变截面锚孔(15)设置在十字形钢骨架(16)下方的岩石基体(9)上,抗剪钢管(17)和锚筋(12)设置在变截面锚孔(15)中,抗剪钢管(17)布置在变截面锚孔(15)的上侧,锚筋(12)穿过十字形钢骨架(16)及抗剪钢管(17)伸入变截面锚孔(15)下侧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装配式十字形钢骨架岩石群锚基础,其特征在于,十字形钢骨架(16)包括第一双腹板型钢构件(1)、第二双腹板型钢构件(2)、第三双腹板型钢构件(3)、连接件(4)和螺栓(5);第一双腹板型钢构件(1)中部两侧设置有两个外伸短梁第一短梁(22)和第二短梁(23),第一短梁(22)与第二双腹板型钢构件(2)之间、第二短梁(23)与第三双腹板型钢构件(3)之间均通过连接件(4)及螺栓(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装配式十字形钢骨架岩石群锚基础,其特征在于,钢立柱(6)包括方钢管(19)、上端板(20)和下端板(21),方钢管(19)的上端与上端板(20)相连接,方钢管(19)的下端与下端板(21)相连接,下端板(21)通过安装螺栓固定于第一双腹板型钢构件(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装配式十字形钢骨架岩石群锚基础,其特征在于,变截面锚孔(15)上段的内径大于变截面锚孔(15)下段的内径,变截面锚孔(15)上段为微型桩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装配式十字形钢骨架岩石群锚基础,其特征在于,抗剪钢管(17)包括圆钢管(10)和端板(11),端板(11)固定连接于圆钢管(10)的上端,圆钢管(10)插入于所述变截面锚孔(15)内,端板(11)与十字形钢骨架(16)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装配式十字形钢骨架岩石群锚基础,其特征在于,端板(11)通过4个固定螺栓与十字形钢骨架(16)下翼缘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装配式十字形钢骨架岩石群锚基础,其特征在于,第一双腹板型钢构件(1)、第二双腹板型钢构件(2)、第三双腹板型钢构件(3)上均预留锚筋孔,锚筋孔双侧布置横向加劲肋(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装配式十字形钢骨架岩石群锚基础,其特征在于,锚筋(12)的自由端穿过十字形钢骨架(16)上的锚筋孔后通过螺母(13)与十字形钢骨架(16)上翼缘连接,螺母(13)与十字形钢骨架(16)上翼缘之间设置有钢垫块(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装配式十字形钢骨架岩石群锚基础,其特征在于,上端板(20)上连接有塔脚支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装配式十字形钢骨架岩石群锚基础,包括十字形钢骨架、钢立柱、岩石基体、抗剪钢管、锚筋和变截面锚孔,所述十字形钢骨架设置在岩石基体上,变截面锚孔设置在十字形钢骨架下方的岩石基体上,抗剪钢管和锚筋设置在变截面锚孔中,抗剪钢管布置在变截面锚孔的上段,锚筋穿过抗剪钢管伸入变截面锚孔下端,将装配式钢结构与岩石锚杆基础结合起来,用钢骨架和钢立柱代替了传统的混凝土承台和混凝土立柱,实现了装配化、工厂化、标准化,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约基础建设材料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成,王洪峰,蒙春玲,朱晓东,崔瑞,田宇,王金龙,李志强,张斌,孟繁为,王浩,牛克想,闫芳芳,王锐,张继亮,彭海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