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4532发布日期:2024-01-26 23:14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航道整治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1、当前,水运交通行业正面临由工程水运向绿色水运的过渡转型。在此背景下,生态航道建设逐渐成为我国未来内河航道建设的发展趋势,也是协调航运开发与河流生态保护、实现航道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在航道整治工程中,传统的护滩工程多采用硬性结构,虽然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但会将河流与岸边的生态系统分隔开,阻碍物质通量交换,减少水流流态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滨岸带生态和水生生物栖息环境,严重的甚至还将对河流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稳定发展产生负面效应。为此,需要进一步研发新型生态护岸结构,在满足工程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前提下,兼顾生态环境效益与其他效益。

2、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

3、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岸坡防护、生态种植的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岸坡防护、生态种植的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

2、本申请实施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所述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包括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所述第一块体上表面开有种植孔,设有凸榫,所述第二块体设有横截面与凸榫横截面相同的凹榫,使所述凸榫可插入至凹榫内,所述第二块体两侧为拱形凹槽,所述拱形凹槽与第一块体侧壁贴合,使第二块体可能够嵌入至两个第一块体之间;

4、所述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交错设置形成一排护岸结构,每排护岸结构交错设置,每排第一块体上表面的凸榫插入至与其相邻上排第二块体的凹榫内。

5、在第一块体上设置种植孔,进行水、陆生植物种植,形成生态护岸。第一块体上设置的凸榫与第二块体上设置的凹榫外形相同,可以通过插接的方式进行拼接,第一块体与第二块体通过凸榫与凹榫进行纵向连接。采用所述第一块体与第二块体拼接而成的,所述第一块体短轴方向沿河岸或水流方向布置。

6、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在上述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块体与第二块体均为立柱型,第一块体厚度与第二块体厚度相同。

8、在上述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块体横截面为椭圆形,且长轴为短轴的二倍,厚度与短轴相同。

9、在上述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块体横截面为椭圆形,第二块体的两个拱形凹槽之间为两个弧形过渡部,且两个弧形过渡部长度不相等,分为长弧形过渡部和短弧形过渡部,所述短弧形过渡部与位于其下方的第一块体的边缘对齐。

10、在上述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块体宽度不超过第一块体短轴长度。

11、在上述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中,进一步的,所述凸榫为椭圆柱凸榫,所述凹榫为椭圆柱凹榫。

12、在上述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中,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孔为圆柱形孔洞,所述种植孔横截面为椭圆形,且长轴为短轴的二倍,深度与短轴相同。

13、在上述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中,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二块体之间靠近水流方向的间距小于第一块体短轴长度。

14、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块体表面设有凸榫和凹榫,拼接后够增加整体护滩结构的稳定性,现场拼接铺设方便,施工效率高,无需用水泥砂浆砌筑,节省工程成本。不仅可以用于水下岸坡防护,还可以进行陆域护坡结构。

16、2、本实用新型块体设置种植凹槽,块体间隙保障水体与岸坡空间联通,可为陆生、水生生物提供栖息空间与通道,创造有利的生存环境,在发挥传统护岸功能的同时,可创造适宜水生、陆生动植物的栖息生境,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采用该护岸结构形成的河道护岸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护岸工程效果,还能充分体现生态和环保价值。

17、3、本实用新型采用混凝土制作,块体尺寸统一,可模块化生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无需后期维护。



技术特征:

1.一种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包括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所述第一块体上表面开有种植孔,设有凸榫,所述第二块体设有横截面与凸榫横截面相同的凹榫,使所述凸榫可插入至凹榫内,所述第二块体两侧为拱形凹槽,所述拱形凹槽与第一块体侧壁贴合,使第二块体可能够嵌入至两个第一块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块体与第二块体均为立柱型,第一块体厚度与第二块体厚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块体横截面为椭圆形,且长轴为短轴的二倍,厚度与短轴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块体横截面为椭圆形,第二块体的两个拱形凹槽之间为两个弧形过渡部,且两个弧形过渡部长度不相等,分为长弧形过渡部和短弧形过渡部,所述短弧形过渡部与位于其下方的第一块体的边缘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块体宽度不超过第一块体短轴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榫为椭圆柱凸榫,所述凹榫为椭圆柱凹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孔为圆柱形孔洞,所述种植孔横截面为椭圆形,且长轴为短轴的二倍,深度与短轴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块体之间靠近水流方向的间距小于第一块体短轴长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航道整治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所述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包括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所述第一块体上表面开有种植孔,设有凸榫,所述第二块体设有横截面与凸榫横截面相同的凹榫,使所述凸榫可插入至凹榫内,所述第二块体两侧为拱形凹槽,所述拱形凹槽与第一块体侧壁贴合,使第二块体可能够嵌入至两个第一块体之间;所述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交错设置形成一排护岸结构,每排护岸结构交错设置,每排第一块体上表面的凸榫插入至与其相邻上排第二块体的凹榫内。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岸坡防护、生态种植的立柱型航道生态立体护岸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瑞,胡保安,王天祥,董先锋,王晓彤,牛富渊,王壮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