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压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58628发布日期:2023-11-23 04:4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压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钻机,具体为一种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压灌装置。


背景技术:

1、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7782057u,公开日期为2022-11-11,公开了一种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压灌装置,包括设置在动力装置侧端上的第一连接管、设置在储料装置侧端上的第二连接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的压灌管、设置在所述动力装置侧端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下端的平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平板上并用于固定所述压灌管的限位单元。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压灌管、平板、以及限位单元的方式,保证了压灌装置输送混凝土浆液的稳定性,提高了提钻浇筑混凝土施工时的成桩效果,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但是,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虽然能使压灌管在靠近动力装置处的一部分管体保持水平,但压灌管弯曲时,压灌管与固定板之间的接触部位存在磨损,从而会缩短压灌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压灌装置,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压灌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和储料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储料装置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灌管,所述动力装置上设置有支撑机构。

4、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压灌管之间相适配,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机构连接在动力装置上,所述固定机构上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压块。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外螺筒,所述外螺筒固定连接在动力装置,所述外螺筒上螺纹连接有固定筒。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筒与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与弹簧之间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块靠近压灌管的一侧设置呈弧面。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和固定板均设置有三个,所述弹簧和固定板之间交错设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所述压块与压灌管处于接触状态。

10、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压灌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申请通过利用固定杆包裹在第一连接管和压灌管的外部,可以加固第一连接管和压灌管之间的连接处,避免第一连接管和压灌管的连接关系发生脱落,也能使压灌管在靠近动力装置处的一部分管体保持水平,同时,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弹簧、连接块和压块的配合使用,在压灌管发生弯曲时,可降低压灌管和第一连接管之间的接触部位的磨损。

13、(2)、本申请通过外螺筒和固定筒的配合使用,便于对支撑机构进行安装。



技术特征:

1.一种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压灌装置,包括动力装置(1)和储料装置(2),所述动力装置(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管(3),所述储料装置(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管(4),所述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4)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灌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1)上设置有支撑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压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64)包括外螺筒(641),所述外螺筒(641)固定连接在动力装置(1),所述外螺筒(641)上螺纹连接有固定筒(6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压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642)与固定板(6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642)与弹簧(65)之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压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67)靠近压灌管(5)的一侧设置呈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压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65)和固定板(63)均设置有三个,所述弹簧(65)和固定板(63)之间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压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67)与压灌管(5)处于接触状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压灌装置,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压灌管之间相适配,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机构连接在动力装置上,所述固定机构上连接有弹簧,涉及钻机技术领域,本申请通过利用固定杆包裹在第一连接管和压灌管的外部,可以加固第一连接管和压灌管之间的连接处,避免第一连接管和压灌管的连接关系发生脱落,也能使压灌管在靠近动力装置处的一部分管体保持水平,同时,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弹簧、连接块和压块的配合使用,在压灌管发生弯曲时,可降低压灌管和第一连接管之间的接触部位的磨损。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政,王旭,张子君,刘贵禄,钱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