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提手的地漏箅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9715发布日期:2023-12-14 04:47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提手的地漏箅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漏箅子,具体是指一种带提手的地漏箅子。


背景技术:

1、地漏是一种常用于排放地面污水的排水产品,其结构主要是由地漏体和配装在地漏体顶面的地漏箅子等构成,该地漏箅子作为地漏的第一道拦截部件,其上通常会设置多个漏水孔,既方便污水排放,又能过滤污水中混杂的毛发或杂物等,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这些毛发或杂物就会蓄积在地漏箅子的漏水孔处,或者直接蓄积在地漏体内,就会造成地漏的排水速度变缓,甚至还会出现地漏堵塞的情况,故需要不定期的取出地漏箅子来清理地漏体,以及单独清理地漏箅子,只是为了保证地漏箅子安装后的地面美观性,现有地漏箅子与地漏体之间的配装间隙相对较小,而地漏箅子大多是由较重的金属材质制成,故用户只是通过手指的力量抓取地漏箅子从地漏体顶面取出,将变得非常困难,也就是取出地漏箅子相当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既能保证地漏箅子安装后的地面美观性,又能方便手指轻松取出的一种带提手的地漏箅子。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带提手的地漏箅子,包括本体和多个设置在本体上的漏水孔,所述的地漏箅子还包括提手,该提手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杆,相应在本体上设有嵌槽,该嵌槽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孔;所述的提手两端的限位杆分别配装在嵌槽两端的限位孔内,且提手在自重作用下吻合配装在嵌槽内或提手被提起并带动两端的限位杆卡住限位孔而共同提起本体。

4、所述的提手是由横杆、横杆两端同向折弯的竖杆和竖杆末端向外折弯的限位杆共同构成的“∏”型杆。

5、所述的提手在自重作用下带动横杆吻合配装在嵌槽内,并使横杆顶面与本体顶面齐平。

6、所述的嵌槽中部设有凹槽,该凹槽的槽底低于嵌槽的槽底,所述的横杆吻合配装在嵌槽内并横置在凹槽上方。

7、所述的横杆两端的竖杆为弹性杆,该横杆两端的竖杆相互靠近而带动两根限位杆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限位孔之间的距离,或横杆两端的竖杆弹性复位而带动两根限位杆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限位孔之间的距离。

8、所述的两根限位杆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限位孔之间的距离,该两根限位杆分别配装在两个限位孔内;所述的两根限位杆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限位孔之间的距离,该两根限位杆分别卡住两个限位孔。

9、所述的嵌槽设置在本体的中部顶面,并位于本体的重心位置。

10、所述的嵌槽是一条直槽。

11、所述的凹槽是一个球面槽。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地漏箅子的本体上增设有提手,该提手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杆,相应在本体上设有嵌槽,该嵌槽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孔,再将提手两端的限位杆分别配装在嵌槽两端的限位孔内;这样,常态下提手在自重作用下能够吻合配装在嵌槽内,也就是提手能够隐藏在本体内,既保证了地漏箅子安装后的地面美观性,又不影响地漏箅子的正常排水使用;当手指抓取提手向上提起,就能带动两端的限位杆卡住限位孔而共同提起本体,从而方便手指轻松取出地漏箅子,并为地漏的日常使用提供便利,也相应的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提手的地漏箅子,包括本体(1)和多个设置在本体上的漏水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漏箅子还包括提手(2),该提手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杆(23),相应在本体(1)上设有嵌槽(12),该嵌槽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孔(13);所述的提手(2)两端的限位杆(23)分别配装在嵌槽(12)两端的限位孔(13)内,且提手(2)在自重作用下吻合配装在嵌槽(12)内或提手(2)被提起并带动两端的限位杆(23)卡住限位孔(13)而共同提起本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提手的地漏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手(2)是由横杆(21)、横杆两端同向折弯的竖杆(22)和竖杆末端向外折弯的限位杆(23)共同构成的“∏”型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提手的地漏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手(2)在自重作用下带动横杆(21)吻合配装在嵌槽(12)内,并使横杆(21)顶面与本体(1)顶面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提手的地漏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嵌槽(12)中部设有凹槽(14),该凹槽的槽底低于嵌槽(12)的槽底,所述的横杆(21)吻合配装在嵌槽(12)内并横置在凹槽(14)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提手的地漏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杆(21)两端的竖杆(22)为弹性杆,该横杆(21)两端的竖杆(22)相互靠近而带动两根限位杆(23)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限位孔(13)之间的距离,或横杆(21)两端的竖杆(22)弹性复位而带动两根限位杆(23)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限位孔(13)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提手的地漏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限位杆(23)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限位孔(13)之间的距离,该两根限位杆(23)分别配装在两个限位孔(13)内;所述的两根限位杆(23)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限位孔(13)之间的距离,该两根限位杆(23)分别卡住两个限位孔(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提手的地漏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嵌槽(12)设置在本体(1)的中部顶面,并位于本体(1)的重心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提手的地漏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嵌槽(12)是一条直槽。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提手的地漏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14)是一个球面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提手的地漏箅子,属于排水地漏的组成部件,其结构包括本体和本体上的漏水孔等,主要是在本体上增设有提手,该提手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杆,相应在本体上设有嵌槽,该嵌槽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孔,再将提手两端的限位杆分别配装在嵌槽两端的限位孔内;这样,常态下提手在自重作用下能够吻合配装在嵌槽内,也就是提手能够隐藏在本体内,既保证了地漏箅子安装后的地面美观性,又不影响地漏箅子的正常排水使用;当手指抓取提手向上提起,就能带动两端的限位杆卡住限位孔而共同提起本体,从而方便手指轻松取出地漏箅子,并为地漏的日常使用提供便利,也相应的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杰,杨克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埃美柯铜阀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