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载体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6277发布日期:2023-12-29 23:22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载体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螺旋载体桩设备,具体为一种螺旋载体桩。


背景技术:

1、螺旋载体桩是载体桩的一种,能够快速的钻入地下,并有效地起到对上层建筑承载加固的目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1089632.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螺旋载体桩机及螺旋载体桩,通过桩体和载体的结合,载体提高了桩体的承载力,减小了桩体结构尺寸,减小了混凝土的使用量和成桩的周期,而且,桩体成型效果好,桩体强度各方面性能好,根据其公开的技术方案来看,现有的螺旋载体桩设备在使用时,一方面,螺旋载体桩的重量较大,使用的材料较多,不便于进行运送,同时需要较多的水泥进行灌桩,增加材料的消耗,另一方面,在将螺旋载体桩钻入地下后,不利于有效地对较为松软的土质进行加固作业,降低螺旋载体桩的承载强度和稳定性。

2、所以,如何设计一种螺旋载体桩,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载体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时较为方便,适用于建筑的承载工作使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载体桩,包括载体桩和螺板,所述载体桩的顶部安装有装机组件,所述装机组件包括接套和键槽,所述载体桩和螺板的内侧设置有减重组件,所述减重组件包括内腔和开口,所述接套的两侧安装有注料组件,所述注料组件包括螺孔和螺管,所述内腔的内侧安装有推送组件,所述推送组件包括螺杆和内六角,所述载体桩的外边侧安装有单向连通组件,所述单向连通组件包括楔槽和楔块。

3、进一步的,所述螺板焊接在载体桩的外边侧,所述螺板螺旋盘绕在载体桩上,所述载体桩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尖锥。

4、进一步的,所述接套焊接在载体桩的顶端,所述键槽开设在接套的外边侧。

5、进一步的,所述内腔开设在载体桩的内侧,所述开口开设在螺板的内侧,所述开口均匀分布在螺板上。

6、进一步的,所述螺孔开设在接套的两侧,所述螺孔与内腔相连通,所述螺管的一端的外边侧通过螺纹安装在螺孔的内侧。

7、进一步的,所述螺杆卡在内腔的内侧,所述螺杆的顶端通过轴承密封安装在内腔的顶端。

8、进一步的,所述内六角开设在螺杆的顶端的内侧,所述螺杆的外边侧卡在内腔的内壁上。

9、进一步的,所述楔槽开设在载体桩的外边侧,所述内腔通过楔槽与载体桩的外侧相连通,所述楔槽的内侧的内径小于楔槽的外侧的内径,所述楔块的外边侧卡紧在楔槽的内壁上,所述楔槽均匀分布在载体桩上。

10、有益效果:1.该螺旋载体桩在使用时,将螺管从螺孔的内侧拧出,并将接套通过键槽与螺旋载体桩机键连接,再通过螺孔进行加固连接,利用螺旋载体桩机带动螺旋载体桩转动,先将尖锥插入地下,在转动载体桩时,利用螺板的螺旋推动作用,使得载体桩和螺板如同螺钉一般钻入地下,同时借助螺板保障载体桩的支撑面积,利用内腔和开口减少载体桩和螺板的材料消耗,降低重量,便于进行运输工作,在浇铸水泥时,只需要将内腔浇铸满,减少材料的消耗。

11、2.该螺旋载体桩在浇铸水泥工作时,接套与螺旋载体桩机拆分,并将螺杆通过内六角与螺旋载体桩机上驱动设备连接,将螺管接入螺孔的内侧,再将混凝土通过螺管通入到螺孔的内侧,螺旋载体桩机驱动螺杆转动,将混凝土向内腔的底部泵送,并逐步增加内腔内的压力,若载体桩的外侧有土质松软的结构,使得混凝土推开楔槽内的楔块并流动到土质松软的结构的缝隙内,进而有效地对土质松软的地下结构进行加固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螺旋载体桩周边的土质的支撑强度,保障螺旋载体桩的承载强度和支撑牢固度。

12、3.该螺旋载体桩设计合理,使用时较为高效方便,适用于建筑的承载工作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螺旋载体桩,包括载体桩(1)和螺板(2),所述载体桩(1)的顶部安装有装机组件,所述装机组件包括接套(3)和键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桩(1)和螺板(2)的内侧设置有减重组件,所述减重组件包括内腔(5)和开口(6),所述接套(3)的两侧安装有注料组件,所述注料组件包括螺孔(8)和螺管(9),所述内腔(5)的内侧安装有推送组件,所述推送组件包括螺杆(10)和内六角(12),所述载体桩(1)的外边侧安装有单向连通组件,所述单向连通组件包括楔槽(13)和楔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载体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板(2)焊接在载体桩(1)的外边侧,所述螺板(2)螺旋盘绕在载体桩(1)上,所述载体桩(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尖锥(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载体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套(3)焊接在载体桩(1)的顶端,所述键槽(4)开设在接套(3)的外边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旋载体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5)开设在载体桩(1)的内侧,所述开口(6)开设在螺板(2)的内侧,所述开口(6)均匀分布在螺板(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旋载体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孔(8)开设在接套(3)的两侧,所述螺孔(8)与内腔(5)相连通,所述螺管(9)的一端的外边侧通过螺纹安装在螺孔(8)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载体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0)卡在内腔(5)的内侧,所述螺杆(10)的顶端通过轴承(11)密封安装在内腔(5)的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螺旋载体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六角(12)开设在螺杆(10)的顶端的内侧,所述螺杆(10)的外边侧卡在内腔(5)的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螺旋载体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楔槽(13)开设在载体桩(1)的外边侧,所述内腔(5)通过楔槽(13)与载体桩(1)的外侧相连通,所述楔槽(13)的内侧的内径小于楔槽(13)的外侧的内径,所述楔块(14)的外边侧卡紧在楔槽(13)的内壁上,所述楔槽(13)均匀分布在载体桩(1)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螺旋载体桩,包括载体桩和螺板,所述载体桩的顶部安装有装机组件,所述装机组件包括接套和键槽,所述载体桩和螺板的内侧设置有减重组件,所述减重组件包括内腔和开口,所述接套的两侧安装有注料组件,所述注料组件包括螺孔和螺管,所述内腔的内侧安装有推送组件,所述推送组件包括螺杆和内六角,该螺旋载体桩能够利用内腔和开口减少载体桩和螺板的材料消耗,降低重量,便于运输工作,只需要将内腔浇铸满,减少材料的消耗,混凝土推开楔槽内的楔块并流动到土质松软的结构的缝隙内,对土质松软的地下结构进行加固,提高螺旋载体桩周边的土质的支撑强度,保障螺旋载体桩的承载强度和支撑牢固度,适用于建筑的承载工作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俞颖皓,杨培诚,周露,陈仕刚,李强,陈威特,马云飞,许剑波,罗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城乡生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