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清理水下岩塞覆盖层的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45067发布日期:2023-10-25 16:50阅读:36来源:国知局
用于清理水下岩塞覆盖层的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水下岩塞爆破施工,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清理水下岩塞覆盖层的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引水、调水工程需要修建取水隧洞直接从已建的水库内直接取水。水库的水下边坡多为岩质边坡,在岩质水下边坡中,修建取水口具有较大难度,现阶段多采用岩塞爆破法设计取水口,在引水隧洞正常施工至靠近水库水下边坡线时,预留一定的岩石厚度(即岩塞),最后采取爆破的方法将取水口一次性施工成形。

2、岩塞爆破是一种水下对岩塞体进行爆破的作业活动,在岩塞爆破时需要清理在岩塞体上部的覆盖层,以创造有利于爆破实施的条件。由于水下岩塞爆破位置水深,因此,岩塞体上部覆盖层的清理工作是水下作业,清理工作具有较大难度,而且水下岩塞部位岩石情况复杂,更增加了岩塞体上部覆盖层清理工作的难度。现阶段,大多在施工船安装挖斗进行清理,但是挖斗需要伸出施工船再伸入水下作业,导致施工船整体结构复杂,因此,设计一种便于在水下清理岩塞体上部覆盖层的施工装置对水下岩塞爆破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清理水下岩塞覆盖层的施工装置,以简化施工装置的结构,便于在水下清理岩塞上部的覆盖层。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清理水下岩塞覆盖层的施工装置,包括:

3、施工船,其设于水面,用于提供施工平台;施工船设有通口,通口沿竖直方向贯穿施工船设置;

4、龙门架,其安装于施工船并位于通口上方;

5、挖斗单元,其安装于龙门架;挖斗单元包括:

6、挖斗,其穿过通口伸入水下,以清除掉岩塞上部的覆盖层;

7、连接臂,用于连接挖斗与龙门架;连接臂的一端与挖斗连接,连接臂的另一端与龙门架连接。

8、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施工船,以为清理水下岩塞覆盖层提供施工平台;通过设置挖斗单元,利用挖斗清理岩塞上部的覆盖层,从而创造有利于实施爆破的条件;通过设置龙门架,利用龙门架安装挖斗单元,以便于挖斗穿过施工船的通口伸入水下进行施工。

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施工船设有储料区,用于存放挖斗挖取的渣料;储料区靠近通口设置。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龙门架包括支撑梁和顶座,支撑梁至少配置为三个,三个支撑梁在竖直平面内倾斜设置,支撑梁的上端与顶座连接,支撑梁的下端与施工船抵接;挖斗连接于顶座。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顶座安装有移动小车,移动小车与连接臂远离挖斗的一端连接,移动小车在水平面内相对顶座往复滑动,以调节挖斗位置。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顶座设有导轨,导轨在水平面内延伸;移动小车设有与导轨相配合的凹槽,凹槽设于导轨外周,以使移动小车沿导轨滑动。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移动小车的底部设有凸起部,凹槽设于凸起部并且凹槽的槽口朝下设置;导轨位于顶座顶部。

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导轨被配置为两条,两条导轨相互平行设置;凸起部也被配置为两个,两个凸起部对应设有两个凹槽,两个凹槽对应设于两个导轨外周。

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挖斗被配置为两个,两个挖斗相对设置并以可开合的方式转动连接;连接臂远离移动小车的一端连接有连接件,并且两个挖斗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

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挖斗单元还包括连接梁,两个挖斗分别绕连接梁转动。

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运料船,运料船设于水面并靠近施工船设置,用于运输挖斗挖取的渣料。

1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清理水下岩塞覆盖层的施工装置能够便于在水下清理岩塞覆盖层;整体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清理水下岩塞覆盖层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理水下岩塞覆盖层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船设有储料区,用于存放所述挖斗挖取的渣料;所述储料区靠近所述通口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理水下岩塞覆盖层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包括支撑梁和顶座,所述支撑梁至少配置为三个,三个所述支撑梁在竖直平面内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梁的上端与所述顶座连接,所述支撑梁的下端与所述施工船抵接;所述挖斗连接于所述顶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清理水下岩塞覆盖层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安装有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与所述连接臂远离所述挖斗的一端连接,所述移动小车在水平面内相对所述顶座往复滑动,以调节所述挖斗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清理水下岩塞覆盖层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设有导轨,所述导轨在水平面内延伸;所述移动小车设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导轨外周,以使所述移动小车沿所述导轨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清理水下岩塞覆盖层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小车的底部设有凸起部,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凸起部并且所述凹槽的槽口朝下设置;所述导轨位于所述顶座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清理水下岩塞覆盖层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被配置为两条,两条所述导轨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凸起部也被配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凸起部对应设有两个所述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对应设于两个所述导轨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清理水下岩塞覆盖层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斗被配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挖斗相对设置并以可开合的方式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臂远离所述移动小车的一端连接有连接件,并且两个所述挖斗通过所述连接件相互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理水下岩塞覆盖层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斗单元还包括连接梁,两个所述挖斗分别绕所述连接梁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理水下岩塞覆盖层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料船,所述运料船设于水面并靠近所述施工船设置,用于运输所述挖斗挖取的渣料。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清理水下岩塞覆盖层的施工装置,属于水下岩塞爆破施工技术领域,其中用于清理水下岩塞覆盖层的施工装置包括施工船、龙门架和挖斗单元;施工船设于水面,用于提供施工平台;施工船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通口;龙门架安装于施工船并位于通口上方;挖斗单元安装于龙门架;挖斗单元包括挖斗和连接臂;挖斗穿过通口伸入水下,以清除掉岩塞上部的覆盖层;连接臂用于连接挖斗与龙门架;连接臂的一端与挖斗连接,连接臂的另一端与龙门架连接。该用于清理水下岩塞覆盖层的施工装置结构简单且施工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鞠鹏,刘德进,匡磊,王翔,冯甲鑫,李春元,岳铭滨,付院平,彭瑞,毛轶伦,李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