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1431发布日期:2024-01-26 23:1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河道生态治理,尤其涉及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1、生态河道治理是指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在满足防洪、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人工修复措施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活动,现今,在河道的两旁一般都种植的树木,而树木的枝叶会掉落至河道内,在树叶经过河水的浸泡后会腐烂,而树叶的腐烂会使河水滋生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影响河水的质量。

2、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2120185666.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所述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包括:移动座;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座的顶部;第一收集框,所述第一收集框滑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框的两侧内壁上;第二收集框,所述第二收集框滑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框的两侧内壁上;深槽,所述深槽开设在所述固定框的一侧外壁上;延伸板,所述延伸板滑动安装在所述深槽的两侧内壁上,且所述延伸板的一侧延伸出所述深槽;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框的一侧外壁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具有操作简单、清理效率高的优点。

3、上述专利对垃圾的收集操作较为繁琐,需要工人控制外部的多种驱动组件来驱动收集机构移动,以实现对河道垃圾的收集操作,使用成本和生产较高,不利于此装置的大规模使用,因此,对河道生态治理工作的作用甚小,装置的实用性较差。

4、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内壁固定有桶体,所述桶体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安装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安装框架的一侧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于安装框架的一侧,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有控制器,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有网络收发器,所述安装框架的外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部固定有流量传感器,所述安装框架的侧壁设置有供能机构。

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桶体的顶部固定有漂浮圈。

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水泵,所述水泵通过螺栓固定于桶体的底部,所述水泵的底部固定有排水管,所述桶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过滤筒。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筒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拉手。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通过螺栓固定于安装框架的底部,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有浮力块,所述安装框架靠近电动伸缩杆的一侧固定有深度传感器。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供能机构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通过螺栓固定于安装框架的侧壁,所述连接支架的顶部固定有太阳能板,所述连接支架的底部固定有蓄电池。

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通过设置有检测机构检测收集机构是否处于满载状态,能够及时对收集机构进行清理,实现对装置远程监控,方便对装置进行控制管理,通过供能机构对装置的运行进行供能,使得装置可以脱离外部电能单独运行,装置可固定在河道的任意位置,有利于装置的大规模铺设,对河道的生态治理工作具有更好的效果;

10、2.无需通过多种驱动组件驱动收集机构移动即可实现对河道垃圾的收集操作,装置通过内外部的水位差对河道垃圾进行收集操作,简化了对河道垃圾的收集操作,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成本和生产成本,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1、3.通过设置有升降机构,能够根据装置对垃圾的收集量对装置的深度进行自适应调节,保证装置对垃圾进行稳定地收集。



技术特征:

1.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框架(100),所述安装框架(100)的内壁固定有桶体(110),所述桶体(110)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安装框架(100)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安装框架(100)的一侧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安装板(410),所述安装板(410)通过螺栓固定于安装框架(100)的一侧,所述安装板(410)的底部固定有控制器(420),所述安装板(410)的顶部固定有网络收发器(430),所述安装框架(100)的外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架(440),所述安装架(440)的底部固定有流量传感器(450),所述安装框架(100)的侧壁设置有供能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10)的顶部固定有漂浮圈(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水泵(210),所述水泵(210)通过螺栓固定于桶体(110)的底部,所述水泵(210)的底部固定有排水管(220),所述桶体(11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过滤筒(2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230)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拉手(2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动伸缩杆(310),所述电动伸缩杆(310)通过螺栓固定于安装框架(100)的底部,所述电动伸缩杆(310)的底部固定有浮力块(320),所述安装框架(100)靠近电动伸缩杆(310)的一侧固定有深度传感器(3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能机构包括连接支架(510),所述连接支架(510)通过螺栓固定于安装框架(100)的侧壁,所述连接支架(510)的顶部固定有太阳能板(520),所述连接支架(510)的底部固定有蓄电池(53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内壁固定有桶体,桶体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机构,安装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安装框架的一侧设置有检测机构,安装框架的侧壁设置有供能机构;通过设置有检测机构对排出装置的水流量进行检测,以此收集机构是否处于满载状态,能够及时对收集机构进行清理,方便对装置进行控制管理,通过供能机构对装置的运行进行供能,使得装置可以脱离外部电能单独运行,装置可固定在河道的任意位置,有利于装置的大规模铺设,对河道的生态治理工作具有更好的效果,此装置操作简便,简化了对河道垃圾的收集操作,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成本和生产成本,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忠振,冯胜平,任慧,任萌,赵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秋蕴
技术研发日:20230705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