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烈度区抗地基液化的刚性吸水圆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22756发布日期:2023-11-22 17:4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烈度区抗地基液化的刚性吸水圆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抗地基液化加固,涉及一种应用于存在液化风险的地基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烈度区抗地基液化的刚性吸水圆桩。


背景技术:

1、地震时饱和砂土地基会发生液化现象,造成建筑物地基失效,发生建筑物下沉、倾斜甚至倒塌等现象。也就是,在地震条件下,孔隙水压力因土体排水性能差,孔隙水无法及时排出而逐渐上升,当增长的超静水孔隙大于土体有效应力时,土体发生液化,土体结构受剪切破坏,导致地面沉降,地表冒水喷砂,土体发生流滑及侧向扩展。

2、具有透水能力的桩体加固地基抗液化效果最显著。通常采用碎石桩法加固处理饱和砂土地基,提高复合地基的抗液化性能。但碎石桩一类的散体桩,虽然透水性好,能有效抑制土体液化,可是自身抗剪能力弱,地震时不能承受地震的水平剪力。而在地震条件下,刚性桩能承受地震的水平剪力,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但是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地震往往伴随着土体液化,刚性桩由于不具有透水性,使其抗液化效果弱。现有技术中少有既能满足透水性要求,又具有抗剪力强的地基桩,无法适用于高烈度区域。

3、专利《一种高烈度区抗砂土液化透水桩模具以及透水桩》(cn217438898u)公开了一种高烈度区抗砂土液化透水桩,包括同轴共线设置的透水桩本体和碎石桩,沿碎石桩方向倾斜设置有若干沥青斜柱,地震条件下,孔隙水会出现向土体表面流动的情况,直至排出土层,当孔隙水经过该桩体附近时,会通过透水桩表面的透水沥青斜柱流入碎石桩,进而通过碎石桩的碎石流到桩底,实现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从而抑制土体液化。

4、但是,该专利公开的透水桩的核心依然是碎石桩,不能同时满足透水性和抗剪力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烈度区抗地基液化的刚性吸水圆桩,能同时满足透水性和抗剪力的要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烈度区抗地基液化的刚性吸水圆桩,包括从外向里、同轴依次设置的外壳、钢网制成的滤水层、吸水海绵制成的倒置的桶形的吸水层、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支撑层和螺纹钢制成的芯体;

3、外壳为倒置的钢桶,外壳顶板上加工有连接孔和若干个出水孔,芯体上端伸入该连接孔内,并与外壳固接,外壳侧壁上加工有多个进水孔。

4、本实用新型刚性吸水圆桩设置吸水海绵层实现高吸水性与透水性,可以大幅度提高刚性吸水桩的排水效率。采用螺纹钢芯和带孔薄壁钢筒大幅提高桩体的抗剪强度至6~8mpa,可以有效抵御高烈度区地震带来的剪切力。设置的钢网层既能能起到滤砂透水作用,也能起到保护吸水海绵层的作用,提高刚性吸水桩的使用寿命至50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烈度区抗地基液化的刚性吸水圆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外向里、同轴依次设置的外壳(1)、钢网制成的滤水层(2)、吸水海绵制成的倒置的桶形的吸水层(3)、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支撑层(4)和螺纹钢制成的芯体(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烈度区抗地基液化的刚性吸水圆桩,其特征在于,滤水层(2)顶面与外壳(1)顶板下表面相平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烈度区抗地基液化的刚性吸水圆桩,其特征在于,吸水层(3)顶板上表面与外壳(1)顶部下表面相接触,吸水层(3)顶板下表面与支撑层(4)顶面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烈度区抗地基液化的刚性吸水圆桩,包括从里向外、同轴依次设置的芯体、支撑层、吸水层、滤水层和外壳;外壳为倒置的钢桶,外壳与芯体固接,外壳顶板上有若干个出水孔,外壳侧壁上有多个进水孔;吸水层为吸水海绵制成的倒置的吸水海绵桶,芯体采用螺纹钢制成。该刚性吸水圆桩不仅能实现高吸水性与透水性,大幅度提高刚性吸水桩的排水效率,而且能大幅提高桩体的抗剪强度,有效抵御高烈度区地震带来的剪切力,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余仕江,吴术高,吴红刚,朱兆荣,周垣,韩侃,赵守全,周佳成,黄敬,张天赐,王江东,蒋育华,王伟星,汪建义,赵永虎,王瑜,刘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